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1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与用于放置茶具的茶板,所述茶盘本体包括泡茶区,所述泡茶区为茶板,所述茶板位于茶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茶板通过第一插销与茶盘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插销固定连接于茶板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茶板上端面中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文字块以及第二文字块,所述第一文字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所述凸起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以此达到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茶文化相结合的目的、且易于清洗以及带有一定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效果。

A tea tray with wood lettering and easy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
本技术涉及茶盘
,具体为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
技术介绍
木活字印刷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是用于排版印刷的木质反文单字。木活字是用梨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所以成为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温州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最好实物明证,随着数字化印刷的高速发展,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刻版、捡字、印刷等技艺继承者寥寥无几,濒临灭绝,亟待保护。温州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与毕升专利技术的活字印刷术一脉相承,以温州东源村为集中地,在王氏家族中传承下来。它严格遵循古法,选取上好的棠梨木刻字,刻的是老宋体、繁体字,主要用于印刷宗谱。关键功夫在于刻字有刀法,捡字有口诀,排版有格式,印刷有讲究。其中,排版(将待印活字排放到印版中的过程)是木活字印刷术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印版是盛放待印活字的容器,由木料制作而成。印版选用厚实而平整的板料作为排放活字的底座,四周用榫卯方式套上结实的边框,形成“版框”。版框四周刻上外粗内细两道突出的线条,为双边形式,印刷后可形成接续完整的版框线条,俗称“隔框”。一般,根据古籍要求,要在版框内隔出“界行”,起行格界限的作用,用一片片薄木条,俗称“隔山”,从上到下通栏分隔。隔山低于版框上缘好多,使之不会印出线条来。通过隔断,可以齐整和固定木活字,不会歪斜。这样,把整个版框的版面,一般隔成20到26列左右的长条格子,就可用以整齐排放每列20到25个木活字。大多数人只能在博物馆或非遗馆中了解和学习木活字印刷术,生活中与木活字印刷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承物件几乎没有。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带有木活字印刷术元素的生活物件,没有了解和学习木活字印刷术的机会,更不用说保护和传承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通过木活字印刷术与茶盘相结合达到传承的目的以及带有趣味性和观赏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茶盘本体与用于放置茶具的茶板,所述茶盘本体包括泡茶区,所述泡茶区为茶板,所述茶板位于茶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茶板通过第一插销与茶盘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插销固定连接于茶板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茶板上端面中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文字块以及第二文字块,所述第一文字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所述凸起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优选的,所述茶板设有用于间隔第一文字块或者第二文字块的隔板。优选的,所述凹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凸起外侧与茶板内壁相接处周向设置有导流槽。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底部卡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导流槽与第二过滤网卡接处设有第二插孔。优选的,所述茶盘本体还包括工具区,所述工具区上端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抽屉,另一侧可用于放置夹具。优选的,所述工具区可放置夹具的一侧设有文字。优选的,所述茶盘本体内壁上设有与第一插销位置对应卡接的第一插孔。优选的,所述茶盘本体底部呈倾斜式,所述茶盘本体外侧且贴近茶盘本体倾斜向下的一侧设有可与水管相连接的排水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通过所述茶板位于茶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茶板通过第二插销与茶盘本体卡接,达到茶板便于拆卸清洗的效果,所述茶盘上端面中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文字块以及第二文字块,所述第一文字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所述凸起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对第一文字块进行人为的排列组合能够将茶具放置在第一文字块上端,将茶具与水垢阻隔开,达到不易滋生细菌的效果,且饮茶者可以通过文字块的内容了解茶文化,所述凸起外侧四周与茶板内壁相接处环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底部卡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底部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销,所述导流槽与第二过滤网卡接处设有第二插孔,方便了茶水的排出以及对茶叶的过滤,滤网可拆卸且便于清洗滤网,所述工具区可放置夹具的一侧设有文字,饮茶者可通过工具区的文字了解木活字印刷术,所述茶盘本体底部呈倾斜式,所述茶盘本体外侧且贴近茶盘本体倾斜向下的一侧设有可与水管相连接的排水口,倾斜式有利于从茶板流入茶盘本体的茶水快速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板带第二过滤网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板不带第二过滤网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过滤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文字块与隔板配合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排水口与水管爆炸图。图中:1、茶盘本体;11、茶板;110、第二插销;111、第一过滤网;112、隔板;12、凸起;120、第一文字块;121、第二文字块;122、凹腔;2、导流槽;21、第二插孔;3、第二过滤网;31、第二插销;4、工具区;41、抽屉;5、排水口;6、水管;61、防水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1与用于放置茶具的茶板11,所述茶盘本体1包括泡茶区,所述泡茶区为茶板11,所述茶板11位于茶盘本体1的上端面,所述茶板11通过第一插销110与茶盘本体1卡接,所述第一插销110固定连接于茶板11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茶板11上端面中部为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倾斜向下有利于茶具里溢出或者多余茶水流入到导流槽2内排出,所述凸起12上设有第一文字块120以及第二文字块121,所述凸起12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122,所述第一文字块120能够填满凸起12上所有的凹腔122,且第一文字块120与第二文字块121均为一套完整的能够独立的将凹腔122填满的文字组合,文字的排列顺序可根据喜好变化,所述第一文字块120与第二文字块121的文字内容相同且为任意文字内容,由于第一文字块120与第二文字块121的文字内容相同且第一文字块120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121,因此饮茶者可以对其进行任意的组合,使茶杯、茶壶等茶具可以放置于第一文字块120处,泡茶时,文字块与文字块之间的缝隙可以让溢出的茶水流入,同时阻隔茶叶和其它杂质的下漏,保证茶具不会与沏茶时留下的水垢吸附,不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延长茶盘使用寿命也提高了茶盘趣味性、观赏性及文化内涵,满足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追求,第二文字块121的高度高于茶板11的高度,以便想要更换第一文字块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与用于放置茶具的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本体包括泡茶区,所述泡茶区为茶板,所述茶板位于茶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茶板通过第一插销与茶盘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插销固定连接于茶板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茶板上端面中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文字块以及第二文字块,所述第一文字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所述凸起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与用于放置茶具的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本体包括泡茶区,所述泡茶区为茶板,所述茶板位于茶盘本体的上端面,所述茶板通过第一插销与茶盘本体卡接,所述第一插销固定连接于茶板底部且均匀分布,所述茶板上端面中部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棱处为斜向下式环状,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一文字块以及第二文字块,所述第一文字块的高度高于第二文字块,所述凸起上设有若干用于文字块插入的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板设有用于间隔第一文字块或者第二文字块的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木活字及易于清洗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外侧与茶板内壁相接处周向设置有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雷卢传润吴同喜杨晓珍孟祥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