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对预制件的拼装一般采用台车吊装预制件进行拼砌,由于隧道空间的限制,吊装台车在隧道中活动的范围受阻,且预制件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因此,需要耗费安装人员较大的体力才能安装成功,具有安装效率低以及占用时间长等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率且自动化的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安装在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上,包括:行走轨道,行走轨道具有两条,平行固定在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上,并与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垂直布置,行走轨道上具有轨道齿条;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行走平台、行走轮组及行走电机,行走轮组固定在行走平台上,行走电机与行走轮组传动连接,行走轮组与轨道齿条啮合;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和旋转平台,旋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行走平台上,另一端与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旋转电机与旋转轴传动连接;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四套电动葫芦,均布在旋转平台上;控制器,行走电机、旋转电机及电动葫芦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安装在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行走轨道(2),所述行走轨道(2)具有两条,平行固定在所述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上,并与所述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垂直布置,所述行走轨道(2)上具有轨道齿条;/n行走组件(3),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平台(31)、行走轮组(32)及行走电机(33),所述行走轮组(32)固定在所述行走平台(31)上,所述行走电机(33)与所述行走轮组(32)传动连接,所述行走轮组(32)与所述轨道齿条啮合;/n旋转组件(4),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41)、旋转轴(42)和旋转平台(43),所述旋转电机(41)与所述旋转轴(42)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平台(31)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平台(43)固定连接;/n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四套电动葫芦(5),均布在所述旋转平台(43)上;/n控制器,所述行走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及所述电动葫芦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安装在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轨道(2),所述行走轨道(2)具有两条,平行固定在所述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上,并与所述拼装台车的顶部车架(1)垂直布置,所述行走轨道(2)上具有轨道齿条;
行走组件(3),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平台(31)、行走轮组(32)及行走电机(33),所述行走轮组(32)固定在所述行走平台(31)上,所述行走电机(33)与所述行走轮组(32)传动连接,所述行走轮组(32)与所述轨道齿条啮合;
旋转组件(4),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41)、旋转轴(42)和旋转平台(43),所述旋转电机(41)与所述旋转轴(42)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平台(31)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平台(43)固定连接;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四套电动葫芦(5),均布在所述旋转平台(43)上;
控制器,所述行走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及所述电动葫芦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31)的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框架内腔具有交叉设置的加强筋,交叉部具有一安装孔(310),所述旋转轴(42)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3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32)和所述行走电机(33)均具有四个,均布在所述行走平台(31)框架的纵横方向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转向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32)包括齿轮组(320)和锥轮组(321);所述齿轮组(320)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自力,田四明,王志伟,马伟斌,张胜龙,郭小雄,唐祺超,赵鹏,王子洪,邹文浩,马超锋,杜晓燕,柴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