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896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包括主体、连接板、下料孔、连接轴、底板、推板、第一齿轮、传动齿轮、第二齿轮、电机、齿板、过滤板、过滤网、隔板、固定板、下料口、弹簧、挡板、转轴、端面齿轮、第三齿轮和凸轮。该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转动有利于将损坏的钢丸和碎屑进行推至过滤板上,有利于通过过滤网对钢丸和碎屑进行分离,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抛丸机的工作效率;该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通过过滤板的横向和竖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丸渣的过滤效率,提高了操作效率,有利于降低过滤的时长,方便进行钢丸的持续抛丸,方便钢丸与碎屑的分离。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shot and slag for shot bl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是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属于抛丸机应用

技术介绍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刺,隔膜和铁锈,可能会影响物体部分的完整性,外观,或定义,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目的,抛丸机不同于喷丸机,在于这是用来降低零件的疲劳寿命增加不同的表面应力,增加了部件的强度或防止微动。目前市场上的抛丸机是用于工件表面进行清理,是对工件表面粘砂及氧化皮进行清除,以提高工件表面的精度的作用,但是,对于抛丸机来说,由于在进行工作时,由于损坏的钢丸和工件打磨的碎屑与钢丸不易进行分离,在进行重复抛丸时不易进行加工,降低了抛丸机的工作效率;且在进行丸渣分离时,可能因丸渣不易快速分离而导致分离效率的降低,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主体内部的连接板、分离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下料孔;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主体、连接板、连接轴、底板、推板、第一齿轮、传动齿轮、第二齿轮、电机、齿板、过滤板、过滤网和隔板,所述连接板中部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顶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侧端与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底端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板啮合连接,所述齿板与过滤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板与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顶面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体、连接板、固定板、弹簧、挡板、转轴、端面齿轮、第三齿轮和凸轮,所述主体外壁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内部与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主体外壁开设有下料口,所述连接板底端通过弹簧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部底端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与端面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面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连接轴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两端与凸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两个下料孔,远离所述下料孔一侧的主体侧壁开设有下料口,且所述下料口对应有过滤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内部分别与过滤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且所述过滤板底端接触有两个凸轮的尖端。优选的,所述底板与连接板顶面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板底端的连接轴与过滤板中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其中一侧为光滑表面,且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两个齿板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主体侧壁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挡板底端接触有过滤板的顶面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推板的转动有利于将损坏的钢丸和碎屑进行推至过滤板上,有利于通过过滤网对钢丸和碎屑进行分离,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抛丸机的工作效率;2、该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通过过滤板的横向和竖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丸渣的过滤效率,提高了操作效率,有利于降低过滤的时长,方便进行钢丸的持续抛丸,方便钢丸与碎屑的分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板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连接板,3、下料孔,4、连接轴,5、底板,6、推板,7、第一齿轮,8、传动齿轮,9、第二齿轮,10、电机,11、齿板,12、过滤板,13、过滤网,14、隔板,15、固定板,16、下料口,17、弹簧,18、挡板,19、转轴,20、端面齿轮,21、第三齿轮,22、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主体1内部的连接板2、分离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2一侧开设有下料孔3;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连接轴4、底板5、推板6、第一齿轮7、传动齿轮8、第二齿轮9、电机10、齿板11、过滤板12、过滤网13和隔板14,所述连接板2中部与连接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4顶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侧端与推板6固定连接,用于钢丸的下料,方便进行丸渣分离,且所述连接轴4底端分别与第一齿轮7以及传动齿轮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9与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8与齿板11啮合连接,用于带动过滤板12横向移动,所述齿板11与过滤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板12与过滤网13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2顶面与隔板1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固定板15、弹簧17、挡板18、转轴19、端面齿轮20、第三齿轮21和凸轮22,所述主体1外壁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5内部与过滤板12滑动连接,所述主体1外壁开设有下料口16,所述连接板2底端通过弹簧17与挡板18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内部底端与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9中部与端面齿轮20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面齿轮20与第三齿轮21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1与连接轴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9两端与凸轮22固定连接,用于过滤板12的竖向移动。所述连接板2一侧开设有两个下料孔3,远离所述下料孔3一侧的主体1侧壁开设有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主体(1)内部的连接板(2)、分离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2)一侧开设有下料孔(3);/n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连接轴(4)、底板(5)、推板(6)、第一齿轮(7)、传动齿轮(8)、第二齿轮(9)、电机(10)、齿板(11)、过滤板(12)、过滤网(13)和隔板(14),所述连接板(2)中部与连接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4)顶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侧端与推板(6)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4)底端分别与第一齿轮(7)以及传动齿轮(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9)与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8)与齿板(11)啮合连接,所述齿板(11)与过滤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板(12)与过滤网(13)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2)顶面与隔板(14)固定连接;/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固定板(15)、弹簧(17)、挡板(18)、转轴(19)、端面齿轮(20)、第三齿轮(21)和凸轮(22),所述主体(1)外壁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5)内部与过滤板(12)滑动连接,所述主体(1)外壁开设有下料口(16),所述连接板(2)底端通过弹簧(17)与挡板(18)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内部底端与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9)中部与端面齿轮(20)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面齿轮(20)与第三齿轮(21)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1)与连接轴(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9)两端与凸轮(2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主体(1)内部的连接板(2)、分离机构和移动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2)一侧开设有下料孔(3);
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连接轴(4)、底板(5)、推板(6)、第一齿轮(7)、传动齿轮(8)、第二齿轮(9)、电机(10)、齿板(11)、过滤板(12)、过滤网(13)和隔板(14),所述连接板(2)中部与连接轴(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4)顶端与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侧端与推板(6)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4)底端分别与第一齿轮(7)以及传动齿轮(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轮(9)与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8)与齿板(11)啮合连接,所述齿板(11)与过滤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板(12)与过滤网(13)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2)顶面与隔板(14)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体(1)、连接板(2)、固定板(15)、弹簧(17)、挡板(18)、转轴(19)、端面齿轮(20)、第三齿轮(21)和凸轮(22),所述主体(1)外壁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5)内部与过滤板(12)滑动连接,所述主体(1)外壁开设有下料口(16),所述连接板(2)底端通过弹簧(17)与挡板(18)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内部底端与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林陈阳春任友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新东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