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212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薄膜手套的手套盒及盖在手套盒上并与手套盒转动连接的压盖;手套盒靠近压盖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以用于放置薄膜手套,且收容槽的底部设有顶升件,收容槽的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位于顶升件上方的按压件,压盖靠近手套盒的一侧设有吸附板,且吸附板跟随压盖的转动进入或者离开收容槽设有按压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收容槽中的顶升件与按压件来压住薄膜手套的一部分,接着通过吸附板来吸附薄膜手套的另一部分,从而可以将薄膜手套的开口打开,可以避免用户手动打开薄膜手套的开口,操作简单能有效缩小穿戴薄膜手套的时间。

Membrane glove wea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手套穿戴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套穿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
技术介绍
PE手套又称一次性PE手套,是塑料手套的一种,PE手套是采用聚乙烯吹膜压制而成,是一次性使用手套。PE手套具有防水,防油污,防细菌,耐酸耐碱的功能,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PE手套因具有轻薄光滑及容易静电黏连的特点,导致PE手套的开口不易打开,影响PE手套的穿戴使用。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用于打开薄膜手套的开口,以方便用户穿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薄膜手套的手套盒及盖在所述手套盒上并与所述手套盒转动连接的压盖;所述手套盒靠近所述压盖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以用于放置薄膜手套,且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顶升件,所述收容槽的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位于所述顶升件上方的按压件,所述压盖靠近所述手套盒的一侧设有吸附板,且所述吸附板跟随压盖的转动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收容槽设有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与所述薄膜手套的形状一致并包括呈手指形状的手指部及远离所述手指部的手腕部,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收容槽的手腕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件包括放置在收容槽中的顶板及连接于收容槽的底部与顶板之间的顶升弹簧,且所述顶升弹簧位于所述按压件的正下方。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件为一端翘起的弹性薄片,且所述顶升件正向上翘起的一端正对所述按压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手套盒包括与所述压盖转动连接的底座及安放在所述底座上并具有所述收容槽的盒体,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盒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一端凸起形成限位部,另一端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盒体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上,所述盒体靠近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底部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卡合的限位凸起。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所述压盖转动连接的转轴,且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若干连接于所述手套盒与所述压盖之间的扭转弹簧。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包括设置在底座上并设有所述收容槽的下盖体及盖在下盖体上并呈薄板状的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收容孔,所述按压件自收容孔的内壁上延伸形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上靠近限位槽的位置并使得所述底座倾斜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上凸起形成一对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座,所述压盖远离所述吸附板的一端设有一对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支座。本技术提供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通过收容槽中的顶升件与按压件来压住薄膜手套的一部分,接着通过吸附板来吸附薄膜手套的另一部分,从而可以将薄膜手套的开口打开,可以避免用户手动打开薄膜手套的开口,操作简单能有效缩小穿戴薄膜手套的时间。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将压盖张开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将压盖与手套盒压合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薄膜手套穿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盒体的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盒体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薄膜手套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100,用于打开薄膜手套10的开口,以方便人进行穿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薄膜手套10为一次性PE手套并包括下层101及与下层101边缘相连的并覆盖在下层101上的上层102,上层102与下层101未连接的一端边缘形成薄膜手套10的开口,且下层101位于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未被上层102覆盖的分口部10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层102的长度小于下层101的长度,使得下层101位于开口处的一端形成超出上层102的部位,从而下层101超出上层102的部位成为薄膜手套10的分口部103。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薄膜手套穿戴装置100包括用于容置薄膜手套10的手套盒20及盖在手套盒20上并与手套盒20转动连接的压盖30,其中,手套盒20靠近压盖3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置薄膜手套10的收容槽201,且收容槽201的底部设有顶升件202,收容槽201的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位于顶升件202上方的按压件203,压盖30靠近手套盒20的一侧设有吸附板301,且吸附板301跟随压盖30的转动进入或者离开收容槽201设有按压件203的一端,若干薄膜手套10层叠在顶升件202上并将分口部103压合于顶升件202与按压件203之间,且薄膜手套10均上层102朝上设置以供吸附板301吸附上层102靠近分口部103的一端,如此吸附板301便可以跟随压盖30的转动来打开薄膜手套10的开口,使得用户无需手动打开薄膜手套10的开口,可以缩短穿戴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槽201与薄膜手套10的形状一致并包括呈手指形状的手指部2011及远离手指部2011的手腕部2012,即收容槽201的手指部2011与薄膜手套10远离分口部103的一端对应,手腕部2012则与薄膜手套10设有分口部103的一端对应,如此,按压件203设置在收容槽201的手腕部2012以与顶升件202压合薄膜手套10的分口部103。可以理解的是,收容槽201与薄膜手套10的形状一致,可以方便薄膜手套10的放置,使得薄膜手套10在收容槽201中不易发生错位堆叠。进一步的,顶升件202通过弹性将薄膜手套10的分口部103压在按压件203上。具体的,实施例一,请参阅图5,顶升件202包括放置在收容槽201中的顶板2021及连接于收容槽201的底部与顶板2021之间的顶升弹簧2022,且顶升弹簧2022位于按压件203的正下方,如此顶板2021在顶升弹簧2022的作用下将薄膜手套10的分口部103压在按压件203上;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顶升件202还可以为一端向上翘起的弹性薄片,且顶升件202向上翘起的一端正对按压件203,如此顶升件202向上翘起的一端通过弹性作用将薄膜手套10的分口部103压在按压件203上。进一步的,手套盒20包括与压盖30转动连接的底座21及安放在底座21上并具有收容槽201的盒体22,亦即底座21与压盖30远离吸附板301的一端转动连接,收容槽201设置在盒体22背离底座21的一侧,且底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薄膜手套的手套盒及盖在所述手套盒上并与所述手套盒转动连接的压盖;所述手套盒靠近所述压盖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以用于放置薄膜手套,且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顶升件,所述收容槽的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位于所述顶升件上方的按压件,所述压盖靠近所述手套盒的一侧设有吸附板,且所述吸附板跟随压盖的转动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收容槽设有所述按压件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薄膜手套的手套盒及盖在所述手套盒上并与所述手套盒转动连接的压盖;所述手套盒靠近所述压盖的一侧开设有收容槽以用于放置薄膜手套,且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顶升件,所述收容槽的一端内壁上延伸形成位于所述顶升件上方的按压件,所述压盖靠近所述手套盒的一侧设有吸附板,且所述吸附板跟随压盖的转动进入或者离开所述收容槽设有所述按压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与所述薄膜手套的形状一致并包括呈手指形状的手指部及远离所述手指部的手腕部,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收容槽的手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包括放置在收容槽中的顶板及连接于收容槽的底部与顶板之间的顶升弹簧,且所述顶升弹簧位于所述按压件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为一端翘起的弹性薄片,且所述顶升件正向上翘起的一端正对所述按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手套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盒包括与所述压盖转动连接的底座及安放在所述底座上并具有所述收容槽的盒体,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宝亨谢芬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