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端甫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炉膛的多用节煤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18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移动炉膛的多用节煤灶,由灶体、炉膛装置、锅筒、排烟装置等组成。本灶的主要特点是:灶面设有炒菜锅台和安置锅筒的锅座,炉膛装置能方便地在灶体内移动,随时供给炒菜锅或锅筒的热源。它的另一特点是:排烟装置与锅筒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烟管设在锅筒内,这样不但增加了锅筒的受热面积,而且充分利用了烟气余热。本灶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热效率高,使用方便,是旅社、饭店、集体食堂适用的炊事、取暖设备。(*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为炊事、取暖提供热源的节煤灶。目前,全国的节煤灶式样各异,品种繁多,例如湖南省科委、湖南省能源研究会82年10月合编的《民用省柴省煤炉灶图册》中就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炉灶,还有已经批准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85200538、85201504、85201341、85200540的几种节煤灶。这些炉灶在结构、造形上为提高炉灶的热效率和上火速度等方面作了研究和设计,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炉灶。但上述所讲的煤灶都是一火一锅,蒸饭之后换锅才能炒菜。因此,它只适应家庭和小型饮食行业使用。50人以上的工厂、学校及中型的饮食行业70%以上还是靠砖、水泥垒砌的土灶。这种灶占地面积大,热效率低,使用不方便燃烧不充分,浪费能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移动炉膛的多用节煤灶。它结构新颖,造形美观,节约能源,使用方便,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炊事,取暖的需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图1是本技术节煤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如附图1、2、3、所示,本节煤灶由灶体(13)、炉膛装置、锅筒(6)、排烟装置所构成。本灶的灶体(13)外形为一长方体,四周用砖和保温材料制作。灶体的上平面设有炒菜锅台(23)和锅座(22),铁锅(12)放置在炒菜锅台上供炒菜用,锅筒(6)安装在锅座(22)上供烧开水或产生蒸汽。灶体内设有灶膛(14),和轨道(17),炉膛装置安置在轨道(17)上,如图2所示。本灶的炉膛装置由炉胆(21)、炉排(15)、滚轮(16)、风门(20)构成。在其装置上还设有一根推拉杆(19),操纵推拉杆(19),能使炉膛装置在灶膛(14)中的轨道(17)上直线移动,按照人的意志方便地供给炒菜锅或锅筒(6)的热源(煤火)。本灶的锅筒(6)是个烧开水和产生蒸汽的容器。外形为圆柱体,筒身设有进出水管座(10)、水位表座(5)、检查孔(9)。锅筒顶部设有放汽管座(1)、送汽管座(2)。锅筒内的水产生蒸汽后由放汽管座(1)、送汽管座(2)通过管道将汽体引出,用于蒸饭、取暖等需要。本灶的排烟装置由烟管(8)、烟室(7)、烟囱(3)、烟道门(4)构成。烟管(8)设置在锅筒(6)里面,并与锅筒(6)底部联通。烟室(7)一端设置在锅筒(6)内与烟管(8)联通,另一端在锅筒(6)外并与烟囱(3)联通。这样烟气由锅筒底部进入烟管(8)通过烟室(7)至烟囱(3)排出。本灶的加煤是通过锅底(22)上设置的加煤炉门(18)实现的。加煤或封火将炉膛装置移到锅筒(6)下面打开如煤炉门(18)即可加煤,关好炉门(18)和烟道门(4)即可留火。本灶的锅座(22)上还设有排污管座(11),该管座与锅筒底部联通,可随时放出锅筒(6)内进出水管座(10)以下的水,并且通过该管座(11)能按时排除锅筒(6)污垢。本技术与现有炉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是炉膛装置能方便地在灶膛内两口锅下面移动,根据炒菜或烧开水、蒸汽的需要供给煤火,提高了煤火的利用率,方便了操作人员;其二是排烟装置与锅筒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烟气余热能充分利用,降低了排烟温度提高了煤灶的热效率;其三是结构紧凑,移动方便,适应集体食堂,饮食业的需要,具有一灶多用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节煤灶,包括灶体(13)、炉膛装置、锅筒(6)、排烟装置所构成,其特征是灶体(13)的上平面设有炒菜锅台(23)和安装锅筒(6)的锅座(22),灶体内设有灶膛(14)和供炉膛装置移动的轨道(17),炉膛装置由炉胆(21)、炉排(15)、滚轮(16)、风门(20)构成,它可在灶膛(14)中的轨道(17)上直线移动,排烟装置由烟管(8)、烟室(7)、烟囱(3)、烟道门(4)构成,烟管(8)设置在锅筒(6)内并与其底部联通,烟室(7)一端设置在锅筒(6)内与烟管(8)联通,另一端在锅筒(6)外并与烟囱(3)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用节煤灶,包括灶体(13)、炉膛装置、锅筒(6)、排烟装置所构成,其特征是灶体(13)的上平面设有炒菜锅台(23)和安装锅筒(6)的锅座(22),灶体内设有灶膛(14)和供炉膛装置移动的轨道(17),炉膛装置由炉胆(21)、炉排(15)、滚轮(16)、风门(20)构成,它可在灶膛(14)中的轨道(17)上直线移动,排烟装置由烟管(8)、烟室(7)、烟囱(3)、烟道门(4)构成,烟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端甫
申请(专利权)人:李端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