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蠕动泵及应用该蠕动泵的细胞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蠕动泵,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蠕动泵的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蠕动泵是通过移动挤压软管而驱动管内液体有方向流动的一种液体驱动装置,因液体在软管内流动,不与仪器直接接触,而具有无污染、密封性好的优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技术中的蠕动泵体积较大,无法满足诸如微流控芯片等小型化设备的要求以及微量液体的输送。另外,现有的蠕动泵在工作时对软管的摩擦较大,而大大降低了软管及蠕动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蠕动泵,以减小对软管的摩擦,从而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蠕动泵,其包括: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具有旋转动力输出端;泵体,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部的具有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的一端,所述泵体中形成有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同轴线的圆形内腔,以及于所述圆形内腔的一侧并排布置的构成外界与所述圆形内腔连通的第一软管口和第二软管口,且所述第一软管口与所述第二软管口的开口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具有旋转动力输出端;/n泵体,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部的具有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的一端,所述泵体中形成有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同轴线的圆形内腔(32),以及于所述圆形内腔(32)的一侧并排布置的构成外界与所述圆形内腔(32)连通的第一软管口(33)和第二软管口(34),且所述第一软管口(33)与所述第二软管口(34)的开口深度不同;/n圆形挤压件(2),容置于所述圆形内腔(32)中,并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间传动连接,所述圆形挤压件(2)具有可相对转动的内圈(22)和外圈(21),并与所述圆形内腔(32)的内周壁间形成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驱动部,所述旋转驱动部具有旋转动力输出端;
泵体,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部的具有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的一端,所述泵体中形成有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同轴线的圆形内腔(32),以及于所述圆形内腔(32)的一侧并排布置的构成外界与所述圆形内腔(32)连通的第一软管口(33)和第二软管口(34),且所述第一软管口(33)与所述第二软管口(34)的开口深度不同;
圆形挤压件(2),容置于所述圆形内腔(32)中,并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间传动连接,所述圆形挤压件(2)具有可相对转动的内圈(22)和外圈(21),并与所述圆形内腔(32)的内周壁间形成有间隙,且所述圆形挤压件(2)被构造为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端偏心设置;
软管(7),绕置于所述圆形挤压件(2)和所述圆形内腔(32)内周壁间的间隙中,所述软管(7)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第一软管口(33)和所述第二软管口(34)伸出,并因所述第一软管口(33)与所述第二软管口(34)的开口深度不同、而于伸入所述第一软管口(33)及所述第二软管口(34)前交叉叠置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泵壳(3)与泵盖(1),所述圆形内腔(32)形成于所述泵壳(3)中、并于所述泵壳(3)的一侧敞口设置,且相对于所述圆形内腔(32)的敞口一侧,于所述圆形内腔(32)另一侧的所述泵壳(3)上形成有供所述圆形挤压件(2)与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的通孔(35);所述第一软管口(33)和所述第二软管口(34)形成于所述泵壳(3)上,所述泵盖(1)构成对所述圆形内腔(32)敞口一侧的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口(33)和所述第二软管口(34)的正对于所述泵盖(1)的一侧敞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维佳,宋祺,高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尚维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