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72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包括底座和晃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的上端安置有注塑漏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安置有主模具,且第一支撑架的上端安置有防溅机构,所述晃动机构安置于主模具的底端,且晃动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气缸,其气缸的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上连接有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模具底端的气缸和滑动杆,可以让主模具在注入铜水和原料的过程中进行晃动,防止主模具内部产生气泡,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模具残次不全,防止了残次品的产生。

A mould making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copper handi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
本技术涉及制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和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和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和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现有的铜工艺品加工用制模设备,都是注塑漏斗直接给主模具倒入铜水,无法控制倒料的量与速度,且倒料时溅出的高温铜水对工作人员产生了巨大的人身威胁,主模具在倒料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且气泡影响了模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包括底座和晃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的上端安置有注塑漏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端安置有主模具,且第一支撑架的上端安置有防溅机构,所述晃动机构安置于主模具的底端,且晃动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气缸,其气缸的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上连接有托板,所述主模具的上端一侧安置有清理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溅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支撑架,其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的顶端之间为焊接固定,且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其牵引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与注塑漏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注塑漏斗中心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槽,且滑槽与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开槽构成一体化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筒与第二支撑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筒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滑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托板之间为固定连接,其托板与主模具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模具通过气缸与滑动杆构成滑动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清理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电动推杆,其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靠近主模具中线的一端连接有刮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刮板与主模具的表面为活动连接,且刮板通过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架之间构成伸缩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电动机带动着第二支撑架上的转筒转动,转筒连接着牵引绳,可以带动着注塑漏斗在第一支撑架向下滑动,当注塑漏斗给主模具注入铜水和原料时,将注塑漏斗下的单向阀贴近主模具,一边注塑一边上升,缩短注塑溶料的下落距离,改变了以往注塑漏斗给主模具注入原料时铜水和原料溅出主模具,预防溅出的铜水和原料烫伤工作人员,防止原料溅出的同时节约了成本。2、本技术中,通过主模具底端的气缸和滑动杆,可以让主模具在注入铜水和原料的过程中进行晃动,防止主模具内部产生气泡,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模具残次不全,防止了残次品的产生。3、本技术中,通过主模具上端的刮板和电动推杆,可以将模具抖动祛泡时溢出的铜水清理干净,防止铜水在冷却凝固成型的过程中溢出的铜水会产生飞边,为工人后期的祛飞边工作节省了时间,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且刮板能清除主模具表面的灰尘,防止灰尘在抖动时嵌入模具中,使得模具干净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溅机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晃动机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清理机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第一支撑架;3、注塑漏斗;4、主模具;5、防溅机构;501、第二支撑架;502、转轴;503、转筒;504、牵引绳;505、滑杆;506、滑槽;507、电动机;6、晃动机构;601、第一连接杆;602、滑动杆;603、气缸;604、第二连接杆;605、托板;7、清理机构;701、电动推杆;702、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包括底座1和晃动机构6,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2,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注塑漏斗3,第一支撑架2的下端安置有主模具4,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防溅机构5,晃动机构6安置于主模具4的底端,且晃动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杆601,且第一连接杆6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有滑动杆602,滑动杆60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气缸603,其气缸603的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04,且第二连接杆604的上连接有托板605,主模具4的上端一侧安置有清理机构7。进一步的,防溅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第二支撑架501,其第二支撑架501与第一支撑架2的顶端之间为焊接固定,且第二支撑架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07,第二支撑架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02,且转轴5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503,转筒50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04,其牵引绳5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05,且滑杆505与注塑漏斗3之间为固定连接,滑杆505远离注塑漏斗3中心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槽506,且滑槽506与第一支撑架2之间通过开槽构成一体化连接。进一步的,转筒503与第二支撑架50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筒503通过转轴502与第二支撑架5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滑杆505,可以带动着注塑漏斗3在第一支撑架2向下滑动,可以当注塑漏斗3给主模具4注入铜水和原料时,将注塑漏斗3下的单向阀贴近主模具4,改变了以往注塑漏斗3给主模具4注入原料时铜水和原料溅出主模具4,预防溅出的铜水和原料烫伤工作人员,防止原料溅出同时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杆604与托板605之间为固定连接,其托板605与主模具4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模具4通过气缸603与滑动杆602构成滑动结构,可以让主模具4在注入铜水和原料的过程中进行晃动,防止主模具4内部产生气泡,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模具残次不全,防止了残次品的产生。进一步的清理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电动推杆701,其电动推杆701与第一支撑架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701靠近主模具4中线的一端连接有刮板702。进一步的,刮板702与主模具4的表面为活动连接,且刮板70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包括底座(1)和晃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2),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注塑漏斗(3),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下端安置有主模具(4),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防溅机构(5),所述晃动机构(6)安置于主模具(4)的底端,且晃动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杆(601),且第一连接杆(6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602),所述滑动杆(60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气缸(603),其气缸(603)的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04),且第二连接杆(604)的上连接有托板(605),所述主模具(4)的上端一侧安置有清理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包括底座(1)和晃动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2),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注塑漏斗(3),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下端安置有主模具(4),且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安置有防溅机构(5),所述晃动机构(6)安置于主模具(4)的底端,且晃动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杆(601),且第一连接杆(6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602),所述滑动杆(60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气缸(603),其气缸(603)的上端焊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04),且第二连接杆(604)的上连接有托板(605),所述主模具(4)的上端一侧安置有清理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工艺品加工的制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第二支撑架(501),其第二支撑架(501)与第一支撑架(2)的顶端之间为焊接固定,且第二支撑架(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07),所述第二支撑架(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502),且转轴(5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筒(503),所述转筒(50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04),其牵引绳(5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505),且滑杆(505)与注塑漏斗(3)之间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玲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铜天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