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清泉专利>正文

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60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包括组培袋袋体,所述组培袋袋体为底部为方底的腔体,且腔体的顶部为组培袋袋口,所述组培袋袋体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1个,且所述透气孔为圆形或方形,所述透气孔处设有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片,且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片的材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所述组培袋袋体中的方底底部装有培养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组培袋不但具有高透光率、重量轻、开口大、容积大、密封性好等优点,并且成本低廉,组培操作简单,大量简化生产工艺,减少人工成本。组培袋是一次性用品,解决了原先玻璃瓶需要反复繁琐洗瓶的问题。

A kind of tissue culture bag with microporous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
技术介绍
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珍稀中草药。其味甘性平,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几百年来作为民间常用草药,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因鸟、蛇、鼠等野生动物生病时都会寻食金线莲自疗自补,故极少见野生者。金线莲又称“阴阳草”,人食之者,缺阴补阴,缺阳补阳,故百姓视之为无上珍品,唯恐求而不得。福建金线莲含有种类齐全的维生素和丰富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酯类、牛磺酸、多种氨基酸、强心苷、微量元素及无机元素等,成分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含有的牛磺酸、多糖类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抗癌、抗衰老、祛痘养颜、保肝固肾、解酒等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金线莲只能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生态深山老林,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环气候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其性喜阴凉、潮湿,尤喜生长在常绿阔叶林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腐殖质丰富的潮湿地。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民间的长期大量滥采和野生动物的侵害,加上山地开发,野生福建金线莲数量大为减少,所以,金线莲于1990年被主产该药材的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目前人工组培金线莲的容器主要是用玻璃瓶,玻璃组培瓶虽然透光率高、可重复利用,但玻璃瓶具有笨重、易碎、开口小、容积小等缺点,玻璃瓶开口小,扦插组培金线莲操作麻烦,并需要橡胶塞或者螺口塑料盖封口,过程繁琐,费时费力。玻璃组培瓶虽然可以重复利用,但是用过的玻璃瓶及瓶盖均需要经过清洗、高温杀菌等繁琐流程,玻璃瓶及其瓶盖的清洗工作十分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十分费人工,清洗成本高,且玻璃瓶的二次清洗及杀菌流程容易出现消毒杀菌不彻底,造成后批组培感染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包括组培袋袋体,所述组培袋袋体为底部为方底的腔体,且腔体的顶部为组培袋袋口,所述组培袋袋体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1个,所述透气孔为圆形,所述透气孔处设有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且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组培袋袋体中的方底内部装有培养基。进一步地,所述组培袋袋体为透明塑料薄膜,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厚度0.04mm~0.08mm。进一步地,所述组培袋袋体的底部方底为厚度为0.04mm~0.08mm的聚丙烯薄膜单层,方底袋底部宽度为10~25cm,长度为10~25cm,高度为25~60cm。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片为正方形,尺寸为5.5cm宽x5.5cm长,所述透气孔的中心点距组培袋袋口距离约为10~2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组培袋袋体的一侧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处通过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ePTFE微孔透气膜牢牢地焊接在聚丙烯耐高温薄膜上,透气膜能够保证组培袋内外空气交换且不会有粉尘及杂菌进入袋内从而达到隔菌透气的效果。微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过滤透气膜,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13亿左右个微孔,每个微孔平均直径0.22μm(微米)。微孔隔菌透气膜(平均孔径0.22um)独特的节点原纤性、表面光滑、透气、防水、耐高温、无毒等特性使金线莲组培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过滤效率高,独特的防水透气性保护袋内近于零污染,使得袋内的培养基免受杂菌污染,能够保证金线莲的正常生长。微孔隔菌透气膜有良好的防水性。2、本技术中的组培袋不但具有高透光率、重量轻、开口大、容积大、密封性好等优点,并且成本低廉,组培操作简单,大量简化生产工艺,减少人工成本。组培袋是一次性用品,解决了原先玻璃瓶需要反复繁琐洗瓶的问题。3、而且该微孔隔菌透气膜是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ePTFE微孔透气膜片牢牢地焊接在透明薄膜上,透气膜能够保证组培袋内外空气交换且不会有粉尘及杂菌进入袋内从而达到隔菌透气的效果。微孔隔菌透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过滤透气膜,该膜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13亿左右个微孔,每个微孔平均直径0.22μm(微米)。微孔隔菌透气膜(平均孔径0.22um)独特的节点原纤性、表面光滑、透气、防水、耐高温、无毒等特性使金线莲种植袋具有透气隔菌的效果,解决了袋内不能透气(双向透气)的问题,能够阻隔0.45微米以上杂菌孢子的入侵污染,过滤效率高,独特的防水透气性保护袋内近于零污染,使得袋内的培养基免受杂菌污染,能够保证金线莲的正常生长,微孔隔菌透气膜有良好的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培袋袋体;2、培养基;3、透气孔;4、组培袋袋口;5、微孔隔菌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包括组培袋袋体1,所述组培袋袋体1为底部为方底的腔体,且腔体的顶部为组培袋袋口4,所述组培袋袋体1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3的数量为1个,且所述透气孔3为圆形,所述透气孔3处设有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5,且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5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组培袋袋体1中的方底内部装有培养基2。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组培袋袋体1为透明塑料薄膜,材质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厚度0.04mm~0.08mm。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组培袋袋体1为透明塑料薄膜,材质为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单层,耐高温170℃以下,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效果。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组培袋袋体1的底部方底为厚度为0.04mm~0.08mm的聚丙烯薄膜单层,方底袋底部宽度为10~25cm,长度为10~25cm,高度为25~60cm。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组培袋袋体1的底部方底为厚度为0.04mm~0.08mm的聚丙烯薄膜单层,具有高透光率及很好的柔韧性。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为正方形,尺寸为5.5cm宽x5.5cm长,所述透气孔3的中心点距组培袋袋口4距离约为10~25cm。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微孔隔菌透气膜5为正方形,可以更好的与透气孔3处进行焊接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在使用时,事先在组培袋袋体1一侧面上的加工透气孔3,然后透气孔3处通过采用高频焊接技术将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牢牢地焊接在透气孔3上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包括组培袋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袋袋体(1)为底部为方底的腔体,且腔体的顶部为组培袋袋口(4),所述组培袋袋体(1)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3)的数量为1个,所述透气孔(3)为圆形或方形,所述透气孔(3)处设有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且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组培袋袋体(1)中的方底内部装有培养基(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包括组培袋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袋袋体(1)为底部为方底的腔体,且腔体的顶部为组培袋袋口(4),所述组培袋袋体(1)的正面或后面中心线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两面可同时开孔或者仅一面开孔,且每面所述透气孔(3)的数量为1个,所述透气孔(3)为圆形或方形,所述透气孔(3)处设有紧密贴合的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且所述微孔隔菌透气膜片(5)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组培袋袋体(1)中的方底内部装有培养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微孔隔菌透气膜的金线莲组培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柯清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