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54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5:50
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属于运动仿真试验、测试设备及运动仿真训练设备等技术领域。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能够连接2只电动缸组件,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有3只,能够连接6只电动缸组件。上平台的下方连接上铰支座组件,上铰支座组件连接电动缸组件的一端,电动缸组件的另一端与下铰支座组件连接,下铰支座组件与下平台连接;上铰支座组件的底板支撑并连接上轴承座,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为上轴承座连接两侧端的轴承,两侧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两侧端横向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沿X、Y、Z三轴直线运动、还可以实现绕X、Y、Z三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的仿真试验平台。

A six degree of freedom motion platform with large inert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属于运动仿真试验、测试设备及运动仿真训练设备等

技术介绍
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一种根据不同路况、不同海况以及其它动态条件下的仿真模拟装置,适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国防工业的产品测试、试验以及用作海、陆、空、炮兵、装甲兵等部队的人员模拟训练。纵观国内,传统的仿真平台有六自由度、四自由度、三自由度、两自由度运动平台,而以往传统的六自由度平台结构庞大、利用率低、运动范围与高速、高频运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三自由度运动平台自身结构较高,高频运动时稳定性差,达不到模拟训练的逼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平台的下方连接上铰支座组件,上铰支座组件连接电动缸组件的一端,电动缸组件的另一端与下铰支座组件连接,下铰支座组件与下平台连接;上铰支座组件的底板支撑并连接上轴承座,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为上轴承座连接两侧端的轴承,两侧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两侧端横向轴,两侧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轴承座连接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竖向轴上端及下端,上端及上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十字铰轴的顶部连接连接件,下铰支座底座、下十字铰轴、下轴承座、下连接件组成了下铰支座组件;下铰支座组件与上铰支座组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下铰支座组件的底板下连接下铰支座底座;下铰支座底座由第一钢板、第一筋板、第二筋板、第三筋板、第二钢板焊接而成;电动缸组件的同步传动单元连接伺服电机、缸筒及滚珠丝杠,缸筒与活塞杆形成直线运动副,活塞杆与滚珠丝杠形成转动副,缸筒与下铰支座组件固连;下平台的第一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一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一开孔钢板连接第五浇筑支撑管、第六浇筑支撑管,第二开孔钢板连接第一浇筑支撑管、第二浇筑支撑管,第三开孔钢板连接第三浇筑支撑管、第四浇筑支撑管。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二结构与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相同。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能够连接2只电动缸组件,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有3只,能够连接6只电动缸组件。下铰支座组件的下十字铰轴的下连接件底部与下十字铰轴的连接有支撑板。上铰支座组件和下铰支座组件采用的结构形式是十字铰轴;十字铰轴包括上十字铰轴及下十字铰轴。伺服电机通过同步传动单元传递运动到滚珠丝杠,通过滚珠丝杠与活塞杆的运动副实现活塞杆的直线运动。下平台是正三角形轮廓结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焊接成形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形成夹角。上平台为圆形并连接负载。伺服电机与传动箱连接,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主动轮,主动轮连接传动带,传动带连接从动轮,从动轮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滚珠丝杠为一体的刚性结构,滚珠丝杠的另一端与丝杠导向套连接并位于活塞杆内部,缸筒一端通过轴承座与传动箱连接,另一端与缸头导向件连接,缸筒的内腔两端均有缓冲橡胶,缓冲橡胶包括上缓冲橡胶及下缓冲橡胶,下行程端有下缓冲橡胶,下缓冲橡胶套在滚珠丝杠上与轴承座连接,上行程端有上缓冲橡胶,上缓冲橡胶通过缸头导向件与缸筒的连接将其固定压紧,滚珠丝杠匹配的螺帽与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螺帽能够随滚珠丝杠的转动角度导程转化成直线运动,活塞杆通过缸头导向件及导向环的导向实现直线运动;缸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活塞杆的有效行程两终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强电保护装置和第二强电保护装置;活塞杆的另一端与联接防转装置连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活塞杆有效行程的两终端,传动箱的箱体安装有轴承,轴承分别连接并支撑输出轴和主轴;活塞杆将滚珠丝杠的主发生部位包裹于内部,活塞杆外围有非金属摩擦材料的导向环,将活塞杆与缸筒隔离,间隙处有油脂填充;滚珠丝杠为静音丝杠;缸筒的上行程端设置有上缓冲橡胶,缸筒的下行程端设置有下缓冲橡胶;缸筒有前端润滑装置和后端润滑装置,活塞杆一端设置有活塞杆润滑装置,注油润滑装置位于缸筒与传动箱之间;第一防尘通气装置连接在活塞杆的顶部,第二防尘通气装置安装在缸筒的一端。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形成夹角为20~28度。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沿X、Y、Z三轴直线运动、还可以实现绕X、Y、Z三轴的转动,同时又能进行任意复合运动的仿真试验平台。与以往传统的六自由度平台不同的是,该试验平台结构非常紧凑,平台自身高度低、整体占用空间小,重心低,高速、高频运行安全、稳定、准确,能真实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国防工业的产品测试、试验以及用作海、陆、空、炮兵、装甲兵等部队的人员模拟训练。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铰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铰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铰支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下铰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下铰支座底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下铰支座底座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下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上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电动缸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电动缸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称元件、组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组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组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者组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上平台的下方连接上铰支座组件,上铰支座组件连接电动缸组件的一端,电动缸组件的另一端与下铰支座组件连接,下铰支座组件与下平台连接;上铰支座组件的底板支撑并连接上轴承座,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为上轴承座连接两侧端的轴承,两侧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两侧端横向轴,两侧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轴承座连接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竖向轴上端及下端,上端及上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十字铰轴的顶部连接连接件,下铰支座底座、下十字铰轴、下轴承座、下连接件组成了下铰支座组件;下铰支座组件与上铰支座组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下铰支座组件的底板下连接下铰支座底座;下铰支座底座由第一钢板、第一筋板、第二筋板、第三筋板、第二钢板焊接而成;电动缸组件的同步传动单元连接伺服电机、缸筒及滚珠丝杠,缸筒与活塞杆形成直线运动副,活塞杆与滚珠丝杠形成转动副,缸筒与下铰支座组件固连;下平台的第一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一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一开孔钢板连接第五浇筑支撑管、第六浇筑支撑管,第二开孔钢板连接第一浇筑支撑管、第二浇筑支撑管,第三开孔钢板连接第三浇筑支撑管、第四浇筑支撑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上平台的下方连接上铰支座组件,上铰支座组件连接电动缸组件的一端,电动缸组件的另一端与下铰支座组件连接,下铰支座组件与下平台连接;上铰支座组件的底板支撑并连接上轴承座,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为上轴承座连接两侧端的轴承,两侧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两侧端横向轴,两侧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轴承座连接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上端的轴承、下端的轴承分别连接上十字铰轴的竖向轴上端及下端,上端及上端的轴承分别有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上轴承座上,上十字铰轴的顶部连接连接件,下铰支座底座、下十字铰轴、下轴承座、下连接件组成了下铰支座组件;下铰支座组件与上铰支座组件的基本结构相同,下铰支座组件的底板下连接下铰支座底座;下铰支座底座由第一钢板、第一筋板、第二筋板、第三筋板、第二钢板焊接而成;电动缸组件的同步传动单元连接伺服电机、缸筒及滚珠丝杠,缸筒与活塞杆形成直线运动副,活塞杆与滚珠丝杠形成转动副,缸筒与下铰支座组件固连;下平台的第一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一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二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钢板,第三定位支撑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孔钢板,第一开孔钢板连接第五浇筑支撑管、第六浇筑支撑管,第二开孔钢板连接第一浇筑支撑管、第二浇筑支撑管,第三开孔钢板连接第三浇筑支撑管、第四浇筑支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二结构与上铰支座组件的之一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能够连接2只电动缸组件,上铰支座组件及电动缸组件分别有3只,能够连接6只电动缸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下铰支座组件的下十字铰轴的下连接件底部与下十字铰轴的连接有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惯量机电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上铰支座组件和下铰支座组件采用的结构形式是十字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凌剑国宋建瓴王露孔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星光凯明动感仿真模拟器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