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哺乳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30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包括托盘、支撑架和底座,托盘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一端设有头枕,托盘位于头枕的一端设有弧形挡板,另一端设有一活动挡板,支撑架一端与托盘底部相连接,且托盘可在支撑架上水平转动,底座上设有一与底座垂直的导轨及滑块,滑块套设于导轨上,且可沿导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滑块与支撑架另一端相连接,底座上还设有一夹持腔,夹持腔远离导轨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一螺纹把手,螺纹把手穿过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有压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新生儿在哺乳时进行托起,并且可根据需求自由调节高度。其实用性好,适用性广。

Neonatal lactation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哺乳托架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护理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30分钟后,或剖腹产的产妇在麻醉药退后清醒30分钟内即可进行哺乳,即使没有乳汁也应让婴儿吸吮乳头,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剖腹产的产妇只能平躺,不能大范围的侧翻,整个人也没有多少力气,需要在护士的帮助下才能对新生儿进行哺乳。哺乳新生儿的时间一般约为30分钟,有时长达一个小时,在这30分钟内,产妇要始终抱着新生儿,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多年,对于产妇来讲哺乳过程中手臂容易产生疲劳或发麻等症状。目前市场上的新生儿哺乳托架有多种形式,但无法同时满足剖腹产产妇及在床上坐着进行哺乳喂养新生儿产妇的需要。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作出进一步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包括托盘、支撑架及底座。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头枕,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头枕的一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托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活动挡板。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托盘底部相连接,且所述托盘可在所述支撑架上水平转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底座垂直的导轨及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导轨,且可沿所述导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夹持腔,所述夹持腔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侧面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一螺纹把手,所述螺纹把手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有压紧块。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新生儿哺乳托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上设置有一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一第一连接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为铰链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轨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定位孔,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选择性地插入多个所述定位孔之一,使得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槽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铰链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二凸起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起插置于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通过一第二连接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第二通孔,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为铰链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托盘的底部垂直设置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上方设置有一限位凸起,所述连接柱的下底面设有一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中装配有一固定螺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起下表面到所述连接柱底面的距离要略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厚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挡板呈L形,位于所述放置槽下方开设有一贯穿至所述托盘另一端面的容置腔,所述活动挡板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置槽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柔性垫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轨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容置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哺乳托架,由于所述滑轨设置有一夹持腔,而所述托盘通过所述支撑架与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块连接,那么,在使用时即可通过所述夹持腔将所述滑轨固定于床头板上,当产妇坐靠于床头板上对新生儿进行哺乳时,可将新生儿放置于所述托盘上进行哺乳,可减轻产妇的负担,加快产后身体的恢复,而在所述托盘内设有放置槽,且在所述托盘的一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托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活动挡板,可对新生儿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滑落,其安全性好,而在所述放置槽内还设置有一头枕,用以抬高新生儿的头部,使其头部更加舒适,还可有效的避免在吮吸乳汁而发生窒息。另一方面,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轨上沿其轴向方向上下移动,如此,即可根据产妇的需要求来调节相应的位置,从而使其达到最佳哺乳位置,使得哺乳更加顺利,同时,所述托盘在所述支撑架上可水平转动,如此,可根据哺乳的方位来调整托盘的方向,其适用性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托盘与第一支撑杆连接侧面图。附图标号:托盘10;放置槽101;柔性垫层1011;头枕102;弧形挡板103;活动挡板104;连接柱105;限位凸起1051;固定螺钉1052;支撑架20;第一支撑杆201;第二插槽2011;第二安装孔2012;第三通孔2013;第二支撑杆202;第一插槽2021;第一安装孔2022;第二凸起2023;第二通孔2024;第二连接螺栓2025;底座30;导轨301;定位孔3011;容置槽3012;滑块302;第一通孔3021;定位螺栓3022;夹持腔303;压紧块304;第一凸起305;第一连接螺栓305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头枕,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头枕的一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托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活动挡板;/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托盘底部相连接,且所述托盘可在所述支撑架上水平转动;/n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底座垂直的导轨及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导轨,且可沿所述导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夹持腔,所述夹持腔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侧面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一螺纹把手,所述螺纹把手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有压紧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一端设置有一头枕,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头枕的一端设有一弧形挡板,所述托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活动挡板;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托盘底部相连接,且所述托盘可在所述支撑架上水平转动;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底座垂直的导轨及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导轨,且可沿所述导轨轴向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夹持腔,所述夹持腔远离所述导轨的一侧面设置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一螺纹把手,所述螺纹把手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一端连接有压紧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一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上设置有一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一第一连接螺栓贯穿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支撑架另一端为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导轨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定位孔,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选择性地插入多个所述定位孔之一,使得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哺乳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万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