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47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属于电力继保自动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感测量器、A/D转换器和显示输出设备;所述的电感测量器和滑线电阻并联;A/D转换器还分别与电感测量器、显示输出设备相连。电感测量器用于测量其触点和回路间电感量,之后通过A/D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量;接着,根据A/D转换器转化的数字量,显示输出设备的表头指示可变电阻的触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判装置在交流信号下不影响原测量回路的状态,对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进行预判,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Prediction device of contact position of sliding wire variable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继保自动化
,涉及串补保护CT取能与激光送能切换校验装置的研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部门目前运维的500kV串补站,正常运行时由于一次负荷电流等因素,激光送能与CT取能模式频繁,会造成平台测量箱内的供电块故障。在预试定检中和运维消缺中更换了该模块后需要一个小型变压器外接220V电源对CT取能电流进行检验,校验时要在变压器低压侧串接电流表、可变电阻等,并接电压表,实现对调节过程的实时监视。此种方法存在调节精度不够、可调范围较小的问题,而且小型变压器接线复杂,现场使用较为困难,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风险的隐患,所以开发一个包含电流表、可变电阻、快速插头的模块,实现对电流、电压的调节方案,在该方案中由高精度的电流表、电压表、可变电阻、调压器构成的装置集成在一个便于携带、重量轻的可变电流单元内,测试电流是由回路中的可变电阻调整和决定的,其中可变电阻要求具备阻值稳定和大功率的特点,必须使用高精密低温度系数滑线电阻,并在待测模块校验前就应预置好合理电流,这是实现校验目的的关键器件,由于回路电压和待测模块参数均经常改变,决定回路电流的可变电阻触点位置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量,测试前电流过大或过小不但影响结果准确,更会造成待测模块的损坏,而且因为测试电流是交流,一般的直流欧姆法不能反映所需阻值,那么如何检测出决定回路电流的可变电阻触点位置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在交流信号下不影响原测量回路的状态,对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进行预判,从而解决上述装置的关键性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包括电感测量器、A/D转换器和显示输出设备;所述的电感测量器和滑线电阻并联;A/D转换器还分别与电感测量器、显示输出设备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电感测量器的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变容二极管BB809、电位器VR1、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和稳压芯片7805;稳压芯片7805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和电容C7的正极,电容C7的负极接地;稳压芯片7805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6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该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4,电容C6的负极接地;稳压芯片7805的第三端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连接电容C3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4与管脚1相连接;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3连接电容C5的正极,电容C5的负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5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7和管脚8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0作为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并连接电容C2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2作为该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且管脚12连接电容C1的正极,电容C1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变容二极管BB809的负极,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VR1的第二端,该变容二极管BB809的正极接地,该电位器VR1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并接与电源两端;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其余管脚置空。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滑线电阻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A/D转换器采用TLC0831。进一步,优选的是,电感测量器的的测量范围是2-50mH。进一步,优选的是,电感测量器的的测量范围是0.5-10mH。进一步,优选的是,显示输出设备为数显表。本技术对于数显表的内部结构不做特殊限制,采用市售产品即可。原理说明:高精密低温度系数滑线电阻采用的是康铜电阻丝多圈平行缠绕,在调节范围内具有2-50mH的电感量,可变电阻触点位置就决定了这一电感量的大小,而且由于结构的关系是线性变化的,电感测量器的电路准确的检测这一参量,并以标准模拟电压的形式输出到A/D转换器,A/D转换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量,经过显示输出设备的译码转换为通用的1-10数字,实现直观反映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的目的。本技术电感测量器的测试谐振频率可分段设计,以满足不同阻值、不同功率的滑线电阻电感量2-50mH和0.5-10mH的测量,适应更广范围的校验装置电流要求。本技术中电感测量器用于测量其触点和回路间电感量,之后通过A/D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量;接着,根据A/D转换器转化的数字量,显示输出设备的表头指示为可变电阻的触点位置。显示输出设备采用数显表,以直观的方式显示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1-10,即1是最小位置,10是最大位置。本技术A/D转换器采用速度高、功耗低、8位分辩率、价格便宜的逐次比较型AD转换IC。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地面激光送能模块、平台激光送能和CT取能切换模块均为易损件,目前每块插件基本都在1万元,仅仅激光送能插件两个串补站就存在48块。500kV带串补线路一般输送距离远传输功率大,非计划停电一天将给电网巨大损失,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故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保证了校验工作的可靠进行。2.装置可采用屏蔽盒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且强度高,专用型强,操作简单,便于现场使用。3.本装置看快速便捷的预判电阻器位置,保证了待测模块的安全,提高了校验时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保证了安全性。4.输入输出接口开放,功能新颖可靠,便于和现有电力自动化测量设备对接,实现诸如调功电抗器、变压器、互感器、补偿电感器等设备的状态监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感测量器的电路图;图3为A/D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感测量器;2、A/D转换器;3、显示输出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测量器(1)、A/D转换器(2)和显示输出设备(3);所述的电感测量器(1)和滑线电阻并联;A/D转换器(2)还分别与电感测量器(1)、显示输出设备(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测量器(1)、A/D转换器(2)和显示输出设备(3);所述的电感测量器(1)和滑线电阻并联;A/D转换器(2)还分别与电感测量器(1)、显示输出设备(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线可变电阻触点位置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感测量器(1)的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变容二极管BB809、电位器VR1、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和稳压芯片7805;
稳压芯片7805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和电容C7的正极,电容C7的负极接地;
稳压芯片7805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6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该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4,电容C6的负极接地;
稳压芯片7805的第三端接地;
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连接电容C3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接地;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14与管脚1相连接;
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3连接电容C5的正极,电容C5的负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A/D转换器(2)的输入端相连;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的管脚5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4的负极接地;
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凯李世伟李诚高甲马晓光龙治华李林芳闵滔万侄平王晓东杨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