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21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包括呈Z形结构的主体支架、槽口一、槽口二、槽口三和槽口四,该流水槽结构为Z形结构,该流水槽结构的下部与车身骨架连接,该流水槽结构上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组成槽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槽口一内部可以通过粘接胶与车身骨架相连,槽口二、槽口三分别通过软胶皮一和软胶皮二与车身骨架软连接,槽口四通过螺钉与车身骨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起到对气瓶顶置车导水的作用,防止水流影响驾驶员视线,干扰行车安全通过,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槽口一、槽口二、槽口三和槽口四共同配合对放置气瓶区域的水导流出外,极大的提高了该结构的导水流通效率。

A structure of outflow flume of bus gas cylinder overhea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水槽结构,具体为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属于防护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客车侧部上方均安装流水槽。由于气瓶顶置车结构特殊,气瓶安装在顶盖上部下沉区域,在车身骨架侧面需要安装水管,方便放置气瓶区域水通过流水槽流出。现有的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在导水使用时,水流易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易干扰行车安全通过,导致使用的安全性差,且流水槽结构的导水流通效率慢,现有的流水槽结构对车顶气瓶放置区域不具有美化效果,且现有的流水槽结构中的螺钉锈蚀老化的速率快,流水槽结构与整车骨架连接的牢固性差,流水槽结构在导流水时的密封性能差,流水槽结构安装使用或拆卸不够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在导水使用时,水流易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易干扰行车安全通过,导致使用的安全性差,且流水槽结构的导水流通效率慢,现有的流水槽结构对车顶气瓶放置区域不具有美化效果,且现有的流水槽结构中的螺钉锈蚀老化的速率快,流水槽结构与整车骨架连接的牢固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Z形结构的主体支架(10)、槽口一(1)、槽口二(2)、槽口三(3)和槽口四(4),该流水槽结构为Z形结构,该流水槽结构的下部与车身骨架连接,该流水槽结构上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组成槽型结构,所述槽口一(1)、槽口二(2)、槽口三(3)和槽口四(4)均设置在该结构的下方;/n其中,槽口一(1)设置在主体支架(10)下方中部一侧,且所述槽口一(1)内壁贴设有粘接胶(5),所述主体支架(10)中部一端设置有软胶皮一(6),所述软胶皮一(6)上下两端与车身骨架贴合连接,所述槽口二(2)设置在软胶皮一(6)与车身骨架之间,所述主体支架(10)底部设置有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气瓶顶置车外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Z形结构的主体支架(10)、槽口一(1)、槽口二(2)、槽口三(3)和槽口四(4),该流水槽结构为Z形结构,该流水槽结构的下部与车身骨架连接,该流水槽结构上部与车身骨架之间组成槽型结构,所述槽口一(1)、槽口二(2)、槽口三(3)和槽口四(4)均设置在该结构的下方;
其中,槽口一(1)设置在主体支架(10)下方中部一侧,且所述槽口一(1)内壁贴设有粘接胶(5),所述主体支架(10)中部一端设置有软胶皮一(6),所述软胶皮一(6)上下两端与车身骨架贴合连接,所述槽口二(2)设置在软胶皮一(6)与车身骨架之间,所述主体支架(10)底部设置有软胶皮二(7),且所述软胶皮二(7)上下两端分别与车身骨架贴合连接,所述槽口三(3)设置在软胶皮二(7)与车身骨架之间;
所述槽口四(4)设置在主体支架(10)下方中部另一侧,且所述槽口四(4)中卡接有圆弧形结构的软胶皮三(8),所述槽口四(4)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螺槽(9),所述螺槽(9)中安装有螺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腾王艳飞张立辉王泽平刘灿刘扬费财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