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宾专利>正文

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902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包括边框、底盘和吸水布,所述边框下侧成型有所述底盘,所述底盘上侧设置有所述吸水布。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一号卡槽、二号卡槽、分隔板、隔水层和橡胶垫,使得育苗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育苗需求进行盘式育秧或者框条式育秧,提高育苗盘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的黄麻无纺布,使得水稻苗根系不容易结盘成块,避免在插秧时损坏相邻秧苗之间的根系,降低水稻苗的死亡率。

Rice seed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种植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苗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种植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水稻在进行种植之前,需要进行育苗,将水稻苗培养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进行水稻插秧,提高水稻的成活率,因此需要使用到育苗装置。现有的育苗装置只能单一地进行盘式育秧或者框条式育秧,使得育苗盘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育苗盘在育秧时,水稻苗根系结盘成块,在进行插秧时容易将相邻秧苗之间的根系造成损坏,进而增加水稻苗的死亡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水稻种植育苗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育苗装置只能单一地进行盘式育秧或者框条式育秧,使得育苗盘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育苗盘在育秧时,水稻苗根系结盘成块,在进行插秧时容易将相邻秧苗之间的根系造成损坏,进而增加水稻苗的死亡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包括边框、底盘和吸水布,所述边框下侧成型有所述底盘,所述底盘上侧设置有所述吸水布,所述底盘内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吸水布上侧设置有黄麻无纺布,所述黄麻无纺布与所述吸水布搭接,所述边框一侧成型有一号卡槽,所述边框远离所述一号卡槽一侧成型有二号卡槽,所述一号卡槽与所述二号卡槽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二号卡槽插接,所述分隔板外侧设置有隔水层,所述分隔板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分隔板胶接,所述底盘下侧四角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有一号把手槽,所述底盘远离所述一号把手槽一侧设置有二号把手槽。进一步的,所述边框与所述支撑脚胶接,所述支撑脚有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边框可以使得所述盘底上聚集培养液,所述支撑脚可以支撑所述盘底。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与所述边框通过所述一号卡槽以及所述二号卡槽连接,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一号卡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可以将所述边框内的空间分割成框条空间。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与所述分隔板胶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水层可以使得所述分隔板的隔水性提高。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布与所述底盘胶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水布可以吸附培养液。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把手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二号把手槽的形状为矩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一号把手槽和所述二号把手槽可以将装置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的形状为圆台,所述一号卡槽有二十个,所述二号卡槽有二十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一号卡槽和所述二号卡槽可以将所述分隔板进行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育苗装置只能单一地进行盘式育秧或者框条式育秧,使得育苗盘利用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一号卡槽、二号卡槽、分隔板、隔水层和橡胶垫,使得育苗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育苗需求进行盘式育秧或者框条式育秧,提高育苗盘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2、为解决现有的育苗盘在育秧时,水稻苗根系结盘成块,在进行插秧时容易将相邻秧苗之间的根系造成损坏,进而增加水稻苗的死亡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黄麻无纺布,使得水稻苗根系不容易结盘成块,避免在插秧时损坏相邻秧苗之间的根系,降低水稻苗的死亡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水稻种植育苗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水稻种植育苗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水稻种植育苗装置中分隔板的主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水稻种植育苗装置中盘底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边框;2、分隔板;3、一号卡槽;4、二号卡槽;5、黄麻无纺布;6、盘底;7、透水孔;8、吸水布;9、橡胶垫;10、隔水层;11、支撑脚;12、一号把手槽;13、二号把手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盘底6和吸水布8,边框1下侧成型有盘底6,盘底6上侧设置有吸水布8,盘底6内设置有透水孔7,吸水布8上侧设置有黄麻无纺布5,黄麻无纺布5与吸水布8搭接,边框1一侧成型有一号卡槽3,边框1远离一号卡槽3一侧成型有二号卡槽4,一号卡槽3与二号卡槽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分隔板2与二号卡槽4插接,分隔板2外侧设置有隔水层10,分隔板2下端设置有橡胶垫9,橡胶垫9与分隔板2胶接,盘底6下侧四角设置有支撑脚11,支撑脚11之间设置有一号把手槽12,盘底6远离一号把手槽12一侧设置有二号把手槽13。如图1-图4所示,边框1与支撑脚11胶接,支撑脚11有四个,边框1可以使得盘底6上聚集培养液,支撑脚11可以支撑盘底6。如图1-图3所示,分隔板2与边框1通过一号卡槽3以及二号卡槽4连接,分隔板2与一号卡槽3插接,分隔板2可以将边框1内的空间分割成框条空间。如图1和图3所示,隔水层10与分隔板2胶接,隔水层10可以使得分隔板2的隔水性提高。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吸水布8与盘底6胶接,吸水布8可以吸附培养液。如图1-图2所示,一号把手槽12的形状为矩形,二号把手槽13的形状为矩形,通过一号把手槽12和二号把手槽13可以将装置进行移动。如图1-图3所示,支撑脚11的形状为圆台,一号卡槽3有二十个,二号卡槽4有二十个,通过一号卡槽3和二号卡槽4可以将分隔板2进行固定。本技术提到的水稻种植育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根据需要培养的水稻苗的种类不同,选择是否使用分隔板2,当需要框条式育苗时,将分隔板2通过一号卡槽3和二号卡槽4进行固定,使得边框1内的空间被分隔成框条空间,进而可以进行框条式育苗,当需要进行盘式育苗时,将分隔板2取出,在边框1内侧的空间进行水稻育苗,使得育苗装置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避免资源浪费,黄麻无纺布5的设置,使得水稻秧苗的根系避免结盘成块,进而避免秧苗在移栽时损坏相邻秧苗的根系,降低秧苗的死亡率,吸水布8可以吸附培养液,使得秧苗有充足的营养,通过一号把手槽12和二号把手槽13可以将装置进行移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盘底(6)和吸水布(8),所述边框(1)下侧成型有所述盘底(6),所述盘底(6)上侧设置有所述吸水布(8),所述盘底(6)内设置有透水孔(7),所述吸水布(8)上侧设置有黄麻无纺布(5),所述黄麻无纺布(5)与所述吸水布(8)搭接,所述边框(1)一侧成型有一号卡槽(3),所述边框(1)远离所述一号卡槽(3)一侧成型有二号卡槽(4),所述一号卡槽(3)与所述二号卡槽(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与所述二号卡槽(4)插接,所述分隔板(2)外侧设置有隔水层(10),所述分隔板(2)下端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与所述分隔板(2)胶接,所述盘底(6)下侧四角设置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脚(11)之间设置有一号把手槽(12),所述盘底(6)远离所述一号把手槽(12)一侧设置有二号把手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种植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盘底(6)和吸水布(8),所述边框(1)下侧成型有所述盘底(6),所述盘底(6)上侧设置有所述吸水布(8),所述盘底(6)内设置有透水孔(7),所述吸水布(8)上侧设置有黄麻无纺布(5),所述黄麻无纺布(5)与所述吸水布(8)搭接,所述边框(1)一侧成型有一号卡槽(3),所述边框(1)远离所述一号卡槽(3)一侧成型有二号卡槽(4),所述一号卡槽(3)与所述二号卡槽(4)之间设置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与所述二号卡槽(4)插接,所述分隔板(2)外侧设置有隔水层(10),所述分隔板(2)下端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与所述分隔板(2)胶接,所述盘底(6)下侧四角设置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脚(11)之间设置有一号把手槽(12),所述盘底(6)远离所述一号把手槽(12)一侧设置有二号把手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育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宾
申请(专利权)人:陈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