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89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两部分组成。所述下部结构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所述上部结构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第二U型卡钢筋72端头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对止水带进行有效固定并保护止水带不易变形或偏位问题。

A fixture for fixing water stop in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夹具,具体为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通常为地下或者山体内暗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止水工程往往是必须的配套工程,对整体施工工程意义重大。以常见的公路隧道施工为例,施工中均对防水、止水有严格要求。具体的防水、止水材料有防水板、止水带、止水条等,还存在将这些材料混合使用的情况。目前,针对隧道仰拱与二次衬砌施工缝的防水工艺,如果止水带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定位并进行固定,防水效果远远好于止水条。当前的止水带常用的固定方法为附加筋固定,且往往需要对止水带开孔才能进行固定施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止水带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轻则漏水渗水,重则撕裂拉断。同时,由于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不合理,存在止水带不能有效固定,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混凝土冲击影响,很容易造成止水带变形或偏位,同样起不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综上所述,在现有的防水、止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止水带的固定夹具,没有对止水带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后续施工不能对止水带进行准确定位,最终导致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达到对止水带进行有效固定并保护止水带不会因后续施工造成变形或偏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组件和上部结构组件两部分组成。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下部结构组件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上部结构组件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所述第二U型卡钢筋7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外侧焊接,其中,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孔口呈相对状态,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拧入所述第二U型卡螺母73,所述方钢8位于第二U型卡钢筋72的内部,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旋进顶住方钢8,所述两个方钢8对夹止水带。所述横向钢筋4焊接于环向钢筋3上,在横向钢筋4上方焊接纵向钢筋5,在纵向钢筋5上方焊接第一U型卡钢筋6。所述横向钢筋4纵向间距根据仰拱环向钢筋3纵向间距确定为1.5—2.0m,并焊接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上。所述纵向钢筋5焊接在横向钢筋4上,并位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U型卡钢筋6纵向间距为0.9—1.1m,并焊接于纵向钢筋5上。所述第二U型卡7的数量根据方钢8的节段设置,每段方钢设置2处。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施工完仰拱钢筋时,根据仰拱环向钢筋纵向间距的不同,在仰拱两层环向钢筋上焊接横向钢筋,纵向间距为1.5—2.0m,该横向钢筋起到固定纵向钢筋的作用,高程=止水带底的标高-U型卡钢筋直径-纵向固定钢筋直径;(2)在横向钢筋上方焊接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位于仰拱两层环向钢筋层间距中间位置,该纵向钢筋起到固定第一U型卡钢筋的作用;(3)在纵向钢筋上方焊接第一U型卡钢筋,纵向间距为0.9—1.1m,该U型卡钢筋起到固定止水带下部的作用;(4)止水带安装:将止水带下半部分卡入第一U型卡钢筋卡槽内,完成止水带下部定位;(5)用方钢纵向对夹止水带上边缘,然后用第二U型卡对夹方钢,每段方钢设置2处,上紧第二U型卡螺杆,完成止水带上部定位;(6)固定好止水带之后进行仰拱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自制溜槽,从仰拱边墙处灌注,由专人振捣并对止水带进行保护,发生错位时及时纠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通过使用固定夹具、改进止水带的固定方法,有效解决了止水带扭曲、破损、定位超限等质量通病,有助于止水带发挥良好的止水效果。该夹具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工人施工便捷、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方钢及其上部U卡可重复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止水带安装横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止水带安装纵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U型卡钢筋细部构造图;图中:1-模板;2-待浇筑仰拱;3-仰拱环向钢筋;4-横向钢筋;5-纵向钢筋;6-第一U型卡钢筋;7-第二U型卡钢筋;8-方钢;9-止水带;71-第二U型卡螺杆;72-第二U型卡钢筋;73-第二U型卡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做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组件和上部结构组件两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下部结构组件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上部结构组件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U型卡钢筋7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外侧焊接,其中,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孔口呈相对状态,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拧入所述第二U型卡螺母73,所述方钢8位于第二U型卡钢筋72的内部,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旋进顶住方钢8,所述两个方钢8对夹止水带。如图1、2所示,所述横向钢筋4焊接于环向钢筋3上,在横向钢筋4上方焊接纵向钢筋5,在纵向钢筋5上方焊接第一U型卡钢筋6。如图1、2所示,所述横向钢筋4纵向间距根据仰拱环向钢筋3纵向间距确定为1.5—2.0m,并焊接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上。如图1、2所示,所述纵向钢筋5焊接在横向钢筋4上,并位于两层仰拱环向钢筋3的中间位置。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U型卡钢筋6纵向间距为0.9—1.1m,并焊接于纵向钢筋5上。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U型卡7的数量根据方钢8的节段设置,每段方钢设置2处。优选地,所述横向钢筋4纵向间距根据仰拱环向钢筋纵向间距确定为1.8m,焊接于仰拱两层环向钢筋上。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卡钢筋6纵向间距为1.0m,焊接于纵向钢筋5上。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施工完仰拱钢筋时,根据仰拱环向钢筋纵向间距的不同,在仰拱两层环向钢筋上焊接横向钢筋,纵向间距为1.5—2.0m,该横向钢筋起到固定纵向钢筋的作用,高程=止水带底的标高-U型卡钢筋直径-纵向固定钢筋直径;(2)在横向钢筋4上方焊接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位于仰拱两层环向钢筋层间距中间位置,该纵向钢筋起到固定第一U型卡钢筋的作用;(3)在纵向钢筋上方焊接第一U型卡钢筋,纵向间距为1.0m,该U型卡钢筋起到固定止水带下部的作用;(4)止水带安装:将止水带下半部分卡入第一U型卡钢筋卡槽内,完成止水带下部定位;(5)用3cm×3cm方钢纵向对夹止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下部结构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n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上部结构组件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由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下部结构由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和第一U型卡钢筋(6)组成;
所述隧道止水带固定夹具的上部结构组件由第二U型卡(7)和方钢(8)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U型卡(7)由第二U型卡螺杆(71)、第二U型卡钢筋(72)和第二U型卡螺母(73)组成;
所述第二U型卡钢筋(7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外侧焊接,其中,两个第二U型卡螺母(73)的孔口呈相对状态,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拧入所述第二U型卡螺母(73),所述方钢(8)位于第二U型卡钢筋(72)的内部,所述第二U型卡螺杆(71)旋进顶住方钢(8),所述两个方钢(8)对夹止水带。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杨中才李家龙李学华邓兴洋方碑林吴海波李相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