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68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涉及电线电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护套和设置在外护套内的四个电力缆芯和多个控制缆芯,四个电力缆芯周侧共同包覆有隔热层,两个控制缆芯组成一个控制单元,若干个控制单元分布在隔热层与外护套之间,隔热层与外护套之间还填充有弹性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热层将热源电力缆芯进行隔绝以尽可能减少热量传递至控制缆芯中,从而尽可能保证了控制缆芯对信号的稳定传输。

A multifunctional contro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控制电缆是适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部门、供交流额定电压450/750伏以下控制、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的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多数控制电缆内除了布设控制导线外还会布设电力导线,以实现电力供应和控制信号传递双重功能。专利公告号为CN20706854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控制电缆,包括控制缆芯、电力缆芯、防刺破橡胶管、光纤缆芯,控制缆芯、防刺破橡胶管在直径方向间隔分布在紫外光固化硅橡胶外护套层中,电力缆芯、光纤缆芯分布在控制缆芯、防刺破橡胶管的两侧。该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将整多根不同功能的线缆置于紫外线固化硅橡胶外护套层中,并配合防刺破橡胶管内穿插牵引钢索,降低安装敷设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力导线在传输大功率电力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直接传递到控制导线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制导线传递信号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隔热的多功能控制电缆。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包括外护套和设置在所述外护套内的四个电力缆芯和多个控制缆芯,四个所述电力缆芯周侧共同包覆有隔热层,两个所述控制缆芯组成一个控制单元,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分布在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外护套之间,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外护套之间还填充有弹性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功能控制电缆通电后,隔热层对四个电力缆芯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绝,以减少热量过多传递至多个控制缆芯中的可能,从而尽可能保证了控制缆芯对信号的稳定传输;弹性缓冲层既能为多功能控制电缆在遭受撞击时提供有效缓冲,以减少电力缆芯和控制缆芯受损的可能,同时又进一步对电力缆芯中产生的热量做进一步隔离,进一步减少过多热量传递至控制缆芯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内侧还设置有共同包覆四个所述电力缆芯的编织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层对四个电力缆芯进行捆扎固定,以尽可能减少电力电缆之间的相互摩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层外侧绕包有防火材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材料层提高了四个电力缆芯的防火能力,使得在高温或有明火的情况下,多功能控制电缆仍然能正常工作一定时间,尽可能保证通电设备的稳定工作状态。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外周壁还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横截面呈朝向所述控制单元的弧形且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隔热层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架既能为控制单元起对电力缆芯中产生的热量起进一步隔热作用,又可对控制单元起保护作用,提高了控制单元的抗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缆芯包括控制导体和挤包在所述控制导体外周壁的第一绝缘层,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共同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层外周壁的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外周壁与所述防护架之间还设置有发泡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屏蔽层对两个控制缆芯为一组的控制单元进行初步总屏蔽,以减少电力电缆中产生磁场及外界磁场对控制导体中传递的信号的影响,保证了控制导体中传递信号的质量;发泡层对控制单元进行定位,以减少内屏蔽层受损的可能,同时也能为控制单元提供一定的撞击缓冲。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缓冲层外周壁设置有外屏蔽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屏蔽层在与内屏蔽层的配合作用下,对控制单元进行双重屏蔽,提高了控制单元对高频、低频磁场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屏蔽层与所述外护套之间还设置有铠装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铠装层提高了多功能控制电缆的机械性能,抗撞击、耐鼠虫啃咬,提高了多功能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力缆芯包括电力导线和挤包在所述电力导线外周壁的第二绝缘层,其中一个所述电力导线的外周壁还绕包有PTFE薄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电力电缆通电形式通常为三相电加地线,使其中一个电力导线接通地线,在其外侧包覆PTFE薄膜,可显著提升接通地线的电力缆芯的绝缘性和抗击穿性能,从而即使电力缆芯中产生热量过高时,四个电力缆芯中发生短路的概率也较低。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隔热层对四个电力缆芯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隔绝,以减少热量过多传递至多个控制缆芯中的可能,尽可能保证了控制缆芯对信号的稳定传输;2.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的设置,提高了控制单元对高频、低频磁场的抗干扰能力,尽可能保证了控制导体中传递信号的质量;3.发泡层、防护架以及弹性缓冲层的设置,提高了多功能控制电缆的抗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外护套;2、电力缆芯;3、控制缆芯;4、隔热层;5、弹性缓冲层;6、编织层;7、防火材料层;8、防护架;9、控制导体;10、第一绝缘层;11、内屏蔽层;12、发泡层;13、外屏蔽层;14、铠装层;15、电力导线;16、第二绝缘层;17、PTFE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包括外护套1和设置在外护套1内的四个电力缆芯2和八个控制缆芯3,控制缆芯3包括控制导体9和挤包在控制导体9外周壁的第一绝缘层10,控制导体9为单股铜丝,第一绝缘层10为交联聚乙烯挤包而成,四个电力缆芯2周侧共同包覆有隔热层4,隔热层4为铝箔隔热卷材卷合而成,两个控制缆芯3组成一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还包括共同设置在两个第一绝缘层10外周壁的内屏蔽层11,内屏蔽层11由铝箔卷合而成,四个控制单元分布在隔热层4与外护套1之间且以外护套1的轴线呈等间距圆周阵列分布,隔热层4与外护套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缓冲层5,弹性缓冲层5为硅橡胶填充,控制单元外周壁还设置有防护架8,防护架8横截面呈朝向控制单元的弧形且设置在控制单元和隔热层4之间,内屏蔽层11外周壁与防护架8之间还设置有发泡层12,发泡层12由泡沫聚乙烯发泡而成,弹性缓冲层5与发泡层12的外周壁共同设置有外屏蔽层13,外屏蔽层13为镀锌铜丝编织而成。多功能控制电缆中的电力缆芯2通电后,因自身电阻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隔热层4包裹在四个电力电缆外周壁对这些热量进行反射和隔离,减少了热量过多传递至多个控制缆芯3中的可能,从而尽可能保证了控制缆芯3对信号的稳定传输;横截面呈弧形的防护架8起二次隔热作用,以减少散发至弹性缓冲层5中的热量直接传递到控制单元中的概率,并且发泡层12中的空隙也能进一步加快热量的散发,进而使得控制缆线受电力缆芯2产生的热量的影响较少,保证了控制缆芯3对信号的稳定传输。防护架8对控制单元起保护作用,发泡层12对控制单元进行定位的同时还为控制单元提供一定的撞击缓冲,提高了控制单元的抗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弹性缓冲层5为多功能控制电缆在遭受撞击时提供有效缓冲,以减少电力缆芯2和控制缆芯3受损的可能;内屏蔽层11和外屏蔽层13对电力电缆中产生磁场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和设置在所述外护套(1)内的四个电力缆芯(2)和多个控制缆芯(3),四个所述电力缆芯(2)周侧共同包覆有隔热层(4),两个所述控制缆芯(3)组成一个控制单元,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分布在所述隔热层(4)与所述外护套(1)之间,所述隔热层(4)与所述外护套(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缓冲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和设置在所述外护套(1)内的四个电力缆芯(2)和多个控制缆芯(3),四个所述电力缆芯(2)周侧共同包覆有隔热层(4),两个所述控制缆芯(3)组成一个控制单元,若干个所述控制单元分布在所述隔热层(4)与所述外护套(1)之间,所述隔热层(4)与所述外护套(1)之间还填充有弹性缓冲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4)内侧还设置有共同包覆四个所述电力缆芯(2)的编织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6)外侧绕包有防火材料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外周壁还设置有防护架(8),所述防护架(8)横截面呈朝向所述控制单元的弧形且设置在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隔热层(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杰许冬朱立敏谭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天地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