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54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路、震荡电路、电平比较器U1;其中,PWM驱动电路分别与电平比较器U1和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震荡电路和电平比较器U1连接;电平比较器U1与PWM驱动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够快速、高效地对雾化片进行无水干烧检测,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产品雾化片因为无水干烧而损坏。

An anhydrous dry burn detection circuit for atom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当前很多加湿器、香薰机需要将水雾化,以实现加湿或者香薰的功能,此类产品在对水进行雾化时,水会逐步进行耗尽,最终可能导致干烧从而损坏雾化片。现有技术中,对无水干烧现象进行检测,通常在雾化器增加缺水检测电路,现有的缺水检测电路一般通过检测雾化片的两端电压进行AD值判断,此种方式进行雾化片的无水干烧检测,存在电路复杂以及检测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能够快速且高效地检测产品雾化片的干烧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路、震荡电路、电平比较器U1;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平比较器U1和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震荡电路和所述电平比较器U1连接;所述电平比较器U1与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MCU、驱动集成三极管U2、电阻R1、电阻R11、电阻R2、电阻R22、电阻R15;其中,所述集成三极管U2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1与所述控制器MCU的连接,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震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2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上;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电阻R21、电容C5、电容C7和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阻R4的中间,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电容C5与所述电阻R4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21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震荡电路包括雾化片FOG、电容CBC、电容CBE、电容CCE、电容C3、电阻RB1、电阻RB2、三极管QP1、电感L2、电感L3和电阻RA,其中,所述电阻RB1的一端通过所述电阻CBC与所述电阻CBE的中间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B2与所述电阻RB1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B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三极管QP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P1的集电极与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P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2与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A接地,电容C3连接在三极管QP1的基极与集电极间,雾化器FOG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雾化器FOG的另一端与电容CBC的其中一端相连,电容CBC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感L1、所述电阻RB1间,所述电容CBE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感L2、所述电感L3间,所述电容CBE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容CBC的另一端上,所述电容CCE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感L2、所述电感L3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通过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平比较器U1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5和电容C7,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中电阻R21与电感L1的中间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平比较器U1的反向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容C7间。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够快速、高效地检测雾化片的干烧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雾化片因无水干烧而导致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识为:101、PWM驱动电路;102、第一滤波电路;103、第二滤波电路;104、震荡电路;105、电平比较器U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101、第一滤波电路102、震荡电路104、电平比较器U1105;其中,PWM驱动电路101分别与电平比较器U1105和第一滤波电路102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02分别与震荡电路104和电平比较器U1105连接;电平比较器U1105与PWM驱动电路101连接;PWM驱动电路101包括控制器MCU、驱动集成三极管U2、电阻R1、电阻R11、电阻R2、电阻R22、电阻R15;其中,集成三极管U2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1与控制器MCU的连接,电阻R2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上,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1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滤波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震荡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2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上;第一滤波电路102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电阻R21、电容C5、电容C7和电感L1;其中,电阻R8的一端与PWM驱动电路10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4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与电阻R4的中间,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感L1连接;电容C5与电阻R4并联连接;电阻R21与电阻R3并联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简单,在正常工作时,PWM驱动电路101中的控制器MCU输出PWM波形,驱动集成三极管U2以及三极管QP1均为导通,整个电路处于电容三点式自由震荡工作状态中,电平比较器U1105内部中的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电平为电流采样电压,高于正向输入端电流采样电平,电平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为低电平,PWM驱动电路101101中的控制器MCU判断为正常工作状态,电平比较器U1105的正向输入端电平由控制器MCU设定。当水耗尽时,雾化片特征发生改变,电平比较器U1105的反向输入端电平低于正向输入端电平,输出端为高电平,PWM驱动电路101中判断为异常工作状态,同时控制器MCU的PWM控制端口输出低电平,使得驱动集成三极管U2关闭,三极管QP1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路、震荡电路、电平比较器U1;其中,/n所述PWM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平比较器U1和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n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震荡电路和所述电平比较器U1连接;/n所述电平比较器U1与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n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MCU、驱动集成三极管U2、电阻R1、电阻R11、电阻R2、电阻R22、电阻R15;其中,所述集成三极管U2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1与所述控制器MCU的连接,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震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2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上;/n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电阻R21、电容C5、电容C7和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阻R4的中间,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电容C5与所述电阻R4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21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用无水干烧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驱动电路、第一滤波电路、震荡电路、电平比较器U1;其中,
所述PWM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平比较器U1和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震荡电路和所述电平比较器U1连接;
所述电平比较器U1与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器MCU、驱动集成三极管U2、电阻R1、电阻R11、电阻R2、电阻R22、电阻R15;其中,所述集成三极管U2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1与所述控制器MCU的连接,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震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2连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上;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8、电阻R21、电容C5、电容C7和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8与所述电阻R4的中间,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连接;所述电容C5与所述电阻R4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21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