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15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及其生产工艺,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入料;步骤2、预处理:砂条进入磨机进行研磨后导入搅拌浆池内进行搅拌;步骤3、搅拌;在步骤1~3进行同时,同步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其步骤为:将钢筋插入浇注模框中构成钢筋骨架;步骤4、浇注:将步骤3中充分搅拌好的浆料导入组装完毕的浇注模框内;步骤5、发泡静养;步骤6、初步切割:浇注模框内的切割丝起吊实现对发泡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纵向立式切割;步骤7、蒸压;步骤8、成品切割。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及其生产工艺,节能效果好且产能高。

Production line and technology of aerated concrete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加气混凝土墙板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加气混凝土墙板(即蒸压轻质混凝土墙板AutoclavedLightweightConcrete,简称ALC),其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优良、抗渗防水、防火阻燃、隔音降噪、施工便捷等优点,因此成为现如今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用建材。ALC墙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制得浆料,浆料经搅拌机搅拌后,再置入钢筋网片,随后进入保温室静养发泡后,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内含经过处理的钢筋网片起到骨架作用)。在这其中,常规的保温发泡养护方式为:将浆料导入浇注模框中(常规模框长度仅能达到6米左右,产能不足且良品率低),然后将浇注模框送入专用的养护室进行保温静养发泡,等待模框内的浆料发泡完成后,再将半成品吊入垂直切割机翻转90°后进行水平切割,最后进行蒸压(水平切割后的半成品堆叠后进入蒸压釜内作业,相邻半成品之间由于重力作用将发生黏连,从而影响成品率),整个过程耗能较高且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产量高、成品率提高20%的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及其生产工艺,且通过预设与浇注模框内的钢筋骨架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配置网片机进行作业,降低成本,减少工序),预埋的纵向立式切割丝保证了垂直方向进行切割,从而使得半成品墙板为左右相邻设置,杜绝了黏连发生的可能性,极大的提高了良品率;同时长度大于6米的超长模框的设计,使得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制造产线,所述产线包含下述主要设备:磨机、搅拌机、浇注模框(带垂直切割与自保温功能的超长模框)、蒸压釜和垂直切割机,磨机的研磨料出口连通至搅拌机,且搅拌机的出料口连通至浇注模框,浇注模框(模框内集成有钢筋骨架和进行纵向立式切割的切割丝或切割片以及板式设计的各类条纹结构,模框长度长于6~15米),蒸压釜蒸压养护,出蒸压釜后直接在加超长模框上通过垂直切割机切成不同长度的板材。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步骤1、入料:原料检验合格入库;步骤2、预处理:砂条进入磨机进行研磨后导入搅拌浆池内进行搅拌;步骤3、搅拌:水泥、石灰以及辅料按配比与步骤2中预处理后的砂条一同导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在步骤1~3进行同时,同步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其步骤为:步骤1’、表面处理:对钢筋进行矫直和表面除锈处理;步骤2’、防锈处理:在钢筋表面喷涂防锈液;步骤3’、模框处理:组装浇注模框,将由步骤2’中的钢筋插入浇注模框中构成钢筋骨架;此步骤中钢筋骨架由主筋和副筋直接在模框内一次组装成型,从而免去传统工艺中的网片组装步骤,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能;步骤4、浇注:将步骤3中充分搅拌好的浆料导入组装完毕的浇注模框内;步骤5、发泡静养:通过加长模块的自保温功能实现静养发泡成型;步骤6、初步切割:浇注模框内的切割丝起吊实现对发泡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纵向立式切割;步骤7、蒸压:对纵向立式切割完毕的半成品进行蒸压,由于纵向立式切割方式,相比于常规蒸压方式,没有相互堆叠的产品相互进行干涉,因此产品效果更佳;步骤8、成品切割:蒸压完毕后的半成品利用垂直切割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纵向立式切割,且切割方向与步骤6中的切割方向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步骤3的搅拌基于下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包含有浆料池,所述浆料池内插置有导流筒,该导流筒的外壁与浆料池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一环状间隙,且导流筒的底部位于浆料池的底部的上方,所述导流筒内插置有一由电机驱动的输料螺杆,且输料螺杆的外径与导流筒的内径相一致(即两者之间略有间隙)。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步骤3’、步骤4、步骤5和步骤6中的浇注模框包含有长度长达6~15米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竖向安装有侧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均竖向安装有外端板;所述底板、侧板和外端板围合构成的箱体结构上压合有模框压盖;所述模框压盖上开设有调压孔;所述外端板的内侧面竖向安装有直线滑轨,所述底板的两端靠近外端板处竖向安装有内端板;所述内端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供主筋穿过的钢筋孔,且多根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主筋上竖向捆扎有副筋构成钢筋骨架;所述内端板上竖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线槽,每一线槽对应有一组滑轮机构,每组滑轮机构包含有一个下动滑轮和一个上定滑轮,所述下动滑轮和上定滑轮位于外端板和内端板之间,且下动滑轮和上定滑轮正对线槽,所述上定滑轮固定安装于外端板上,所述下动滑轮安装于滑轮座上,且滑轮座垂直滑动设置于直线滑轨上,切割线或切割片或切割片的一头系于左侧的上定滑轮上,另一头经左侧的下动滑轮、穿过左侧的线槽后贴合底板穿过右侧的线槽后、经右侧的下动滑轮系于右侧的上定滑轮上;所述模框压盖、底板、侧板、外端板和内端板上均穿接有汽道。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步骤8中的垂直切割机包含有行走于车间顶部横梁上的行车大梁,所述行车大梁竖向向下设置有至少一台液压升降装置,所述台液压升降装置竖向向下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切割机架,所述切割机架左右两端安装的带锯轮上缠绕有带锯条,从而当液压升降装置驱动切割机架带着带锯条下降时,能够完成对发泡墙板的切割。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所述导流筒外壁与浆料池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架;进一步的,所述浆料池内安装有粘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从而对内部搅拌的效果和温度进行监控;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线槽将内端板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多个端板条,穿过各个端板条上部的紧固螺栓将各个端板条连接为一整体式结构的内端板。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底板上设置有衬板,该衬板位于两块内端板之间,且衬板上设置有供切割线或切割片或切割片嵌入的嵌槽,从而使得切割线或切割片或切割片能够处于最底部;此时,支撑连杆连接于内端板和衬板之间,且侧板设置有供支撑连杆嵌入的凹槽;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索或机械延压方式系于连接杆上,且连接杆插置于钢筋孔内,上述连接杆穿过钢筋孔的自由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一调节螺母旋置于该连接杆的外螺纹端上;或者,等主筋定位后,经液压拉伸使得主筋拉紧,且副筋分布均匀;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所述行车大梁的两端竖向向下设置有滑杆,所述切割机架两端安装的导向滑套滑动套装于滑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备改造、合理化设计流程,成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模框的设计改进:将钢筋骨架采用预埋方式直接安装于模框内,整个结构更为简单和方便;同时主筋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索或机械延压方式系于连接杆上,当最终完成养护后切断拉索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n步骤1、入料:原料检验合格入库;/n步骤2、预处理:砂条进入磨机进行研磨后导入搅拌浆池内进行搅拌;/n步骤3、搅拌:水泥、石灰以及辅料按配比与步骤2中预处理后的砂条一同导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n在步骤1~3进行同时,同步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其步骤为:/n步骤1’、表面处理:对钢筋进行矫直和表面除锈处理;/n步骤2’、防锈处理:在钢筋表面喷涂防锈液;/n步骤3’、模框处理:组装浇注模框,将由步骤2’中的钢筋插入浇注模框中构成钢筋骨架;/n步骤4、浇注:将步骤3中充分搅拌好的浆料导入组装完毕的浇注模框内;/n步骤5、发泡静养:浇注完毕的浆料后的浇注模框进入恒温环境下等待浆料发泡成型;/n步骤6、初步切割:浇注模框内的切割丝起吊实现对发泡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纵向立式切割;/n步骤7、蒸压:对纵向立式切割完毕的半成品进行蒸压,由于纵向立式切割方式,相比于常规蒸压方式,没有相互堆叠的产品相互进行干涉,因此产品效果更佳;/n步骤8、成品切割:蒸压完毕后的半成品利用垂直切割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纵向立式切割,且切割方向与步骤6中的切割方向相互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为:
步骤1、入料:原料检验合格入库;
步骤2、预处理:砂条进入磨机进行研磨后导入搅拌浆池内进行搅拌;
步骤3、搅拌:水泥、石灰以及辅料按配比与步骤2中预处理后的砂条一同导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
在步骤1~3进行同时,同步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其步骤为:
步骤1’、表面处理:对钢筋进行矫直和表面除锈处理;
步骤2’、防锈处理:在钢筋表面喷涂防锈液;
步骤3’、模框处理:组装浇注模框,将由步骤2’中的钢筋插入浇注模框中构成钢筋骨架;
步骤4、浇注:将步骤3中充分搅拌好的浆料导入组装完毕的浇注模框内;
步骤5、发泡静养:浇注完毕的浆料后的浇注模框进入恒温环境下等待浆料发泡成型;
步骤6、初步切割:浇注模框内的切割丝起吊实现对发泡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纵向立式切割;
步骤7、蒸压:对纵向立式切割完毕的半成品进行蒸压,由于纵向立式切割方式,相比于常规蒸压方式,没有相互堆叠的产品相互进行干涉,因此产品效果更佳;
步骤8、成品切割:蒸压完毕后的半成品利用垂直切割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纵向立式切割,且切割方向与步骤6中的切割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搅拌基于下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包含有浆料池(101),所述浆料池(101)内插置有导流筒(102),该导流筒(102)的外壁与浆料池(1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一环状间隙,且导流筒(102)的底部位于浆料池(101)的底部的上方,所述导流筒(102)内插置有一由电机驱动的输料螺杆(104),且输料螺杆(104)的外径与导流筒(102)的内径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步骤4、步骤5和步骤6中的浇注模框包含有长度长达6~15米的底板(201),所述底板(20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竖向安装有侧板(202),所述底板(201)的左右两端均竖向安装有外端板(203);所述底板(201)、侧板(202)和外端板(203)围合构成的箱体结构上压合有模框压盖;
所述外端板(203)的内侧面竖向安装有直线滑轨(212),所述底板(201)的两端靠近外端板(203)处竖向安装有内端板(204);所述内端板(20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供主筋(302)穿过的钢筋孔(206),且多根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主筋(302)上竖向捆扎有副筋(303)构成钢筋骨架;
所述内端板(204)上竖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线槽(205),每一线槽(205)对应有一组滑轮机构,每组滑轮机构包含有一个下动滑轮(209)和一个上定滑轮(210),所述下动滑轮(209)和上定滑轮(210)位于外端板(203)和内端板(204)之间,且下动滑轮(209)和上定滑轮(210)正对线槽(205),所述上定滑轮(210)固定安装于外端板(203)上,所述下动滑轮(209)安装于滑轮座(211)上,且滑轮座(211)垂直滑动设置于直线滑轨(212)上,切割线或切割片或切割片(301)的一头系于左侧的上定滑轮(210)上,另一头经左侧的下动滑轮(209)、穿过左侧的线槽(205)后贴合底板(201)穿过右侧的线槽(205)后、经右侧的下动滑轮(209)系于右侧的上定滑轮(210)上;所述模框压盖、底板(201)、侧板(202)、外端板(203)和内端板(204)上均穿接有汽道(4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气混凝土墙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的垂直切割机包含有行走于车间顶部横梁上的行车大梁(501),所述行车大梁(501)竖向向下设置有至少一台液压升降装置(502),所述台液压升降装置(502)竖向向下的活塞杆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庆丰田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天孚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