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连接件以及连接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29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连接件以及连接器件,容器连接件能够相对于外径不同的容器进行连接,且可简单地与容器连接,并能够使连接状态的姿势稳定,连接器件具有该容器连接件。容器连接件(10)具有:基部(20),其形成为L字状;三个以上的卡合部(30),其在相对于基部(20)设定的圆(X)上进行配置;引导部(41),其与卡合部(30)连续而设置,能够将容器(5)向卡合部(30)引导,具有形成为曲面或相对于圆(X)的轴线(C3)倾斜的倾斜面的内表面(41);腕部(60),其设置在基部(20),在与圆(X)的轴线(C3)接近的方向以及与轴线(C3)分离的方向上可摆动地支承引导部(40)。

Vessel connections and conn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器连接件以及连接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容器连接的容器连接件、以及将注射器与容器连接、且在容器与注射器之间形成有流路的连接器件。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连接器件,其为了将药液从收纳有抗癌剂等药液的小瓶等容器向注射器提取而使用。连接器件具有:与容器连接的容器连接件、以及与注射器连接的注射器连接件。容器连接件、以及注射器连接件在各自的内部具有药液可流动的流路。当容器连接件及注射器连接件相互连接时,上述流路相互连接,由此而形成从容器至注射器的流路。然后,当对注射器进行操作时,容器内的药液通过该流路,向注射器移动。容器连接件在容器连接件的针刺穿在容器的开口设置的橡胶塞的状态下,卡合部卡合在容器的颈部等,由此,与容器连接。作为卡合部,已知一种卡合部,其具有两个突片,利用在该突片的内表面形成的突出部夹持容器的颈部。该类技术例如已经公开在日本第5509097号公报专利中。上述两个突片通过在相互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使相互之间的距离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的、具有利用两个突片夹持容器的颈部的卡合部的容器连接件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小瓶等的容器通常其颈部的周面形成为曲面。因此,突片的突出部在一点与颈部抵接。由于利用两个突片夹持周面成为曲面的颈部,因而存在容器相对于容器连接件不稳定的问题。此外,为了使突片与容器结合而展开,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由双手提起两个突片的操作。因此,在将容器连接件与容器连接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容器载置在桌子等操作台,相对于载置的容器,结合由双手展开的状态下的容器连接件的位置,缩短两个突片间的距离,利用两个突片来夹持容器的颈部。因此,存在操作工序复杂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外径不同的容器而可连接、且可简单与容器连接的容器连接件、以及具有该容器连接件的连接器件。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容器连接件为可与容器连接的容器连接件,具有:基部,其形成有流路;卡合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基部设定的圆上进行配置;引导部,其与所述卡合部连续而设置,具有形成为可将所述容器向所述卡合部引导的曲面的、与所述圆的轴线侧面对的引导面;腕部,其设置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圆的所述轴线接近的方向及与所述轴线分离的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所述引导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相对于外径不同的容器可连接、且可简单与容器连接的容器连接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与容器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的底视图。图6A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图6B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的底视图。图7是表示将上述容器连接件与上述容器连接的过程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上述容器连接件与上述容器连接的过程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上述容器连接件与上述容器连接的过程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与不同的容器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连接件的连接器件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以及上述连接器件的注射器连接件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以及上述注射器连接件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4是将上述注射器连接件的外壳体部分进行分解来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以及上述注射器连接件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上述容器连接件与上述容器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利用图1至图10,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连接件10。容器连接件10与容器5可连接地构成。图1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的立体图。在图1中,表示了从下方观察容器连接件10的状态。图2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与容器5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图2中,表示了沿通过容器连接件10的基部20的轴线C1、且与轴线C1平行的剖面切割容器连接件10及容器5的状态。图3表示容器连接件10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的剖视图。图4表示了使图3所示的容器连接件10围绕基部20的轴线旋转了90度后的状态。图5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的底视图。图6A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图7至图9是表示将容器连接件10与容器5连接的操作的工序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容器连接件10与其它的容器5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首先,针对容器连接件10所连接的容器5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容器5形成为可收纳液体的有底筒状,在其上部具有剖面比开口端面小的颈部7。容器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筒部6、在筒部6的底端形成的底部8、在筒部6的上端形成的比筒部6缩径的圆筒状颈部7、以及在颈部7的上端形成且比颈部7扩径的圆筒状开口端部9。筒部6、颈部7、以及开口端部9配置在同轴上。接着,针对容器连接件1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容器连接件10具有:基部20,其形成有流路L;多个摆动部50,其具有可卡合在容器5的颈部7的卡合部30、以及可将容器5向卡合部30引导的引导部40,且相对于基部20可摆动;腕部60,其在基部20可摆动地支承摆动部50。基部20例如也可以与成为移动容器5内的液体的目的地的其它容器可连接地形成。基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形成为圆筒状。流路L与基部20同轴地进行配置。在此,如图5所示,为了说明摆动部50的卡合部30的位置,设定圆X。圆X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与基部20同轴地进行设定。摆动部50优选为三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而设有四个。各摆动部50的卡合部30在相对于基部20而设定的圆X的圆周上进行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摆动部50一体地形成,构成摆动部构成部70。在说明摆动部构成部70之前,首先,针对腕部60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腕部6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而设有两个。一方的腕部60将一方的摆动部构成部70支承在基部20,使其两个卡合部30在与设定于基部20的圆X的轴线C3侧接近的方向以及分离的方向上可摆动。另一方的腕部60将另一方的摆动部构成部70支承在基部20,使其两个卡合部30在与设定于基部20的圆X的轴线C3侧接近的方向以及分离的方向上可摆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提及的摆动是在与轴线C3接近的方向以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一个例子。两个腕部60围绕设定于基部20的圆X的轴线C3分离180度进行配置,相互在圆X的径向上可摆动地构成。两个腕部60相对于通过圆X的轴线C3、且与轴线C3平行的第一虚拟平面P1对称地形成。即,第一虚拟平面P1为通过基部20的轴线C2、且与轴线C2平行的平面。如图1及图3所示,腕部60的一端与基部20连接,另一端与摆动部构成部70连接。腕部60为了使摆动部构成部70、即摆动部50摆动而具有挠性。另外,腕部60为了使摆动部50以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连接件,可与容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n基部,其形成有流路;/n卡合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基部设定的圆上进行配置;/n引导部,其与所述卡合部连续而设置,具有形成为可将所述容器向所述卡合部引导的曲面的、与所述圆的轴线侧面对的引导面;/n腕部,其设置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圆的所述轴线接近的方向以及与所述轴线分离的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所述引导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31 JP 2017-1484131.一种容器连接件,可与容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部,其形成有流路;
卡合部,其在相对于所述基部设定的圆上进行配置;
引导部,其与所述卡合部连续而设置,具有形成为可将所述容器向所述卡合部引导的曲面的、与所述圆的轴线侧面对的引导面;
腕部,其设置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圆的所述轴线接近的方向以及与所述轴线分离的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所述引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部设有一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部相对于通过所述轴线、且与所述轴线平行的第一虚拟平面对称地设有一对,
所述引导部从所述卡合部在所述圆的轴向上延伸,
所述引导面形成为曲面,其切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的倾斜角度随着从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卡合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所述卡合部靠近而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及所述卡合部在一个所述腕部,相对于通过所述轴线、且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正交的第二虚拟平面对称地设有一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所述腕部设置的一对所述引导部连续而形成,
将所述轴线作为纵向方向而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稔浩饭野智勇服部美绪高桥直之须永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