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跃荣专利>正文

余热循环安全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53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常取暖、炊用炉灶,以煤或木炭为燃料。炉体外壳(1)之外加套安装罩筒(7),罩筒(7)的下端与炉体外壳(1)的底壁紧固连为一体,罩筒(7)的上端开有炉口(8),出气口(10)位于罩筒(7)的下端,出气口(10)的一端与罩筒(7)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出气口(10)的另一端与烟道管(13)活动连接,炉盖(11)活动地盖合在罩筒(7)上端的炉口(8)上,在炉体外壳(1)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9)。其优点:充分利用余热,热效率高;烟道先傍地安装,在室中墙角处或穿墙后竖立,不占空间,不影响室内美观;避免煤气外泄,防止煤气中毒;节能省燃料;炉子升温快;多种用途,除室内取暖、炊用外,还可用于种植、养殖等;经久耐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取暖、炊用炉灶,以煤或木炭为燃料。
技术介绍
家用藕煤(蜂窝煤)炉的节能型产品,从结构上分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没有烟囱,有的有烟囱,且烟囱安装在炉体的上部。有的在炉体或烟囱外周安装水箱或螺旋状水管,利用炉子的余热将水加热。有的在炉体之外设计蒸热室,可蒸、热饭菜。有的备有几套炉芯,更换炉芯,可烧藕煤或散煤或柴草。我国长江流域,冬季里由于房间中无集中供暖的采暖设施,藕煤炉仍是一种普遍的取暖设施。不过,至少还有两点需要改进其一,用藕煤炉取暖,宜用烟囱,可减少烟尘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但现有炉的烟囱从炉体的上部伸出,占据空间,影响居室美观。其二,应尽量利用余热,不让余热从烟道流失,以提高炉温,节约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推出一种新型的采暖炉,以适宜长江流域室内取暖及炊用等需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现有藕煤炉的出气口即烟囱口设计在炉子的底部,炉体外壳之外加套安装罩筒,这样,热气、火苗、烟尘不至直奔烟囱散失,而是从炉体外壳与罩筒之间的通道从上往下流动,从罩筒底部的出气口排向烟道,热传递比普通藕煤炉多了一个从上往下的循环。在炉体外壳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活动炉头套连在炉体外壳上的高度可以调节,以便搬动本炉脱开烟道时炊用。本技术推出的余热循环安全节能炉有许多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余热,余热几乎全部回收炉中,热效率高;二是烟道先傍地安装,在室中墙角处或穿墙后竖立,不占空间,不妨碍室内摆设,不影响室内美观;三是避免煤气外泄,防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四是节能省燃料;五是炉子升温快;六是多种用途,除室内取暖、炊用外,还可用于种植大棚加温、养殖加温等等;七是经久耐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外形示意图(本技术的外形可为圆柱形、圆塔形、方柱形、纺锤形等,本图为其圆塔形)。图2,A-A剖面图,示意其结构(图中,进气口盖(6)盖合在进气口(5)上)。图中1.炉体外壳,2.炉芯,3.保温层,4.炉桥,5.进气口,6.进气口盖,7.罩筒,8.炉口,9.活动炉头,10.出气口,11.炉盖,12.防护环,13.烟道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示,描述本技术的结构炉体外壳(1)内安装炉芯(2),炉体外壳(1)与炉芯(2)间填充保温层(3),炉桥(4)位于炉芯(2)的下端并与炉体外壳(1)紧固连接,进气口(5)位于炉体外壳(1)的底部,并与炉体外壳(1)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进气口(5)上活动套盖进气口盖(6),进气口(5)及进气口盖(6)上有进气调节孔,以调节炉温。炉体外壳(1)之外加套安装罩筒(7),罩筒(7)的下端与炉体外壳(1)的底壁紧固连为一体,罩筒(7)的上端开有炉口(8),罩筒(7)与炉体外壳(1)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出气口(10)位于罩筒(7)的下端,出气口(10)的一端与罩筒(7)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出气口(10)的另一端与烟道管(13)活动连接,炉盖(11)活动地盖合在罩筒(7)上端的炉口(8)上。在炉体外壳(1)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9),活动炉头(9)套连在炉体外壳(1)上的高度可以调节,以便搬动本炉脱开烟道管(13)时炊用。当本炉脱开烟道管(13)炊用时,活动炉头(9)套连在炉体外壳(1)上的高度最高,活动炉头(9)的上表面伸出炉口(8)。防护环(12)安装在罩筒(7)的上部,一是防止人体触接罩筒(7),二是起提环作用。使用中,取暖时,炉盖(11)盖合;炊用时,取下炉盖(11),锅、壶等放在炉口(8)上即可。安装烟囱时,烟囱竖立段的高度应超过炉子高度3米以上。权利要求1.余热循环安全节能炉,炉体外壳(1)内安装炉芯(2),炉体外壳(1)与炉芯(2)间填充保温层(3),炉桥(4)位于炉芯(2)的下端并与炉体外壳(1)紧固连接,进气口(5)位于炉体外壳(1)的底部,并与炉体外壳(1)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进气口(5)上活动套盖进气口盖(6),进气口(5)及进气口盖(6)上有进气调节孔,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壳(1)之外加套安装罩筒(7),罩筒(7)的下端与炉体外壳(1)的底壁紧固连为一体,罩筒(7)的上端开有炉口(8),出气口(10)位于罩筒(7)的下端,出气口(10)的一端与罩筒(7)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出气口(10)的另一端与烟道管(13)活动连接,炉盖(11)活动地盖合在罩筒(7)上端的炉口(8)上,在炉体外壳(1)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余热循环安全节能炉,其特征在于防护环(12)安装在罩筒(7)的上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取暖、炊用炉灶,以煤或木炭为燃料。炉体外壳(1)之外加套安装罩筒(7),罩筒(7)的下端与炉体外壳(1)的底壁紧固连为一体,罩筒(7)的上端开有炉口(8),出气口(10)位于罩筒(7)的下端,出气口(10)的一端与罩筒(7)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出气口(10)的另一端与烟道管(13)活动连接,炉盖(11)活动地盖合在罩筒(7)上端的炉口(8)上,在炉体外壳(1)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9)。其优点充分利用余热,热效率高;烟道先傍地安装,在室中墙角处或穿墙后竖立,不占空间,不影响室内美观;避免煤气外泄,防止煤气中毒;节能省燃料;炉子升温快;多种用途,除室内取暖、炊用外,还可用于种植、养殖等;经久耐用。文档编号F24B7/00GK2690765SQ20042003489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贺跃荣 申请人:贺跃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余热循环安全节能炉,炉体外壳(1)内安装炉芯(2),炉体外壳(1)与炉芯(2)间填充保温层(3),炉桥(4)位于炉芯(2)的下端并与炉体外壳(1)紧固连接,进气口(5)位于炉体外壳(1)的底部,并与炉体外壳(1)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进气口(5)上活动套盖进气口盖(6),进气口(5)及进气口盖(6)上有进气调节孔,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壳(1)之外加套安装罩筒(7),罩筒(7)的下端与炉体外壳(1)的底壁紧固连为一体,罩筒(7)的上端开有炉口(8),出气口(10)位于罩筒(7)的下端,出气口(10)的一端与罩筒(7)呈整体结构或呈密封紧固连接,出气口(10)的另一端与烟道管(13)活动连接,炉盖(11)活动地盖合在罩筒(7)上端的炉口(8)上,在炉体外壳(1)的上端还套有活动炉头(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跃荣
申请(专利权)人:贺跃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