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7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包括茶叶倒口,废茶叶存放桶,茶水桶,溢水桶,盆栽桶和过滤净化桶;所述茶盘体的底侧还设有卡圈并插装在茶水桶的顶部,所述茶叶倒口的底侧端还连接有外螺纹筒,且废茶叶存放桶的底部设有细小漏水孔并通过其内侧上端的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筒上,所述茶水桶的内侧一端还连接有溢水桶,且溢水桶的底侧端连接有出水管。利用茶叶倒口底部连接的废茶叶存放桶对茶叶水进行过滤,使茶水流入至茶水桶、茶叶留置在废茶叶存放桶中,茶水通过过滤净化桶的过滤后流入到盆栽桶中对盆栽桶的绿植实现浇灌功能,在茶水桶中茶水高于过滤净化桶进水口底部1cm时,茶水可流入到溢水桶中,并通过出水管流出。

An ecological green tea plate structure with filtering and purifying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
本技术属于茶艺、茶盘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
技术介绍
茶盘又称茶船就是放置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目前,茶盘的结构与功能多比较单一,只能对外洒的茶水通过一橡胶管引流到废水桶中或将茶叶与茶水一起倾倒至废水桶中,茶叶水多造成了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以解决茶盘的结构比较单一,外洒的茶水通过一橡胶管引流到废水桶中或茶叶与茶水一起倾倒至废水桶中,茶叶水多造成了浪费,需要一种能够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的问题。本技术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包括茶盘体,外挡,卡圈,茶叶倒口,台阶卡槽,外螺纹筒,扣盖,提手,废茶叶存放桶,茶水桶,弧形缺口,撑板,溢水桶,出水管,盆栽桶,弧形隔板和过滤净化桶;所述茶盘体的顶侧外周侧设有外挡,且茶盘体的底侧还设有卡圈并插装在茶水桶的顶部,所述茶盘体上还设有条形漏孔,一端并设有茶叶倒口,且茶叶倒口的内侧上端设有台阶卡槽,所述扣盖卡装在台阶卡槽内并在中间连接有提手,所述茶叶倒口的底侧端还连接有外螺纹筒,且废茶叶存放桶的底部设有细小漏水孔并通过其内侧上端的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筒上,所述茶水桶的外侧一端设有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的底侧端连接有撑板,所述茶水桶的内侧一端还连接有溢水桶,且溢水桶的底侧端连接有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茶盘体的外侧一端也设有与弧形缺口相同的缺口,且茶盘体插装在茶水桶顶部时,盆栽桶高于茶盘体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盆栽桶卡装在弧形缺口内并设在撑板上,且过滤净化桶插装在茶水桶与盆栽桶的方形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溢水桶的顶端高度高于过滤净化桶进水口底部1cm。进一步的,所述盆栽桶还可为另一结构,中间设有一弧形隔板并分隔成盆栽腔与储物腔。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茶叶倒口与废茶叶存放桶的结构,因此在利用茶盘体放置茶碗的同时还能将茶叶倒入至茶叶倒口中,并利用茶叶倒口底部连接的废茶叶存放桶对茶叶水进行过滤,使茶水流入至茶水桶、茶叶留置在废茶叶存放桶中,还可将扣盖盖在茶叶倒口上端,对茶叶倒口实现密封扣盖。由于过滤净化桶的结构,因此能够使茶水桶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净化桶的过滤后流入到盆栽桶中对盆栽桶的绿植实现浇灌功能。由于溢水桶的结构,在茶水桶中茶水高于过滤净化桶进水口底部1cm时,茶水可流入到溢水桶中,并通过出水管流出,避免过多的茶水通过过滤净化桶进入到盆栽桶中,影响盆栽内的绿植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扣盖向上提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茶盘体从茶水桶上向上提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茶盘体上废茶叶存放桶向下拧下后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茶水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插装另一结构的盆栽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茶盘体;101、外挡;102、卡圈;2、茶叶倒口;201、台阶卡槽;202、外螺纹筒;3、扣盖;301、提手;4、废茶叶存放桶;5、茶水桶;501、弧形缺口;502、撑板;503、溢水桶;504、出水管;6、盆栽桶;601、弧形隔板;7、过滤净化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包括茶盘体1,外挡101,卡圈102,茶叶倒口2,台阶卡槽201,外螺纹筒202,扣盖3,提手301,废茶叶存放桶4,茶水桶5,弧形缺口501,撑板502,溢水桶503,出水管504,盆栽桶6,弧形隔板601和过滤净化桶7;所述茶盘体1的顶侧外周侧设有外挡101,且茶盘体1的底侧还设有卡圈102并插装在茶水桶5的顶部,所述茶盘体1上还设有条形漏孔,一端并设有茶叶倒口2,且茶叶倒口2的内侧上端设有台阶卡槽201,所述扣盖3卡装在台阶卡槽201内并在中间连接有提手301,所述茶叶倒口2的底侧端还连接有外螺纹筒202,且废茶叶存放桶4的底部设有细小漏水孔并通过其内侧上端的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筒202上,所述茶水桶5的外侧一端设有弧形缺口501,且弧形缺口501的底侧端连接有撑板502,所述茶水桶5的内侧一端还连接有溢水桶503,且溢水桶503的底侧端连接有出水管504。其中,所述茶盘体1的外侧一端也设有与弧形缺口501相同的缺口,且茶盘体1插装在茶水桶5顶部时,盆栽桶6高于茶盘体1的上端,在将盆栽桶6卡装在茶水桶茶盘体1的弧形缺口501时,也能够将茶盘体1能够通过卡圈102插装在茶水桶5的顶部。其中,所述盆栽桶6卡装在弧形缺口501内并设在撑板502上,且过滤净化桶7插装在茶水桶5与盆栽桶6的方形通孔内,在将盆栽桶6卡装在茶水桶茶盘体1的弧形缺口501后,利用过滤净化桶7插装在茶水桶5与盆栽桶6的方形通孔内,可使茶水桶5中的茶水通过过滤净化桶7的过滤后流入到盆栽桶6中对盆栽桶6的绿植实现浇灌功能。其中,所述溢水桶503的顶端高度高于过滤净化桶7进水口底部1cm,在茶水桶5中茶水高于过滤净化桶7进水口底部1cm时,茶水可流入到溢水桶503中,并通过出水管504流出,避免过多的茶水通过过滤净化桶7进入到盆栽桶6中,影响盆栽内的绿植生长。其中,所述盆栽桶6还可为另一结构,如图6所示,中间设有一弧形隔板601并分隔成盆栽腔与储物腔,便于利用储物腔进行存储物品。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茶盘体(1),外挡(101),卡圈(102),茶叶倒口(2),台阶卡槽(201),外螺纹筒(202),扣盖(3),提手(301),废茶叶存放桶(4),茶水桶(5),弧形缺口(501),撑板(502),溢水桶(503),出水管(504),盆栽桶(6),弧形隔板(601)和过滤净化桶(7);所述茶盘体(1)的顶侧外周侧设有外挡(101),且茶盘体(1)的底侧还设有卡圈(102)并插装在茶水桶(5)的顶部,所述茶盘体(1)上还设有条形漏孔,一端并设有茶叶倒口(2),且茶叶倒口(2)的内侧上端设有台阶卡槽(201),所述扣盖(3)卡装在台阶卡槽(201)内并在中间连接有提手(301),所述茶叶倒口(2)的底侧端还连接有外螺纹筒(202),且废茶叶存放桶(4)的底部设有细小漏水孔并通过其内侧上端的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筒(202)上,所述茶水桶(5)的外侧一端设有弧形缺口(501),且弧形缺口(501)的底侧端连接有撑板(502),所述茶水桶(5)的内侧一端还连接有溢水桶(503),且溢水桶(503)的底侧端连接有出水管(5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过滤净化功能的生态绿色茶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茶盘体(1),外挡(101),卡圈(102),茶叶倒口(2),台阶卡槽(201),外螺纹筒(202),扣盖(3),提手(301),废茶叶存放桶(4),茶水桶(5),弧形缺口(501),撑板(502),溢水桶(503),出水管(504),盆栽桶(6),弧形隔板(601)和过滤净化桶(7);所述茶盘体(1)的顶侧外周侧设有外挡(101),且茶盘体(1)的底侧还设有卡圈(102)并插装在茶水桶(5)的顶部,所述茶盘体(1)上还设有条形漏孔,一端并设有茶叶倒口(2),且茶叶倒口(2)的内侧上端设有台阶卡槽(201),所述扣盖(3)卡装在台阶卡槽(201)内并在中间连接有提手(301),所述茶叶倒口(2)的底侧端还连接有外螺纹筒(202),且废茶叶存放桶(4)的底部设有细小漏水孔并通过其内侧上端的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筒(202)上,所述茶水桶(5)的外侧一端设有弧形缺口(501),且弧形缺口(501)的底侧端连接有撑板(5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炜悦金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