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30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形成为周向具有一缺口的开环状;多个红外发射结构,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周向间隔布置且呈放射状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端面上。此结构的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通过将线路板设置成环形结构,并将多个红外发射结构周向间隔布置在线路板上,使得线路板上360°范围内均设有红外发射结构发射红外信号,有效扩展了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角度和控制范围;同时将多个红外发射结构设置成放射状,更进一步地扩展了红外发射结构的发射角度和控制范围,进而为红外发射结构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设备和更大范围的设备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语音家居控制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语音人机交互技术,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安防保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控制终端控制各种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主要依靠的是红外遥控装置,红外遥控装置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机盒等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要求;但是现有的红外遥控装置的红外发射二极管由于结构设置的原因往往辐射范围不够广,对于那些家庭面积比较大,分布范围比较广的家居设备而言,往往处于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辐射范围之内外,造成设备中的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信号,需要将控制终端靠近才能进行遥控,而对固定安装在家庭固定位置的智能遥控设备而言,造成控制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形成为周向具有一缺口的开环状;多个红外发射结构,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周向间隔布置且呈放射状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端面上。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红外发射结构包括红外发射管,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信号;安装基座,固定在所述线路板的一端上,其内具有供所述红外发射管固定安装的安装腔。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安装基座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线路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面远离所述线路板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发射管;所述第一端面包括靠近所述线路板的圆心设置的平面和远离所述线路板的圆心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由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二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安装在所述斜面上,所述安装腔由所述斜面贯通所述安装基座。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安装基座的截面呈梯形状。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红外发射结构包括六个,六个所述红外发射结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线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结构朝向所述顶盖设置。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顶盖面向所述线路板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布置的朝向所述线路板凸出的连接凸柱,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凸柱一一对应的连接孔。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顶盖面向所述线路板的端面上还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朝向所述线路板凸出的定位柱,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可选的,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包括线路板,形成为周向具有一缺口的开环状;多个红外发射结构,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周向间隔布置且呈放射状的倾斜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端面上。此结构的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通过将线路板设置成环形结构,并将多个红外发射结构周向间隔布置在线路板上,使得线路板上360°范围内均设有红外发射结构发射红外信号,有效扩展了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角度和控制范围;同时将多个红外发射结构设置成放射状,更进一步地扩展了红外发射结构的发射角度和控制范围,进而为红外发射结构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设备和更大范围的设备提供了保证。2.本技术的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所述安装基座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线路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面远离所述线路板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发射管;所述第一端面包括靠近所述线路板的圆心设置的平面和远离所述线路板的圆心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由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二端面倾斜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安装在所述斜面上,所述安装腔由所述斜面贯通所述安装基座。通过在第一端面设置一由斜面朝向第二端面倾斜的斜面,将红外发射管固定安装在斜面上,使得线路板上的红外发射管均向外扩散形成放射状,有效的扩展了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角度和范围。3.本技术的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还包括顶盖,顶盖和线路板固定连接,红外发射结构朝向顶盖设置,顶盖采用可透射红外信号的材质制成,可以有效保护红外发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不含顶盖);图2为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不含顶盖);图3为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红外发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顶盖);图4为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含顶盖);图5为本技术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含顶盖);图6为本技术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线路板;20-红外发射结构;21-红外发射管;22-安装基座;221-第一端面;2211-平面;2212-斜面;222-第二端面;30-缺口;40-连接孔;50-定位孔;60-顶盖;70-连接凸柱;80-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线路板10、多个红外发射结构20和顶盖,线路板10形成为周向上具有一缺口30的开环状结构,多个红外发射结构20周向间隔布置在线路板10上且分别与线路板10电连接,具体的,多个红外发射结构20呈放射状的设置在线路板10上端面;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路板(10),形成为周向具有一缺口(30)的开环状;/n多个红外发射结构(20),与所述线路板(10)电连接,周向间隔布置且呈放射状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的一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10),形成为周向具有一缺口(30)的开环状;
多个红外发射结构(20),与所述线路板(10)电连接,周向间隔布置且呈放射状的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的一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结构(20)包括
红外发射管(21),与所述线路板(10)电连接,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信号;
安装基座(22),固定在所述线路板(10)的一端面上,其内具有供所述红外发射管(21)固定安装的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2)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221)和第二端面(222),所述第二端面(222)与所述线路板(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面(221)远离所述线路板(10)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发射管(21);
所述第一端面(221)包括靠近所述线路板(10)的圆心设置的平面(2211)和远离所述线路板(10)的圆心设置的斜面(2212),所述斜面(2212)由所述第一端面(221)朝向所述第二端面(222)倾斜设置,所述红外发射管(21)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面(2212)上,所述安装腔由所述斜面(2212)贯通所述安装基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2)的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乐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