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带材品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3104罐体料在带材成品工序需进行表面涂油处理,当涂油量偏高或预涂油不合格时,成品罐清洗后存在表面残油未洗净,导致成品易拉罐在巴氏杀菌后出现罐底发黑缺陷,目前罐底发黑只能在清洗后白罐或成品易拉罐中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1)取清洗后白罐或成品易拉罐置入80℃恒温水箱中;2)放置30分钟后取出冷却,观察易拉罐底部是否发黑。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为:1)铝材厂无法直接判断成品罐罐底发黑程度,导致下游用户反馈发黑缺陷时,大量铝材需进行返工处理;2)制罐厂检测结果出来后,已有大量成品罐产出,一旦不合格将导致大量材料浪费,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本收集:随机收集一定量涂油后的铝材厂的罐体料,处理成长为150mm,宽为50mm的样本;S2、样本处理:将样本延长度方向放入水中,且水位高度小于样本的长度,然后置于80~85℃条件下进行恒温放置30~35min,取出冷却,观察并拍照记录样本的发黑情况;S3、参考图收集:将随机收集一定量S1中罐体料在制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样本收集:随机收集一定量涂油后的铝材厂的罐体料,处理成长为150mm,宽为50mm的样本;/nS2、样本处理:将样本延长度方向放入水中,且水位高度小于样本的长度,然后置于80~85℃条件下进行恒温放置30~35min,取出冷却,观察并拍照记录样本的发黑情况;/nS3、参考图收集:将随机收集一定量S1中罐体料在制罐厂生产的成品罐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巴氏杀菌,结束后,观察并拍照记录成品罐的发黑情况;/nS4、建立图片对照模型:将S2中样本记录的发黑情况与S3中成品罐记录的发黑情况进行对比,建立铝材厂的罐体料发黑与制罐厂的成品罐发黑的图片对照模型;/nS5、未知样品预测:对铝材厂新生产的罐体料进行取样,置于80~85℃条件下进行恒温放置30~35min,取出冷却,然后与S4中建立的图片对照模型进行对比,即可快速判断铝材料新生产的罐体料是否合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巴氏杀菌后3104罐体料发黑的快速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样本收集:随机收集一定量涂油后的铝材厂的罐体料,处理成长为150mm,宽为50mm的样本;
S2、样本处理:将样本延长度方向放入水中,且水位高度小于样本的长度,然后置于80~85℃条件下进行恒温放置30~35min,取出冷却,观察并拍照记录样本的发黑情况;
S3、参考图收集:将随机收集一定量S1中罐体料在制罐厂生产的成品罐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巴氏杀菌,结束后,观察并拍照记录成品罐的发黑情况;
S4、建立图片对照模型:将S2中样本记录的发黑情况与S3中成品罐记录的发黑情况进行对比,建立铝材厂的罐体料发黑与制罐厂的成品罐发黑的图片对照模型;
S5、未知样品预测:对铝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西咏,龚平,杨鹏彦,喻彬,陆明,李翼,向东,冉高明,丁祖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西南铝冷连轧板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