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育东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68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节省炉炭消耗的炉具,它是在主膛炉体中央处设置带有通火孔的炉胆,主炉膛体通过出烟管与副炉膛体相套接,在副炉膛体内设置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在炉排的下方设置一个可绕轴转动的电引火器,在鼓风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活动阀门,可使鼓风机兼有引风机和鼓风机的功能,该炉具能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具有热效率高,节省煤炭,点火方便,一炉多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能够节省煤炭消耗的炉具。目前,公知的炉具构造是由带有出烟口、装煤门以及出灰门的炉体,炉篦以及鼓风机构成。其存在的缺点是煤耗大,燃烧不完全,烟尘多,炉体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短,点火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高效节能炉,它不仅能使煤炭得到充分燃烧,节省煤炭,而且点火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炉体上侧安装有与炉排架相铰接的炉排,在炉排的下方设置有落灰膛体和能够拉动的灰渣箱,在与灰渣箱相对应的炉体一侧设置出灰门,在配电盒内安装有鼓风机,周围设置有通火孔的炉胆置于主炉膛体的中央处,并与主炉膛体构成一体,主炉膛体与炉体构成一体的炉排架相套接,装煤口和出烟管设置于主炉膛体上,副炉膛体与主炉膛体的出烟管相套接,在副炉膛体内和出烟管处分别设置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在鼓风机出风口处设置有三通管,其内腔装有可以绕轴转动的活动阀门,其一端通过鼓风管与落灰膛体相接,另一端通过引风管与副炉膛体内的引风管喷头相接,在炉排下侧设置能绕轴转动的引火器,其引火头可与炉排相对应,在配电盒内设置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及引火器构成的引火器控制电路和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整流器及鼓风机构成的鼓风机控制电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主炉膛体炉胆内的煤炭得到充分燃烧,同时对于未经燃烧的煤炭小颗粒随同烟尘一起进入副炉膛体内,当遇到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时,会使这些小颗粒发生碰撞,并再一次燃烧,节省煤炭、提高热效率,另外防尘板也起到过滤作用,减少了空气污染,在鼓风机出风口处的分风阀内设置一个活动阀门,可使鼓风机兼有引风机的功能,做到一机两用,在炉排下侧设置有电引火器,引火方便,在主、副炉膛体的上侧可同时烧饭做菜,一炉多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点火器剖面构造图。图中1手柄2炉排3主炉膛体4装煤口5副炉膛体6引风管7配电盒8指示灯9起动和调速开关10风门开关11引火器操纵手柄12散热窗13落灰膛体14底座15出灰门16出灰门手柄17灰渣箱18炉排架19炉胆座20炉胆21炉盖22引风管喷头23防尘板24鼓风管25分风阀26活动阀门27鼓风机28配电盘座29引火器30炉排架31螺钉32引火器导管33导管套34调整垫圈35引火器柄36调整套37衬套38螺帽39导管弯头40引火器导管41引火头。在图1、图2、图3及图4中,呈半球面状的主炉膛体(3)通过炉胆座(19)与炉体上侧的炉排架(18)、(30)相套接,在主炉膛体(3)的中央处设置一个周围带有通火孔的炉胆(20),并通过炉胆座(19)与主炉膛体(3)构成一体,炉排(2)通过轴与炉排架(18)、(30)相铰接,炉排(2)的两侧边缘呈凸形、凹形相间状,手柄(1)安装于炉排(2)的转轴上,在炉排(2)的下侧设置有绕轴转动的引火器(29),引火器导管(32)的一端与导管弯头(39)相套接并为螺钉(31)所固定,另一端与引火器柄(35)相固定,并与配电盒(7)上的引火器操纵手柄(11)相固定,在引火器导管(32)的外侧套接有导管套(33),导管套(33)一端的内侧套接有衬套(37),并为螺帽(38)所固定,在螺帽(38)外侧的引火器导管(32)上套接有调整垫圈(34),并为调整套(36)所固定,上述调整措施是为调整引火器(29)与炉排(2)的相对位置而设置的,导管弯头(39)与固定在炉体上的轴相铰接,设置有引火头(41)的引火器导管(40)与导管弯头(39)相套接,并为螺钉(31)所固定,引火头(41)可通过炉排(2)的缝隙伸入到炉排(2)上侧,以点燃炉排(2)上方的煤碳,在炉排(2)的下方设置有落灰膛体(13)和能够拉动的灰渣箱(17),在与灰渣箱(17)相对应的壳体一侧安装有出灰门(15),出灰门手柄(16)与出灰门(15)相固定,在主炉膛体(3)上设置有装煤口(4)和出烟管,呈半球面状的副炉膛体(5)与主炉膛体(3)的出烟管相套接,在副炉膛体(5)中央处设置一个断面为三角形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23),在副炉膛体(5)出烟管处设置两排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23),在配电盒7内安装有鼓风机(27),其出风口处相接有三通管,其中一个管通过引风管6与引风管喷头(22)相接,另一个管通过鼓风管(24)与落灰膛体13相接,在分风阀(25)内设置一个可绕轴转动的活动阀门(26),并与风门开关(10)相接,配电盒(7)置于配电盘座(28)之上,在配电盒(7)内设置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及引火器构成的引火器控制电路和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整流器及鼓风机构成的鼓风机控制电路,炉盖(21)分别置于主炉膛体(3)和副炉膛体(5)之上,在配电盒(7)和面盘上设置有指示灯(8)、起动及调速开关(9)、风门开关(10)、引火器操纵手柄(11)及散热窗(12),炉体底侧设置有底座(14)。权利要求一种高效节能炉,在炉体上侧安装有与炉排架相铰接的炉排,在炉排的下方设置有落灰膛体和能够拉动的灰渣箱,在与灰渣箱对应的炉体一侧设置出灰门,在配电盒内安装有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周围设置有通火孔的炉胆置于主炉膛体的中央处,并与主炉膛体构成一体,主炉膛体与炉体构成一体的炉排架相套接,装煤口和出烟管设置于主炉膛体上,副炉膛体与主炉膛体的出烟管相套接,在副炉膛体内和出烟管处分别设置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在鼓风机出风口处设置有三通管,其内腔装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活动阀门,其一端通过鼓风管与落灰膛体相接,另一端通过引风管与副炉膛体内的引风管喷头相接,在炉排下侧设置可以绕轴转动的引火器,其引火头可与炉排相对应,在配电盒内设置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及引火器构成的引火器控制电路和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整流器及鼓风机构成的鼓风机控制电路。专利摘要一种能够节省炉炭消耗的炉具,它是在主膛炉体中央处设置带有通火孔的炉胆,主炉膛体通过出烟管与副炉膛体相套接,在副炉膛体内设置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在炉排的下方设置一个可绕轴转动的电引火器,在鼓风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活动阀门,可使鼓风机兼有引风机和鼓风机的功能,该炉具能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具有热效率高,节省煤炭,点火方便,一炉多用等特点。文档编号F24B1/189GK2112080SQ9122764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姚育东 申请人:姚育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炉,在炉体上侧安装有与炉排架相铰接的炉排,在炉排的下方设置有落灰膛体和能够拉动的灰渣箱,在与灰渣箱对应的炉体一侧设置出灰门,在配电盒内安装有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周围设置有通火孔的炉胆置于主炉膛体的中央处,并与主炉膛体构成一体,主炉膛体与炉体构成一体的炉排架相套接,装煤口和出烟管设置于主炉膛体上,副炉膛体与主炉膛体的出烟管相套接,在副炉膛体内和出烟管处分别设置带有通烟孔的防尘板,在鼓风机出风口处设置有三通管,其内腔装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活动阀门,其一端通过鼓风管与落灰膛体相接,另一端通过引风管与副炉膛体内的引风管喷头相接,在炉排下侧设置可以绕轴转动的引火器,其引火头可与炉排相对应,在配电盒内设置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及引火器构成的引火器控制电路和由开关、移相器、触发器、可控硅调压器、变压器、分配器、整流器及鼓风机构成的鼓风机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育东
申请(专利权)人:姚育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