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7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两个底座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行车滑块,行车滑块的下侧连接有钢索,钢索的下端连接有吊块,吊块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第二圆环,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两个挂钩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挂钩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防脱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扭簧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圆孔的内部,吊块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稳定装置包括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固定盒的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滚动球。该行车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

A safe and stable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
本技术涉及行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
技术介绍
吊车、航车、天车都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俗称,行车和现在我们所称的起重机基本一样。行车驱动方式基本有两类:一为集中驱动,即用一台电动机带动长传动轴驱动两边的主动车轮;二为分别驱动,即两边的主动车轮各用一台电动机驱动。中、小型桥式起重机较多采用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组合成一体的"三合一"驱动方式,大起重量的普通桥式起重机为便于安装和调整,驱动装置常采用万向联轴器。传统的行车下侧的挂钩结构较为简单,在挂重物后起重前往往需要人工扶着挂钩,由于此时挂钩和重物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挂钩摆动会使重物脱落,在人工手扶挂钩时安全隐患较大;另外行车在横向起步和停车时下侧的重物往往会摆动,稳定性较差,对于下方的施工人员也有较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的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可防脱钩、安全可靠的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上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2),两个所述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行车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滑块(14)的下侧连接有钢索(15),所述钢索(15)的下端连接有吊块(4),所述吊块(4)上固定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所述第一圆环(6)与所述第二圆环(7)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8),两个所述挂钩(8)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9),所述挂钩(8)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10),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13),所述扭簧(10)的一端嵌入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定的行车,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侧均固定有支撑臂(2),两个所述支撑臂(2)之间连接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上设置有行车滑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滑块(14)的下侧连接有钢索(15),所述钢索(15)的下端连接有吊块(4),所述吊块(4)上固定有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的外部嵌入有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所述第一圆环(6)与所述第二圆环(7)的下侧均固定有挂钩(8),两个所述挂钩(8)的末端均铰接有防脱杆(9),所述挂钩(8)的末端还安装有扭簧(10),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圆孔(13),所述扭簧(10)的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二圆孔(13)的内部,所述防脱杆(9)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圆孔(12),所述扭簧(10)的另一端嵌入在所述第一圆孔(12)的内部,所述吊块(4)的侧面固定有稳定装置(3),所述稳定装置(3)包括固定盒(31),所述固定盒(31)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发园陈凌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