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30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通过铰链铰接,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连接位置铰接有密封橡胶垫,所述下盒体内等距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内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隔板内位于通孔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无菌培养瓶,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管,所述上盒体一侧开设有干冰入口,所述有干冰入口和导管同心且内径相同,且干冰入口顶部卡接有密封盖,所述上盒体内居中位置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铰接有透明亚克力板,保证转运期间的外泌体存放质量且流程简单,使无菌培养瓶充分且均匀的接触干冰。

An exosome receiving box for medical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
本技术涉及外泌体
,具体为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
技术介绍
外泌体发现于1986年,是一种直径约30-150nm的双层脂膜囊泡状结构小体,可由机体内多种细胞如免疫细胞、干细胞、心血管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小板、神经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主动分泌产生,广泛分布于外周血、尿液、唾液、乳汁、腹水、羊水等体液中。外泌体携带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功能性的mRNA、mi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提取后,大部分都需要放入无菌培养瓶内进行-80℃保存,即使在实验室内部转运都需要将提取后的外泌体装箱冷藏,其间需要将提取后的外泌体转移至培养瓶,再放入干冰箱内,转移涉及耗材大且流程繁琐,且常见的冷藏盒都会将培养瓶包裹固定,不利于培养瓶和冷空气的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在接收盒内设置干冰入口,利用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收盒密封保冷,保证转运期间的外泌体存放质量;在盒内设置两组隔板,在隔板内等距阵列有无菌培养瓶,使无菌培养瓶充分且均匀的接触干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通过铰链铰接,所述上盒体(1)与下盒体(2)连接位置铰接有密封橡胶垫(3),所述下盒体(2)内等距设置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内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一隔板(4)内位于通孔(6)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7),所述通孔(6)内插接有无菌培养瓶(8),所述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管(9),所述上盒体(1)一侧开设有干冰入口(10),所述有干冰入口(10)和导管(9)同心且内径相同,且干冰入口(10)顶部卡接有密封盖(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2)通过铰链铰接,所述上盒体(1)与下盒体(2)连接位置铰接有密封橡胶垫(3),所述下盒体(2)内等距设置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内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第一隔板(4)内位于通孔(6)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7),所述通孔(6)内插接有无菌培养瓶(8),所述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导管(9),所述上盒体(1)一侧开设有干冰入口(10),所述有干冰入口(10)和导管(9)同心且内径相同,且干冰入口(10)顶部卡接有密封盖(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检测用外泌体接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内居中位置开设有沉孔(12),所述沉孔(12)内铰接有透明亚克力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埃格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