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9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属于运送小车领域,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架,轴架上铰接有铰接轴,铰接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接座,铰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台,载物台内开设有载物槽,载物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拉接有弹性带。它通过在车体上铰接安装载物台,并在载物台上开设载物槽来装载小物块,载物槽的左侧喷涂颜色标识,可以对小物块根据颜色分类装载,且载物台可以发生翻转,方便倒出小物块,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缓冲套,对车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小车不慎撞击物体,对小车具有缓冲保护作用。

A sort of transpor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运送小车
本技术涉及运送小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类运送小车。
技术介绍
近些年物流运输量逐年递增,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倍增,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其中货物的分拣码放是重要环节,分拣码放环节处理的不好会出现包装破损和分拣滞后的现象。目前物流车间采用自动运送小车进行小物件的分拣运送,但是对于一些具有颜色不同的小物块来说,缺乏专用的分类运送小车,来对小物块进行运送。而且现有的运送小车缺乏撞击缓冲设计,当小车撞击物体时,容易对小车内部的元件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它通过在车体上铰接安装载物台,并在载物台上开设载物槽来装载小物块,载物槽的左侧喷涂颜色标识,可以对小物块根据颜色分类装载,且载物台可以发生翻转,方便倒出小物块,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缓冲套,对车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小车不慎撞击物体,对小车具有缓冲保护作用。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架,所述轴架上铰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内开设有载物槽,所述载物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拉接有弹性带,所述车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在车体的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凸台的外侧滑动套合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内设置有缓冲柱。它通过在车体上铰接安装载物台,并在载物台上开设载物槽来装载小物块,载物槽的左侧喷涂颜色标识,可以对小物块根据颜色分类装载,且载物台可以发生翻转,方便倒出小物块,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缓冲套,对车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小车不慎撞击物体,对小车具有缓冲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的上端喷涂有颜色标识,所述颜色标识的数量有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和蓝色,且分别喷涂于载物槽的左侧,通过设计颜色标识来分辨哪个载物槽用于放置哪种颜色的小物块。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载物台的下端接触,支撑杆对载物台具有支撑作用;所述缓冲套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套合有凸起,所述凸起对称设置在凸台的上下两端,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可以使得缓冲套套合在凸台上不易脱落;缓冲柱与凸台接触,所述缓冲套与缓冲柱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对车体进行保护。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在车体上铰接安装载物台,并在载物台上开设载物槽来装载小物块,载物槽的左侧喷涂颜色标识,可以对小物块根据颜色分类装载,且载物台可以发生翻转,方便倒出小物块,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安装缓冲套,对车体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小车不慎撞击物体,对小车具有缓冲保护作用。(2)载物台的上端喷涂有颜色标识,颜色标识的数量有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和蓝色,且分别喷涂于载物槽的左侧,通过设计颜色标识来分辨哪个载物槽用于放置哪种颜色的小物块。(3)车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载物台的下端接触,支撑杆对载物台具有支撑作用。(4)缓冲套内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套合有凸起,凸起对称设置在凸台的上下两端,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可以使得缓冲套套合在凸台上不易脱落。(5)缓冲柱与凸台接触,缓冲套与缓冲柱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对车体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套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载物台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车体、2轴架、3铰接轴、4铰接座、5载物台、6载物槽、7颜色标识、8第一连接环、9支撑杆、10第二连接环、11弹性带、12凸台、13凸起、14缓冲套、15凹槽、16缓冲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包括车体1,请参阅图1-4,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架2,轴架2上铰接有铰接轴3,铰接轴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接座4,铰接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台5,通过铰接轴3将铰接座4和轴架2铰接,使得载物台5可以转动,载物台5内开设有载物槽6,载物槽6用于放置小物块,载物台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8,第一连接环8的固定连接弹性带11的一端,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0,第二连接环10固定连接弹性带11的另一端,弹性带11为橡胶带,具有弹性,且弹性带11为拉伸状态,具有拉伸弹力,使得载物台5紧贴支撑柱9,车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台12,凸台12在车体1的两侧呈对称设计,凸台12的外侧滑动套合有缓冲套14,缓冲套14内设置有缓冲柱16,,缓冲套14和缓冲柱16的设计具有碰撞缓冲作用。请参阅图1和图5,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上端与载物台5的下端接触,支撑杆9对载物台5具有支撑作用。载物台5的上端喷涂有颜色标识7,颜色标识7的数量有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和蓝色,且分别喷涂于载物槽6的左侧,通过设计颜色标识7来分辨哪个载物槽6用于放置哪种颜色的小物块。请参阅图3,缓冲套14内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套合有凸起13,凸起13对称设置在凸台12的上下两端,通过凹槽15和凸起13的配合,可以使得缓冲套14套合在凸台12上不易脱落。缓冲柱16与凸台12接触,缓冲套14与缓冲柱16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对车体1进行保护。该分类运送小车通过在车体1上铰接安装载物台5,并在载物台5上开设载物槽6来装载小物块,载物槽6的左侧喷涂颜色标识7,可以对小物块根据颜色分类装载,使得小车具有分类运送功能,通过铰接轴3将铰接座4和轴架2铰接,使得载物台5可以转动,当需要卸下小物块时,将载物台5的左端提起,第一连接环8带动弹性带11拉伸,载物台5可以发生翻转,则载物槽6发生倾斜,即可使得小物块滑下,方便倒出小物块,通过在车体1的两侧安装缓冲套14,当小车碰撞物体时,缓冲套14和缓冲柱16具有缓冲作用,防止小车不慎撞击物体,对小车具有缓冲保护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架(2),所述轴架(2)上铰接有铰接轴(3),所述铰接轴(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接座(4),所述铰接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台(5),所述载物台(5)内开设有载物槽(6),所述载物台(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8),所述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0),所述第一连接环(8)和所述第二连接环(10)之间拉接有弹性带(11),所述车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在车体(1)的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凸台(12)的外侧滑动套合有缓冲套(14),所述缓冲套(14)内设置有缓冲柱(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运送小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架(2),所述轴架(2)上铰接有铰接轴(3),所述铰接轴(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铰接座(4),所述铰接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台(5),所述载物台(5)内开设有载物槽(6),所述载物台(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8),所述车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0),所述第一连接环(8)和所述第二连接环(10)之间拉接有弹性带(11),所述车体(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在车体(1)的两侧呈对称设计,所述凸台(12)的外侧滑动套合有缓冲套(14),所述缓冲套(14)内设置有缓冲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吴少宇袁世雄方仕林张星严旭张馨怡张维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