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也飞速发展。隧道是公路及铁路交通维护的重点设施,而隧道的防水系统是隧道建设、正常使用及安全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自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渗水的情况,为施工带来不便,且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力设备,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渗水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为混凝土管片,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与基岩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由初期支护向基岩依次为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卷材、无纺布,基岩上喷涂混凝土;所述第二防水层由二次衬砌向初期支护之间依次为无纺布、防水板加无纺布;所述初期支护之间为环向施工缝,拱顶与侧墙、侧墙与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支护(1)、二次衬砌(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所述初期支护(1)为混凝土管片,所述第一防水层(3)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1)与基岩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层(4)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1)与二次衬砌(2)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3)由初期支护(1)向基岩依次为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卷材(10)、无纺布(11),基岩上喷涂混凝土(9);所述第二防水层(4)由二次衬砌(2)向初期支护(1)之间依次为无纺布(11)、防水板加无纺布(16);所述初期支护(1)的混凝土管片之间为环向施工缝(5),拱顶与侧墙、侧墙与仰拱(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期支护(1)、二次衬砌(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所述初期支护(1)为混凝土管片,所述第一防水层(3)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1)与基岩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层(4)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1)与二次衬砌(2)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3)由初期支护(1)向基岩依次为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卷材(10)、无纺布(11),基岩上喷涂混凝土(9);所述第二防水层(4)由二次衬砌(2)向初期支护(1)之间依次为无纺布(11)、防水板加无纺布(16);所述初期支护(1)的混凝土管片之间为环向施工缝(5),拱顶与侧墙、侧墙与仰拱(7)之间有纵向施工缝(6),所述二次衬砌(2)上设置变形缝(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3)内的混凝土(9)上防水卷材(10)及无纺布(11)经热熔垫衬垫(13)及水泥钉(1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区TBM工法隧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4)一侧的初期支护(1)无纺布(11)及防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柏男,宋岩升,张文洁,崔长青,王亭,张于于,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李琦琦,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