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154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太阳能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光源板连接,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太阳能光伏板及锂电池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驱动恒流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恒流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MCU微处理器,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实现锂电池的过冲过放保护,通过驱动恒流电路可实现根据电池容量调整输出功率,同时通过红外接收头和微波感应模块可实现远程遥控,有效节省锂电池的容量,保证锂电池的工作时间。

A protection and control circuit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属于光伏太阳能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太阳能控制器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充电部分做不好,放电部分不恒流,该方案可以做到充电部分的有效截止且满足大电流充电以及放电部分可以恒流输出,保证LED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采用MCU微处理器,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实现锂电池的过冲过放保护,通过驱动恒流电路可实现根据电池容量调整输出功率,同时通过红外接收头和微波感应模块可实现远程遥控。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光源板连接,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太阳能光伏板及锂电池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驱动恒流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恒流电路与锂电池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接收头、微波感应模块及DC-DC升压电路,所述红外接收头、微波感应模块、DC-DC升压电路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锂电池通过DC-DC升压电路与微波感应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开关管M1、开关管M2、三极管Q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ED3和发光二极管LED4;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1管脚通过电阻R11与锂电池正极连接,所述锂电池正极接光源板的正极,锂电池负极接地;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2管脚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4分别与三极管Q2、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同时三极管Q2、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开关管M1、开关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M2的栅极通过电阻R1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管M2的源极、开关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太阳能光伏板正极,所述开关管M2和开关管M1的漏极均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4管脚通过电阻R7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6管脚通过电阻R8接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接地。进一步地,还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的第1管脚接地,且第1管脚和第2管脚分别接锂电池的正负极,同时分别接电容C8的两个极板,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的第3管脚分别接MCU微处理器的第1管脚、电容C1的一极板、电容C2的一极板,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极板均接地。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恒流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恒流IC模块U4、若干驱动恒流IC模块UXn,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2管脚通过电阻R6接太阳能光伏板正极,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1管脚通过电阻R11与锂电池正极连接,同时接光源板的正极,第5管脚通过电阻R12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15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其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恒流IC模块U4的第5管脚、第6管脚,同时通过电阻R17与恒流IC模块U4的第8管脚,同时接驱动恒流IC模块UXn的第2管脚,所述光源板的负极接恒流IC模块UXn的第5管脚,所述恒流IC模块UXn的第1管脚通过分流电阻RYn接地,且第5管脚接地,第4管脚通过电阻R19分别与恒流IC模块U4的第1、第2管脚连接,同时恒流IC模块U4的第1、第2管脚接地,所述恒流IC模块U4的第3、第4管脚均通过电阻R18接恒流IC模块UXn的第4管脚,其中,X=6、7、8、9、10、11、12……n,Y=26、27、28、29、30、31、32……n。进一步地,所述DC-DC升压电路包括升压IC模块U5、三极管Q6、三极管Q7和二极管D5,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0管脚通过电阻R14接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21接三极管Q7的基极,同时通过电阻R22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并联的电容C9和电容C10后分别接锂电池的负极、升压IC模块U5的第2管脚并接地,同时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升压IC模块U5的第4管脚、第5管脚,所述升压IC模块U5的第1管脚分别接二极管D5的正极、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容C11接地,所述升压IC模块U5的第3管脚通过电阻R25接地,同时通过电阻R24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VCC端接二极管D5的负极,GND端接升压IC模块U5的第2管脚,同时接地,OUT端通过电阻R23接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0接地,同时通过电阻R13接MCU微处理器的第9管脚,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MCU微处理器的第1管脚。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头的VCC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3的第3管脚连接,GND端接地,OUT端接MCU微处理器的第8管脚,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3的第1管脚接地,第2管脚接锂电池的正极,第3管脚和第1管脚通过并联电容C6和电容C7连接。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MCU微处理器来检测锂电池的电量,通过控制三极管Q1/Q2,及开关管M1/M2,来控制太阳能光伏板对锂电池充电,同时根据检测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情况,来控制驱动恒流电路,进而使光组件输出电流一致,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可持续工作时间,避免电池在连续阴雨天光伏板无法对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做到365天不灭灯,进而保证了光组件的亮度一致以及提高光源板(发光二极管LED1)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采用DC-DC的升压电路7,保证微波感应模块6的供电;通过MCU微处理器3控制NPN三极管Q5/Q6/Q7导通,保证微波感应模块6在待机下的功耗,节省锂电池2的电量,同时保证在有人或物经过的时候,有足够的亮度;3)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3为红外接收头8的供电提供稳定的电压,当遥控器发射一个信号,红外接收头8接收到信号,输出到MCU微处理器3,MCU微处理器3根据接收的信号,做出调整,可以改变工作模式、开关调节以及各种功能的叠加,不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工作时间以及自动跟着亮灯时间降低功率的方式,随便光组件开始亮灯后,慢慢进入深夜,此时道路上人迹罕见,光组件输出的电流自动降低,可以有效节省电池的容量,保证锂电池2的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附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光源板连接,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太阳能光伏板及锂电池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驱动恒流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恒流电路与锂电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过冲过放保护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光源板连接,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太阳能光伏板及锂电池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与驱动恒流电路连接,所述驱动恒流电路与锂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接收头、微波感应模块及DC-DC升压电路,所述红外接收头、微波感应模块、DC-DC升压电路均与MC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锂电池通过DC-DC升压电路与微波感应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冲过放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开关管M1、开关管M2、三极管Q1、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ED3和发光二极管LED4;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1管脚通过电阻R11与锂电池正极连接,所述锂电池正极接光源板的正极,锂电池负极接地;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2管脚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同时通过电阻R4分别与三极管Q2、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同时三极管Q2、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开关管M1、开关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管M2的栅极通过电阻R1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开关管M2的源极、开关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太阳能光伏板正极,所述开关管M2和开关管M1的漏极均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4管脚通过电阻R7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接地,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6管脚通过电阻R8接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的第1管脚接地,且第1管脚和第2管脚分别接锂电池的正负极,同时分别接电容C8的两个极板,低压差线性稳压器U1的第3管脚分别接MCU微处理器的第1管脚、电容C1的一极板、电容C2的一极板,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极板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保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恒流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若干驱动恒流IC模块UXn,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2管脚通过电阻R6接太阳能光伏板正极,所述MCU微处理器的第11管脚通过电阻R11与锂电池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卢其伟孙妮汤飞杨姗姗李宣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永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