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7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两个底座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行车滑块,行车滑块的下侧连接有钢索,钢索的下端连接有吊块,吊块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两个挂钩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挂钩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防脱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扭簧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圆孔的内部,吊块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稳定装置包括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固定盒的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滚动球。该行车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

A safe and stable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
本技术涉及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
技术介绍
吊车、航车、天车都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现在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二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中、小型桥式起重机较多采用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组合成一体的"三合一"驱动方式,大起重量的普通桥式起重机为便于安装和调整,驱动装置常采用万向联轴器。传统的行车下侧的挂钩结构较为简单,在挂重物后起重前往往需要人工扶着挂钩,由于此时挂钩和重物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挂钩摆动会使重物脱落,在人工手扶挂钩时安全隐患较大;另外行车在横向起步和停车时下侧的重物往往会摆动,稳定性较差,对于下方的施工人员也有较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的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的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行车滑块,所述行车滑块的下侧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下端连接有吊块,所述吊块上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所述挂钩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所述防脱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扭簧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圆孔的内部,所述防脱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圆孔的内部,所述吊块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固定盒的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滚动球。优选地,上述的安全稳定的行车,其中两个所述挂钩的末端均固定有挡块,适于所述防脱杆的限位。优选地,上述的安全稳定的行车,其中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盒的上下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安全稳定的行车,其中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固定轴径向活动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安全稳定的行车,其中所述第二圆环与所述固定轴径向活动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安全稳定的行车,其中所述滚动球的直径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在使用该行车时,起重之前,只需将重物挂上去,所挂重物被双挂钩以及防脱杆封闭在闭环结构内,即便挂钩摆动也不会受到影响。而在起重时,由于两挂钩的内部闭环线条为波浪形,所挂重物的绳索会沿着挂钩的弧线自然下滑到内部低凹处,在重物被完全吊起时则更不会脱钩,更加安全可靠;2.当行车横行启动或停止时,滚动球会在固定盒内滚动,此时触动其中一个挡板,从而压缩对应的弹簧,此时弹簧的压缩量反馈给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把信号反馈给行车电机,行车电机启动,并带动行车滑块运行一定位移,从而去平衡和缓冲摆动幅度,运行更加稳定。该行车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扭簧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支撑臂;3、稳定装置;31、固定盒;32、弹簧;33、空腔;34、滚动球;35、挡板;4、吊块;5、固定轴;6、第一圆环;7、第二圆环;8、挂钩;9、防脱杆;10、扭簧;11、挡块;12、第一圆孔;13、第二圆孔;14、行车滑块;15、钢索;16、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底座1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2。两个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横梁16,横梁16上设置有行车滑块14,行车滑块14由行车电机驱动。行车滑块14的下侧连接有钢索15,钢索15的下端连接有吊块4。吊块4上焊接固定有固定轴5,固定轴5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第一圆环6与第二圆环7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8。两挂钩8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圆环6与固定轴5径向活动连接,第二圆环7与固定轴5径向活动连接,由于挂钩8自重较大,因此在重力作用下两挂钩8的末端始终相抵。如图2、图3、图4所示,两个挂钩8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9,防脱杆9凸出在挂钩8的末端外部。挂钩8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10,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13,扭簧10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圆孔13的内部,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圆孔12,扭簧10的另一端嵌入在第一圆孔12的内部。两个挂钩8的末端均固定有挡块11,适于防脱杆9的限位。由于两挂钩8始终相抵,而扭簧10给防脱杆9一个向挡块11一侧的扭力,在两挂钩8抵接时两防脱杆9相互受力,从而与扭簧10给予的扭力平衡。因此在起重之前,只需将重物挂上去,所挂重物被双挂钩以及防脱杆9封闭在闭环结构内,即便挂钩8摆动也不会受到影响。而在起重时,由于两挂钩8的内部闭环线条为波浪形,所挂重物的绳索会沿着挂钩的弧线自然下滑到内部低凹处,在重物被完全吊起时则更不会脱钩。如图1、图5所示,吊块4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3,稳定装置3包括固定盒31,固定盒3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3,固定盒31的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弹簧32,两个弹簧3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挡板35,两个挡板35与固定盒31的上下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挡板35之间设置有滚动球34。滚动球34的直径小于挡板35的高度。弹簧32、挡板35以及滚动球34均位于空腔33内。当行车横行启动或停止时,由于惯性,下侧的吊块4以及重物会发生摆动,此时滚动球34会在固定盒31内滚动,此时触动其中一个挡板35,从而压缩对应的弹簧32,此时弹簧的压缩量反馈给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把信号反馈给行车电机,行车电机启动,并带动行车滑块14运行一定位移,从而去平衡和缓冲摆动幅度。具体地,若吊块4向左摆动,滚动球34则会向右侧滚动,依上所述,行车电机会带动行车滑块14向左移动,弹簧32的压缩形变越大则表明摆动幅度越大,行车滑块14的位移则越大,从而平衡和缓冲摆动幅度。在使用该行车时,起重之前,只需将重物挂上去,所挂重物被双挂钩以及防脱杆9封闭在闭环结构内,即便挂钩8摆动也不会受到影响。而在起重时,由于两挂钩8的内部闭环线条为波浪形,所挂重物的绳索会沿着挂钩的弧线自然下滑到内部低凹处,在重物被完全吊起时则更不会脱钩,更加安全可靠;当行车横行启动或停止时,滚动球34会在固定盒31内滚动,此时触动其中一个挡板35,从而压缩对应的弹簧32,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2),两个所述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行车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滑块(14)的下侧连接有钢索(15),所述钢索(15)的下端连接有吊块(4),所述吊块(4)上固定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所述第一圆环(6)与所述第二圆环(7)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8),两个所述挂钩(8)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9),所述挂钩(8)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10),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13),所述扭簧(10)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圆孔(13)的内部,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圆孔(12),所述扭簧(10)的另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圆孔(12)的内部,所述吊块(4)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3),所述稳定装置(3)包括固定盒(31),所述固定盒(3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3),所述固定盒(31)的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弹簧(32),两个所述弹簧(3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挡板(35),两个所述挡板(35)之间设置有滚动球(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2),两个所述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行车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滑块(14)的下侧连接有钢索(15),所述钢索(15)的下端连接有吊块(4),所述吊块(4)上固定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所述第一圆环(6)与所述第二圆环(7)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8),两个所述挂钩(8)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9),所述挂钩(8)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10),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13),所述扭簧(10)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圆孔(13)的内部,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圆孔(12),所述扭簧(10)的另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圆孔(12)的内部,所述吊块(4)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3),所述稳定装置(3)包括固定盒(31),所述固定盒(31)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发园陈凌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