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99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保湿层、药剂层和黏胶层,所述保湿层中部设有凹陷区,四周边缘处与黏胶层贴合固定,所述保湿层的凹陷区与黏胶层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药剂层,所述保湿层为水溶性的凝胶层,其主要成分是压敏胶,所述压敏胶层为有机硅压敏胶、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或聚氨酯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直接贴附在口腔感染处,并配合红蓝光照射,可在2个小时内释放药剂层中光敏剂的所有药效,对感染部位起到治疗作用,该贴片使用时高效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上。

High effective moisturizing and degradable sustained release patch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1981年国产光敏剂研制成功后,北京同仁医院率先利用该药物成功的治疗了首例皮肤癌,开创了PDT在中国临床应用的先河。之后在治疗消化道黏膜微血管病变,痤疮,鲜红斑痣,尖锐湿疣等疾病中取得的效果令人瞩目(参见中国激光医学杂,2012,5,278-307,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然而,相对于疗法而言,光动力药物的发展严重滞后,高效、低毒的光敏剂及合理的药物制剂是人们大力寻求的目标。临床上PDT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静脉注射给药和皮肤给药两种。静脉注射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的给药方式,具有较大的风险。皮肤给药如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则较简单,将新鲜配制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或霜剂均匀涂于病变皮肤处并包裹,3小时后揭开封包物用特殊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但是,由于这些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比如需要新鲜配制,单位面积用量难以掌握,需要薄膜封包等,使用不便;此外,在敷药过程中,对患者的隐私保护不佳,导致患者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缓释贴片包括保湿层(1)、药剂层(2)和黏胶层(3),所述保湿层(1)中部设有凹陷区,四周边缘处与黏胶层(3)贴合固定,所述保湿层(1)的凹陷区与黏胶层(3)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药剂层(2);/n所述药物缓释贴片通过以下步骤制得:/nS1、在模具的模腔中涂覆一层黏胶层(3),然后在该黏胶层(3)上涂设一层保湿层(1);/nS2、将黏胶层(3)与保湿层(1)四周压合,并保留一开口;/nS3、通过该开口向黏胶层(3)与保湿层(1)之间填充粉末,使黏胶层(3)与模腔内壁完全贴合,最后将黏胶层(3)与保湿层(1)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缓释贴片包括保湿层(1)、药剂层(2)和黏胶层(3),所述保湿层(1)中部设有凹陷区,四周边缘处与黏胶层(3)贴合固定,所述保湿层(1)的凹陷区与黏胶层(3)形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药剂层(2);
所述药物缓释贴片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S1、在模具的模腔中涂覆一层黏胶层(3),然后在该黏胶层(3)上涂设一层保湿层(1);
S2、将黏胶层(3)与保湿层(1)四周压合,并保留一开口;
S3、通过该开口向黏胶层(3)与保湿层(1)之间填充粉末,使黏胶层(3)与模腔内壁完全贴合,最后将黏胶层(3)与保湿层(1)的开口进行压合,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层(1)为水溶性的凝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层(2)为光敏剂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保湿可降解的药物缓释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材料层为5-氨基乙酰丙酸甲酯、5-氨基乙酰丙酸、血卟啉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胡勇曹金鑫顾惠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