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04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封堵网孔的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金属支架设置为双层,金属支架的两端或一端固定,在金属支架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或者两层之间安装一层能够阻挡液体的覆膜,并将覆膜的一端或两端与支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留了金属支架的弹性、柔顺性、贴壁性及适当径向支撑力,又阻止血液从金属支架的网孔中流出。

A kind of film covered close net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在密网支架上设置覆膜。
技术介绍
目前,因主动脉夹层导致主动脉破裂,是常见的急性致死性疾病,治疗方法之一是在血管破裂处放置覆膜支架,申请号为“201710262819.9”、名称为“一种主动脉血管支架”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覆膜支架,该支架为三段式结构,其包括分别位于首尾两端的主管架和位于中间的分支架,主管架包括轴向分布的支撑环和骨干,并完整覆膜;分支架虽为网体但不是密网,并部分覆膜。该主动脉覆膜支架存在贴壁不良、顺应性欠佳的问题,其主管架部分贴壁性差,其分支架虽然提高了贴壁性,但由于部分覆膜,不能用于无血管分支的主动脉处,并且该血管支架结构复杂,部件多,使用不便。申请号为“201220571715.9”、名称为“一种可回收的密网支架”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密网支架,其密网网孔的孔径范围是20~400μm,由于主动脉处血液流速高、压力大,虽然该密网支架的网孔小,但是无法阻挡血液从密网流出。公开号为“CN205107974U”、名称为“一种带覆膜的编织型主动脉支架”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覆膜密网支架,但存在单层支架支撑力不足、覆膜安装复杂、覆膜顺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架支撑力强、覆膜安装简单、覆膜顺应性好的覆膜双层密网支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由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设置覆膜构成,密网支架上设置覆膜,覆膜与密网支架配合,所述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为两层套叠的密网支架。所述覆膜设置在套叠的密网支架的表面。所述覆膜设置在套叠的密网支架之间。所述密网支架为锥形圆筒状,长度为200-240mm,其近端直径可以为26,28,30,32,34,36,38,40,44,46mm,近端比远端直径大4-8mm,网孔的孔径范围是20~400μm。所述覆膜两端端头与密网支架两端端头通过缝制或粘贴固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覆膜两层密网支架的支架支撑力强、覆膜安装简单、覆膜顺应性好,安装后能很好贴合主动脉血管内壁,贴壁性好;对于无血管分支的主动脉处,由于覆膜完整,能够封堵密网支架网孔,可以有效阻挡血液流出主动脉,克服了密网支架的网孔无法阻止血液流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覆膜两层密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由两个锥形圆筒单层金属支架构成,锥形圆筒单层金属支架为密网支架,通过焊接、轧制和捆绑将两个密网支架的两端端头分别固定,套叠在一起。覆膜设置在内层密网支架内表面或外层密网支架外表面或两层密网支架中间。覆膜的两端通过缝制、粘贴与一个或两个密网支架的两端端头分别固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由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设置覆膜构成,密网支架上设置覆膜,覆膜与密网支架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为两层套叠的密网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由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设置覆膜构成,密网支架上设置覆膜,覆膜与密网支架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金属密网支架为两层套叠的密网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设置在套叠的密网支架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的密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设置在套叠的密网支架之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范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