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45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目前有些样品的管径较大,很难找到相应的软木塞或皮塞,即使能找到,由于大直径的管道过重,也难以密封,不利于试验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板材、第二硬质板材、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相贴合,所述第二硅胶垫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相贴合;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通过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母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的带螺纹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可以适应各种尺寸的待测样品,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A kind of experimental water bubb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
技术介绍
饮用水在输送过程中通常会与配水管道,防护材料等紧密接触,这些装置中可能会有一些物质溶出,并进入饮用水中。根据相关规定,凡与饮用水接触的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不得污染水质,管网末梢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要求。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规定了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价标准。具体在该标准附录A中1.3.2.2.1中提到,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必须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浸泡试验:用试验用浸泡水充满受试水管或水箱,不留空隙,两端用包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干净软木塞或皮塞塞紧,在25℃±5℃避光的条件下浸泡24h±1h。但是,目前有些样品的管径较大,很难找到相应的软木塞或皮塞,即使能找到,由于大直径的管道过重,也难以密封,不利于试验的正常进行。因此,有针对性的对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的浸泡试验提供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可以适应各种尺寸的待测样品,并且操作简单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板材、第二硬质板材、第一硅胶垫、第二硅胶垫、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相贴合,所述第二硅胶垫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相贴合;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通过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母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的带螺纹位置。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为两根以上,所述紧固螺母为四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板材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优选地,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的形状相适应。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为圆形时,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的直径大于500mm。或,当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时,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于50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硅胶垫的上平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的下平面,所述第二硅胶垫的下平面贴合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的上平面。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为圆形时,在其圆周的等分位置开设有贯通孔;当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为多边形时,在其周边的端点处开设有贯通孔;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穿过贯通孔并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所述第一硬质板材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的上端,所述第二硬质板材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的下端;所述第一硅胶垫与所述第二硅胶垫相面对。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母分别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的上平面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的下平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硅胶垫和所述第二硅胶垫为可替换地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硬质板材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的材料为木材、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硬质板材;2-第一硅胶垫;3-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4-管状待测样品;5-紧固螺母;6-第二硬质板材;7-第二硅胶垫。实施例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技术效果,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地呈现。以下说明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的示意图。泡水装置包括第一硬质板材1,第二硬质板材6,以及第一硅胶垫2,第二硅胶垫7,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接杆3,以及紧固螺母5。所述第一硅胶垫2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相贴合,所述第二硅胶垫6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相贴合;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通过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母5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的带螺纹位置。测试管状待测样品4时,将所述第二硅胶垫7垫置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上合适的位置并使二者紧密贴合,将管状待测样品4竖直放置在所述第二硅胶垫7上,并与所述第二硅胶垫7保持密封。向管状待测样品4中注入浸泡用水,盖上所述第一硅胶垫2,使管状待测样品4与所述第一硅胶垫2保持密封。将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上的贯通孔,使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垂直连接,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上端穿过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的贯通孔,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与所述第一硅胶垫2相互贴合。所述紧固螺母5分别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的上平面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的下平面接触,通过旋紧所述紧固螺母5将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所述第一硅胶垫2、所述第二硅胶垫7、所述管状待测样品4紧密贴合,使得所述第一硅胶垫2、所述第二硅胶垫7将管状待测样品4紧密密封,不漏水,在国家标准《生活应用谁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7为可替换地贴合在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上时,当硅胶材料发生老化或者变形,可以通过仅替换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7继续使用本技术所述的装置,节约使用成本。优选地,当所述待测样品4尺寸过大的时候,提供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将所述第二硅胶垫7垫置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上合适的位置并使二者紧密贴合,将管状待测样品4竖直放置在所述第二硅胶垫7上,并与所述第二硅胶垫7保持密封。在所述管状待测样品4上盖上所述第一硅胶垫2,使管状待测样品4与所述第一硅胶垫2保持密封。将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上的贯通孔,使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垂直连接,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上端穿过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的贯通孔,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与所述第一硅胶垫2相互贴合。所述紧固螺母5分别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的上平面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的下平面接触,通过旋紧所述紧固螺母5将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所述第二硬质板材6、所述第一硅胶垫2、所述第二硅胶垫7、所述管状待测样品4紧密贴合,使得所述第一硅胶垫2、所述第二硅胶垫7将管状待测样品4紧密密封。在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上平面开有贯通孔垂直穿过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和所述第一硅胶垫2,通过所述贯通孔注入浸泡用水,在所述贯通孔中塞入塞子,使所述试验用泡水装置保持密封。优选的,所述塞子包裹有硅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质板材(1)、第二硬质板材(7)、第一硅胶垫(2)、第二硅胶垫(6)、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和紧固螺母(5);所述第一硅胶垫(2)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相贴合,所述第二硅胶垫(6)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相贴合;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通过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母(5)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的带螺纹位置;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为两根以上,所述紧固螺母(5)为四个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用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硬质板材(1)、第二硬质板材(7)、第一硅胶垫(2)、第二硅胶垫(6)、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和紧固螺母(5);所述第一硅胶垫(2)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相贴合,所述第二硅胶垫(6)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相贴合;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与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通过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母(5)位于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的带螺纹位置;所述两头带有螺纹的金属连杆(3)为两根以上,所述紧固螺母(5)为四个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6)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硬质板材(1)和所述第二硬质板材(7)的形状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6)为圆形时,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6)的直径大于500mm;或,当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6)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时,所述第一硅胶垫(2)和所述第二硅胶垫(6)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于500m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申前进白佳威李瑞于孟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