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疾病防控
,具体地,涉及一种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刺激隐核虫病是由刺激隐核虫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体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鱼感染该寄生虫后的皮肤、鳍条和鳃等体表可形成大量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又称“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包囊前体、胞囊和幼虫4个阶段,其中滋养体是寄生于鱼体的阶段,包囊前体和包囊是分裂繁殖阶段,幼虫是感染阶段。刺激隐核虫几乎可以感染我国南方所有养殖海水硬骨鱼类,是目前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每年可造成数亿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刺激隐核虫防治研究工作,包括免疫防治、药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方面,但刺激隐核虫病仍然严重危害着海水鱼养殖业。评估防治效果是进行疾病防控研究的关键环节。相对保护率和感染率可直接反映药物、疫苗等对鱼体抗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效果,其中刺激隐核虫对鱼体的感染率(即能感染上鱼体的刺激隐核虫数量与感染剂量之比)是评估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强度的重要指标。目前评估刺激隐核虫对鱼的感染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未感染的鱼室内暂养,采用一定数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进行感染,并记录感染剂量;/nS2.收集装置:将收集垫布1铺设在一敞口容器2底部,然后将上下相通的围栏3置于收集垫布1上,且保证围栏3底部面积小于收集垫布1;然后容器2和围栏3中加入水;/nS3.将步骤S1感染2h后的鱼,分别转移至步骤S2制备的收集装置中饲养;然后分别于感染后的第2d~12d,每天更换收集垫布1,并记录收集垫布1上收集到的包囊数量;/nS4.计算:感染率(%)=收集到的包囊数总和/感染剂量*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未感染的鱼室内暂养,采用一定数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进行感染,并记录感染剂量;
S2.收集装置:将收集垫布1铺设在一敞口容器2底部,然后将上下相通的围栏3置于收集垫布1上,且保证围栏3底部面积小于收集垫布1;然后容器2和围栏3中加入水;
S3.将步骤S1感染2h后的鱼,分别转移至步骤S2制备的收集装置中饲养;然后分别于感染后的第2d~12d,每天更换收集垫布1,并记录收集垫布1上收集到的包囊数量;
S4.计算:感染率(%)=收集到的包囊数总和/感染剂量*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为海水硬骨鱼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隐核虫对鱼体感染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3中鱼的饲养条件为:水温18~32℃,连续曝氧,静水养殖;每天按鱼体重6%投喂,每次投喂1.5%,一天投喂4次。
4.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