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及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333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周转储放和自动化上料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还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一种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上下设置的定位块组,每个定位块组包括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定位块,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上开口的上V形槽,所述定位块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下开口的下V形槽,上V形槽和下V形槽均左右均匀间隔设置在定位块上,且上V形槽与下V形槽数量相同并上下对应,当管类工件被限制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时,两个定位块间相配合的定位销轴向面与定位孔孔底之间具有高度差。

Transfer frame and feeding mechanism of pipe workpiece for automatic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及上料机构本技术涉及管类工件周转储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及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以往导管、顶管或者其它的管类工件都是直接堆放在箱子内的,工件相互贴在一起,不便于工件的一个个取出,也难以判断箱子内还有多少数量的工件,不便于周转储放。电动推杆的装配中,需要由于工件是贴在一起的,上料夹爪难以将工件取出,只能由工人将箱子内堆在一起的工件逐个拿出并上料,不能实现上料的自动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周转储放和自动化上料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上下设置的定位块组,每个定位块组包括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定位块,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上开口的上V形槽,所述定位块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下开口的下V形槽,上V形槽和下V形槽均左右均匀间隔设置在定位块上,且上V形槽与下V形槽数量相同并上下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上下设置的定位块组,每个定位块组包括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定位块,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上开口的上V形槽,所述定位块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下开口的下V形槽,上V形槽和下V形槽均左右均匀间隔设置在定位块上,且上V形槽与下V形槽数量相同并上下对应,当管类工件被限制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时,两个定位块间相配合的定位销轴向面与定位孔孔底之间具有高度差,且管类工件周向外壁与上侧定位块的下V形槽槽壁及下侧定位块的上V形槽槽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上下设置的定位块组,每个定位块组包括若干前后间隔设置的定位块,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上开口的上V形槽,所述定位块下端面上凹以形成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向下开口的下V形槽,上V形槽和下V形槽均左右均匀间隔设置在定位块上,且上V形槽与下V形槽数量相同并上下对应,当管类工件被限制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定位块之间时,两个定位块间相配合的定位销轴向面与定位孔孔底之间具有高度差,且管类工件周向外壁与上侧定位块的下V形槽槽壁及下侧定位块的上V形槽槽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形状结构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呈条形,每个定位块组包括两个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外框,所述外框横截面呈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上料用管类工件中转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由若干上下层叠设置的外框单体构成,所述外框单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底座和外框单体均设有上下对应并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配合有螺杆,螺杆下端依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亮亮孙祝兵陶广旭饶勤勤许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