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影视图像处理
,具体为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全息学基本机理是利用光波干涉法同时记录物光波的振幅与相位。由于全息再现象光波保留了原有物光波的全部振幅与相位的信息,故再现象与原物有着完全相同的三维特性。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感,是由于人类的双眼是横向观察物体的,且观察角度略有差异,图像经视并排,两眼之间有6厘米左右的间隔,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及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三维立体感。现有的内窥镜3D影像设备能够将拍摄的画面转化成立体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能够感知到画面中不同物体的空间距离感,给人一种“真实”的观影体验。现在这种技术也开始向医疗方向发展,尤其是医疗内窥观察方向,能够大大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变组织观察或手术的效率,但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常规的3D画面呈现方式无法满足医务人员复杂的工作需要,例如,对于空间距离极近的组织,观察时无法准确区分两者的距离关系,而增加医务人员的观察难度;对于结构特殊的待观察组织,待观察对象往往被画面处理后位于3D画面的后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图像获取/n通过对当前画面进行拍摄,得到该画面在同一时刻的两张图像T1和T2。/nS2、图像处理/n基于人眼视觉原理,对图像进行映射变换,具体为,以图像的单边为轴进行左右翻转,定义翻转角θ。/nS3-1、图像距离调节/n将图像T1和T2经θ翻转得到默认图像T1L和T2R,分别传输到左眼和右眼对应的3D眼睛镜头中,改变3D画面中物体的距离感,即增强画面立体感时,调高θ值;减弱画面立体感时,降低θ值。/nS3-2、图像凹凸感调节/n将图像T1和T2经θ翻转得到默认图像T1L和T2R,现改变图像的传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图像获取
通过对当前画面进行拍摄,得到该画面在同一时刻的两张图像T1和T2。
S2、图像处理
基于人眼视觉原理,对图像进行映射变换,具体为,以图像的单边为轴进行左右翻转,定义翻转角θ。
S3-1、图像距离调节
将图像T1和T2经θ翻转得到默认图像T1L和T2R,分别传输到左眼和右眼对应的3D眼睛镜头中,改变3D画面中物体的距离感,即增强画面立体感时,调高θ值;减弱画面立体感时,降低θ值。
S3-2、图像凹凸感调节
将图像T1和T2经θ翻转得到默认图像T1L和T2R,现改变图像的传输路径,将T1L传输至右眼位置,T2R传输至左眼位置,实现图像远近关系的替换。
S4、图像显示
经上述步骤S3-1或S3-2对画面进行处理变换后,即可在人脑中成像图具有3D立体效果的画面,将多张画面连续呈现,即可形成动态的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方式包括单镜头多次拍摄和双镜头单次拍摄,且拍摄时间极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3D图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和T2两张图像完全相同,且分别对应左右眼看到的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3D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民华,陈东,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