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731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限位板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压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支撑柱贯穿于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于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上开设有便于凸块卡住支撑的卡口,所述缺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第二压紧螺母固定安装在第二螺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准确,安装固定和拆卸方便,同时由于模具槽的设计,便于更换底座大小相同的模具,使用方便;且可以根据底座厚度不同的模具本体进行调节,且在调节后不影响其固定的牢固性,适用性广。

A die fix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parts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一般的铸造模具容易损坏,同款模具会配备多个,这些模具的结构相同。然而现有的汽车零部件铸造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固定,普通的固定方式,每次的定位不统一,固定和拆卸不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固定方便,定位准确,且便于根据模具厚度进行调节固定的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模具固定定位准确,安装固定和拆卸方便,同时由于模具槽的设计,便于更换底座大小相同的模具,使用方便;且可以根据底座厚度不同的模具本体进行调节,且在调节后不影响其固定的牢固性,适用性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2)、第一压板(6)和第二压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上开设有便于模具本体(5)安装的模具槽(15),所述限位板(3)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和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压板(6)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18)和第二条形通孔(19),所述支撑柱(9)贯穿于第一条形通孔(18),所述第一螺杆(8)贯穿于第二条形通孔(19),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8)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7),所述支撑柱(9)的侧面上开设有便于凸块(17)卡住支撑的卡口(21),所述第一压板(6)通过凸块(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2)、第一压板(6)和第二压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上开设有便于模具本体(5)安装的模具槽(15),所述限位板(3)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和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压板(6)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18)和第二条形通孔(19),所述支撑柱(9)贯穿于第一条形通孔(18),所述第一螺杆(8)贯穿于第二条形通孔(19),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8)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7),所述支撑柱(9)的侧面上开设有便于凸块(17)卡住支撑的卡口(21),所述第一压板(6)通过凸块(17)、卡口(21)和第一压紧螺母(4)固定压紧在模具本体(5)上,所述工作台(2)的一侧设置有缺口(11),所述缺口(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2),所述第二压板(13)通过第二压紧螺母(14)固定安装在第二螺杆(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铸造用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模进黄贵夫
申请(专利权)人:宜黄县旺发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