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868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嵌设于安装基体内,安装基体上开设有供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穿过的安装槽,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设于壳体组件内部的控制组件,壳体组件包括限位套环、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限位套环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部;第一盖板盖设于限位套环的顶部,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于限位套环的底部,限位弹片弹性卡接于限位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将整个设备嵌入至安装基体的内部,壳体组件可以在安装槽内拆卸安装,不会影响原有的外观且安装拆卸方便。采用限位弹片和限位槽相配合的方式,单手既可以实现拆卸操作,便于组装和拆卸更换。

Embedded intelligent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的
,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语音人机交互技术,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和安防保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现有市面上的智能控制装置都是做成音箱式或台式的,将其直接放在智能家居设备的桌面上或其它台面上,但是其在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台面导致台面凌乱;或者采用螺钉固定等方式将其固定于台面上或其他位置,其不仅破坏了原有智能家居设备的台面的外观,且安装、调试和维修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控制装置占用台面空间或需要破坏台面拆装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嵌设于安装基体内,所述安装基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穿过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控制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限位套环、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限位套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盖板盖设于所述限位套环的顶部,且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限位套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环的底部,所述第二盖板的外侧壁固定有若干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弹性卡接于所述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环的外侧壁凸设有止转条,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止转条的止转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片包括第一连接片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片弹性折弯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还凸设有可与所述限位槽抵接的卡接凸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缘环设有阶梯槽,所述第一盖板的外缘凸设有限位外缘,所述限位外缘卡合于所述阶梯槽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叠设的主控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环内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围合为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围合为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板和设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隔板上凸设有若干第一支撑台,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上;所述支撑板上凸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主控板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主控板的外缘均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盖板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对应位置凸设凸缘槽。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按键,且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按键组穿过的若干通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将整个设备嵌入至安装基体的内部,再将安装基体安装在台面上或安装基体即为台面,壳体组件可以在安装槽内拆卸安装,从而对控制组件进行维修、更换和控制,其采用嵌入式的方式,不会影响原有的外观且安装拆卸方便。限位套环直接固定于安装槽的内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可以和限位套环可拆卸连接,仅需要拆除对应的盖板既可以完成对限位套环两侧的控制组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操作方便,且采用限位弹片和限位槽相配合的方式,将限位弹片压合于限位槽内既可以实现第二盖板的固定连接,单手既可以实现拆卸操作,便于组装和拆卸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安装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第一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基体;2、壳体组件;3、控制组件;4、无线充电装置;5、喇叭装置;11、安装槽;111、限位槽;112、止转槽;113、阶梯槽;21、限位套环;22、第一盖板;23、第二盖板;24、限位弹片;25、第一安装腔;26、第二安装腔;211、止转条;212、隔板;2121、第一支撑台;221、限位外缘;222、第一凸缘;223、第二凸缘;224、通孔;2221、凸缘槽;241、第一连接片;242、第二连接片;243、卡接凸部;31、主控模块;32、红外发射模块;33、电源模块;311、主控板;312、支撑板;3121、第二支撑台;3122、定位凹槽;3123、按键;321、红外发射线路板;322、红外发射管;323、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嵌设于安装基体1内,所述安装基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嵌设于安装基体(1)内,所述安装基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穿过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11),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2)和设于所述壳体组件(2)内部的控制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n限位套环(21),所述限位套环(2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部;/n第一盖板(22),所述第一盖板(22)盖设于所述限位套环(21)的顶部,且所述第一盖板(22)与所述限位套环(21)可拆卸连接;以及/n第二盖板(23),所述第二盖板(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环(21)的底部,所述第二盖板(23)的外侧壁固定有若干限位弹片(24),所述限位弹片(24)弹性卡接于所述限位槽(1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嵌设于安装基体(1)内,所述安装基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穿过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11),所述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组件(2)和设于所述壳体组件(2)内部的控制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
限位套环(21),所述限位套环(2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部;
第一盖板(22),所述第一盖板(22)盖设于所述限位套环(21)的顶部,且所述第一盖板(22)与所述限位套环(21)可拆卸连接;以及
第二盖板(23),所述第二盖板(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环(21)的底部,所述第二盖板(23)的外侧壁固定有若干限位弹片(24),所述限位弹片(24)弹性卡接于所述限位槽(11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环(21)的外侧壁凸设有止转条(211),所述安装槽(1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止转条(211)的止转槽(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片(24)包括第一连接片(241)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片(241)弹性折弯的第二连接片(242),所述第一连接片(241)和所述第二盖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242)延伸至所述限位槽(11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242)上还凸设有可与所述限位槽(111)抵接的卡接凸部(24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的内缘环设有阶梯槽(113),所述第一盖板(22)的外缘凸设有限位外缘(221),所述限位外缘(221)卡合于所述阶梯槽(113)上。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乐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