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1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包括上气垫、下气垫和充放气泵;上气垫和下气垫之间设置有隔垫板,上气垫内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上气垫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充气管与充放气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气垫作为支撑气垫,可以进行充放气进行高低调节,且内部安装弹簧进行支撑作用;上气垫内部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并且通过充气支管、第一充气管与充放气泵相连接,通过电磁阀进行单独控制充放气操作;实现人体睡姿的自动变换,还可以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交替性的充气放气,防止褥疮的产生。

A serious care turn over air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
本技术属于气垫
,具体涉及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
技术介绍
重症病人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通常,由于重症病人不能自主动作,因此对重症病人的护理是很麻烦的事情。在对重症病人的护理中,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护理,常常会给重症病人带来新的伤痛。重症病人长期卧床不翻身,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病人会产生褥疮等皮肤性疾病,所以要求护理人员经常的给病人进行翻身,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且防褥疮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重症患者有时需要将头部抬高,通常采用被褥等作为物垫,不方便调整坐卧角度,普通病床容易对患者造成磕碰,不利于健康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下气垫作为支撑气垫,可以进行充放气进行高低调节,且内部安装弹簧进行支撑作用;上气垫内部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并且通过充气支管、第一充气管与充放气泵相连接,通过电磁阀进行单独控制充放气操作,实现人体睡姿的自动变换,还可以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交替性的充气放气,防止褥疮的产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包括上气垫、下气垫和充放气泵;上气垫和下气垫之间设置有隔垫板,上气垫内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上气垫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充气管与充放气泵相连接,充放气泵还通过第二充气管与下气垫相连,下气垫内部安装有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底部分别通过充气支管分别与第一充气管相连接,且充气支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泵还通过信号线连接带控制面板的控制盒,控制盒通过串口连接线与电磁阀相连,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按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上气垫和下气垫通过隔垫板相互隔开成独立的气垫体,下气垫作为支撑气垫,可以进行充放气进行高低调节,且内部安装弹簧进行支撑作用;上气垫内部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并且通过充气支管、第一充气管与充放气泵相连接,通过电磁阀进行单独控制充放气操作,左气柱垫、中气柱垫和右气柱垫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实现人体睡姿的自动变换,还可以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交替性的充气放气,防止褥疮的产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包括上气垫1、下气垫2和充放气泵10;上气垫1和下气垫2之间设置有隔垫板3,上气垫1内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7,上气垫1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充气管8与充放气泵10相连接,充放气泵10还通过第二充气管12与下气垫2相连,下气垫2内部安装有弹簧9。具体的,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底部分别通过充气支管81分别与第一充气管8相连接,且充气支管8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具体的,第一充气管8和第二充气管12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4和第二开关阀13。具体的,充放气泵10还通过信号线连接带控制面板的控制盒11,控制盒1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电磁阀相连,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按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充放气泵10通过第二充气管12对下气垫2内部进行充气操作,调整气垫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关闭第二开关阀13;然后通过控制盒11的控制面板上的控制开发对电磁阀都打开,通过充放气泵10通过第一充气管8对上气垫1内部的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同时充气使用;当需要翻身操作时,可以控制电磁阀进行单独开关来调节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各个气柱垫内部的气体充放气操作,实现调整翻身。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气垫(1)、下气垫(2)和充放气泵(10);上气垫(1)和下气垫(2)之间设置有隔垫板(3),上气垫(1)内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7),上气垫(1)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充气管(8)与充放气泵(10)相连接,充放气泵(10)还通过第二充气管(12)与下气垫(2)相连,下气垫(2)内部安装有弹簧(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气垫(1)、下气垫(2)和充放气泵(10);上气垫(1)和下气垫(2)之间设置有隔垫板(3),上气垫(1)内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左气柱垫(4)、中气柱垫(5)和右气柱垫(6)内部均匀设置有充气柱(7),上气垫(1)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充气管(8)与充放气泵(10)相连接,充放气泵(10)还通过第二充气管(12)与下气垫(2)相连,下气垫(2)内部安装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院梅孙亚萍张咏董国锐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