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珊瑚移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1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珊瑚移植方法,为避免目前移植珊瑚受到移植区域受限、水下操作不便及易于损伤移植石珊瑚的问题,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2)上,而移植固定平台(2)通过桩基(7)固定在石珊瑚移植区域的移植孔洞(8)中。移植固定平台通过桩基在海床上的移植孔洞中进行固定,而石珊瑚移植复合体通过其连接杆在上平台的固定凹坑及下平台上固定圈处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石珊瑚株的分步移植。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原先移植方法存在移植范围受限的问题,同时操作方便,对移植石珊瑚的损伤小,固定移植石珊瑚稳固,因此有助于通过人工培育的珊瑚大面积移植以实现受损的珊瑚礁的生态恢复。

A method of Coral Trans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珊瑚移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珊瑚移植方法,特别是基于桩基式平台进行珊瑚的移植方法。
技术介绍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海洋高生产力区域,其在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减灾和降低大气温室效应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珊瑚礁由石珊瑚构建,石珊瑚通常生长在水温13-36℃、盐度28以上、清洁无污浊的浅海海水中,通过共生虫黄藻即自养维持生命,并藉由摄食浮游动植物即异养而生长。近年来,由于全球野生珊瑚资源受到温度升高及环境污染白化死亡等因素影响而处于濒危状态,因此藉由人工培育石珊瑚然后移植到受损珊瑚礁以恢复生态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人们移植石珊瑚的方法主要是在受损珊瑚礁区域通过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然而由于地势相对较低位置的移植石珊瑚株易于被泥沙覆盖,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移植石珊瑚的死亡,因此人们需要在珊瑚礁受损区域寻找位置较高的区域进行移植,其结果不仅移植区域受限,影响了受损珊瑚礁的恢复,而且水下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也非常麻烦,并因此导致很多移植石珊瑚株的受损甚至死亡,所以开发一种能够适用于受损珊瑚礁广大海域并且简单易行的技术就成为人们保护珊瑚礁,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当务之急。为此,有人提出了用有一定高度的梯形水泥预制块顶部固定移植珊瑚株的方法,该方法由于移植石珊瑚株固定在梯形水泥预制块顶部,从而可以避免被泥沙损伤,但是水泥预制块沉重的分量,其在水下受水流作用面积大易于被冲倒以及水下操作麻烦,如果在岸上固定好移植珊瑚时,水下固定水泥预制块时容易损伤移植石珊瑚株,所以其移植石珊瑚株的固定也必须在水下通过胶黏剂固定,但诚如前面所述,水下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不仅不方便而且也易于损伤移植石珊瑚株,因此还需要开发新的移植技术。为此本申请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分开设置石珊瑚移植复合体及移植固定平台。石珊瑚移植复合体通过在连接杆一端设置凹坑通过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而实现。移植固定平台通过超过两根的桩基支撑至少上下两层平台,上平台上设置固定移植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凹坑作为上固定端,而下平台设置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下固定端的固定圈。移植固定平台通过桩基在海床上的移植孔洞中先固定,而石珊瑚移植复合体随后通过其连接杆在上平台的固定凹坑及下平台上固定圈处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石珊瑚株的分步移植。该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为防止泥沙掩盖而在受损珊瑚礁上移植范围受限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重量及体积均较小,因此其运输及固定均很方便,同时可以避免在水下胶黏剂固定操作可能带来的不便及对移植石珊瑚的损伤。而由于该方法的固定平台与水流作用面积小,因此其固定也比较稳固。该方法有助于通过人工培育的珊瑚大面积移植以实现受损的珊瑚礁的生态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珊瑚移植复合体与移植固定平台分开固定的珊瑚移植方法,为避免目前移植珊瑚受到移植区域受限、水下操作不便及易于损伤移植石珊瑚的问题,该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为防止泥沙掩盖而必须在受损珊瑚礁上寻找地势高的位置进行移植的移植范围受限的问题,同时又可以避免一体式水泥预制块沉重、固定不稳且运输、移植困难的问题,因此有助于通过人工培育的珊瑚大面积移植以恢复受损的珊瑚礁的生态恢复。技术方案:本申请分开设置石珊瑚移植复合体及移植固定平台。石珊瑚移植复合体通过在连接杆一端设置凹坑通过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而实现。移植固定平台通过超过两根的桩基支撑至少上下两层平台,上平台上设置固定移植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凹坑作为上固定端,而下平台设置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下固定端的固定圈。移植固定平台通过桩基在海床上的移植孔洞中进行固定,而石珊瑚移植复合体通过其连接杆在上平台的固定凹坑及下平台上固定圈处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石珊瑚株的分步移植。固定移植平台可以是一体浇筑的,也可以是分开构建然后组装的。其中如果下平台与固定圈分开构建则固定圈通过其与下平台平行的裙边上的螺孔及下平台上对应位置的螺孔藉由螺钉而固定在下平台上。本专利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将桩基支撑的固定平台用于珊瑚移植,并且藉由连接杆固定移植珊瑚株后再将连接杆固定在桩基支撑的石珊瑚移植固定平台上的技术,使得一方面移植范围扩大,另外一方面固定移植石珊瑚可以将其固定在连接杆上而可以在岸上操作,提高了方便程度而降低了移植损伤程度,同时由于其与水流作用面积小,桩基易于固定而使得石珊瑚移植固定更为坚固稳定,从而有利于石珊瑚的广泛移植以利于受损珊瑚礁的生态修复。具体本专利技术一种珊瑚移植方法为: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上,而移植固定平台通过桩基固定在石珊瑚移植区域的移植孔洞中。所述的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包括移植石珊瑚株,连接杆,在连接杆上凹坑处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所述的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上,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的连接杆上远离移植石珊瑚株端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上。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至少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两层,上平台上设置贯穿凹坑为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一端,下平台上设置凸起于下平台的固定圈,为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为一体式的,即一体浇筑或者连接形成由超过两根的桩基支撑的含贯穿凹坑的上平台及含凸起于下平台的固定圈的下平台的固定移植平台。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为分体式的,即桩基、上平台、下平台分开制造,然后组装形成整体。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的下平台面积大于上平台的面积,上平台与下平台间通过固定柱进行连接。所述的下平台与固定圈分开构建,下平台的固定圈一部分凸起于下平台表面,另外一部分与下平台表面平行为固定圈的裙边,固定圈通过裙边藉由固定圈的螺钉与下平台4结合固定。所述的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的连接杆上远离移植石珊瑚株端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上是指连接杆上远离移植石珊瑚株端穿过上平台上的固定凹坑抵达下平台上的固定圈而通过上平台的固定凹坑及下平台上的固定圈进行固定。有益效果:传统的珊瑚移植方法受到需要在移植区域寻找合适的移植位点而使得移植范围受限,且水下固定移植石珊瑚株不仅不方便而且也可能损伤移植石珊瑚株。而人们目前开发的包括一体化梯形水泥预制块技术也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使得移植石珊瑚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努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而本申请利用桩基的可以设置高度、易于固定、固定强度高且与水流作用面积小的特点而将其用于石珊瑚移植平台的固定,同时结合连接杆在岸上固定移植石珊瑚株,然后水下在移植固定平台上的凹坑处固定连接杆的方便、安全、高效的特点,使得桩基支撑的石珊瑚移植固定平台上固定移植石珊瑚株用于石珊瑚移植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牢固的特点,因此有助于石珊瑚移植的广泛推广并进一步帮助海洋生态的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一体式移植固定平台移植石珊瑚方法示意图。图2是一体式移植固定平台移植石珊瑚方法仰视示意图。图3是下平台与固定圈分开构建的移植固定平台移植石珊瑚方法示意图。图中有: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移植石珊瑚株1a、连接杆1b、连接杆上凹坑1b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2)上,而移植固定平台(2)通过桩基(7)固定在石珊瑚移植区域的移植孔洞(8)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2)上,而移植固定平台(2)通过桩基(7)固定在石珊瑚移植区域的移植孔洞(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包括移植石珊瑚株(1a),连接杆(1b),在连接杆上凹坑(1b1)处胶黏剂固定移植石珊瑚株(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2)上,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中的连接杆上远离移植石珊瑚株端(1b2)固定在移植固定平台(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2)至少包括上平台(3)和下平台(4)两层,上平台上设置贯穿凹坑(3a)为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1)中连接杆的一端,下平台上设置凸起于下平台的固定圈(5),为固定移植石珊瑚株复合体中连接杆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珊瑚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植固定平台(2)为一体式的,即一体浇筑或者连接形成由超过两根的桩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