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7105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node1为高电平,则node2为高电平;node3为低电平,node4为低电平;node5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10导通,node6为低电平,电容C13放电,node7为高电平,node8也为高电平;node9为低电平;node10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5与二级管D16,node8与node10形成闭锁;node11为低电平,则MOSFET管Q9开通,node12为高电平,node13也为高电平,OUTPUT的4端为高电平,驱动IGBT开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隔离电压高,抗干扰能力强,抗dv/dt能力强,价格便宜,并且采用CMOS电路,电路抗干扰等级升高。

A drive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circuit of IGBT isolated by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驱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IGBT驱动电路除了对PWM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之外,还可实现控制回路与功率回路之间的可靠隔离,IGBT功率模块常常工作在高压大电流的环境中,控制电路与功率电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电磁干扰以及电平差异,为了防止高压侧的电压波动对低压系统造成影响,IGBT驱动电路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电气隔离能力。常见的隔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电平移位的自举式、光纤隔离、光耦隔离以及脉冲变压器隔离。表1为四种隔离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每种隔离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表1四种隔离方式对比电平移位自举式隔离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成本较低,但是它的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隔离,因此不符合高压应用场合中对高隔离电压耐量的要求。光纤隔离是利用光信号进行信号的传输,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隔离电压高、延迟时间短,可实现远距离的信号传输。光纤接收头不能国产,需要原装进口,且信号只能单向传输,也就是需要2个光纤,一个用于传输PWM信号,另外一个用于传输故障信号,但是原装进口的价格高。光耦隔离是通过电-光-电的转换来实现信号的传输,电信号的单向传导性再加上光耦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独立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但是隔离电压不够高,另外价格也比较高。脉冲变压器隔离是通过变压器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它的输入是独立的直流电,输出是交流电,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无法形成回路,因此具有隔离作用。但是保护功能不全、抗干扰能力弱。少部分厂家驱动电路采用双变压器隔离,PWM信号采用一个变压器,故障报错采用另一个变压器,这种双变压器结构存在PCB电路板体积大,电路板体积越大,接受的电磁干扰越多,故抗干扰能力越弱,存在易受干扰的缺点。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电平移位自举式隔离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成本较低;光耦隔离的隔离电压不够高,价格较高;脉冲变压器保护功能不全、抗干扰能力弱,驱动电路存在PCB电路板体积大,电路板体积越大,接受的电磁干扰越多,故抗干扰能力越弱,存在易受干扰的缺点;光纤隔离接收头不能国产,需要原装进口,且信号只能单向传输,也就是需要2个光纤,原装进口的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包括: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电路当INPUT为高电平时,即node1为高电平,则node2为高电平,由于U1A的作用,node3为低电平,node4为低电平,由于同相器U2A的作用,node5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10导通,node6为低电平,电容C13放电,node7为高电平,node8也为高电平,由于U4A的反向作用,node9为低电平,由于U4B的反向作用,node10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5与二级管D16,node8与node10形成闭锁;由于反相驱动器U5A的作用,node11为低电平,则MOSFET管Q9开通,node12为高电平,node13也为高电平,OUTPUT的4端为高电平,驱动IGBT开通;由于U4F的反向作用,node14为低电平,node15上的电压也就是电容C10上的电压,通过电阻R23放电,node16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由于IGBT开通,node20上的电压逐渐降低,node19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node18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若node16上的电压大于node18上的电压,经过比较器U6A,node17为高电平。进一步,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若IGBT短路时,node20上的电压升高,node19的电压也升高,node18的电压也升高,若node18上的电压大于node16上的电压,经过比较器U6A,node17为低电平,node17为低电平后,node8为低电平,node9为高电平,node10为低电平,node11为高电平,MOSFET管Q9关断,同时MOSFET管Q11开通,node12和node13都为低电平,则IGBT关断,实现短路保护和故障封锁功能;由于node17为低电平,node21为低电平,node7为高电平,node22为低电平,node23为低电平,node24为低电平,由于node25和node29为高电平,经过与非门U3C,导致node26为低电平,node27为高电平,node28也为高电平,则三极管Q3饱和开通,node30上的电压变低,使得node2上的电压为低,从而从源端封锁PWM脉冲,由于node30上的电压变低,三极管Q4关断,node31电压升高,报出故障,进行故障封锁。进一步,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当INPUT为低电平时,node1为低电平,node2为低电平,通过U1A,node3为高电平,node4也为高电平,通过U2A,node5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10关断,三极管Q8开通,node6电压升高,向电容C13充电,node7电压变低,node8电压也变低,由于U4A的作用,node9电压变高,通过U4B的作用,node10电压变低,通过U5A的作用,node11电压变高,MOSFET管Q11开通,MOSFET管Q9关断,node13电压变低,则IGBT关断;由于node10电压变低,以及U4F的作用,node14电压变高,node15电压通过二级管D15也变高为15V,node16电压也相应变为15V,由于IGBT关断,则node20相当于悬空,由于电阻R4和R7的作用,node18电压最高为10V,故U6A的2端,也就是node17电压为高电平,node21电压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7无法导通,因而在IGBT关断期间,电路不会报出故障。进一步,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的电路控制侧电压+15v,通过稳压管D7和电阻R13向电容C6充电,若+15v电压数值大于稳压管D7的反向击穿电压,+15v即通过R13向电容C6充电,node32电压上升,三极管Q5饱和导通,node33通过三极管Q5接地,三极管Q1无法导通,若+15v电压数值小于稳压管D7的反向击穿电压,则+15v无法通过R13向电容C6充电,node32电压逐渐降低,三极管Q5关断,+15v通过电阻R8使三极管Q1开通,node34电压通过三极管Q1接地,由于二级管D1的作用,node2电压也为低电平,无法施加IGBT开通信号,也就是PWM脉冲为高电平,从而实现欠压保护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保护电路,用于保护电子电路中的功率器件在受到过压、过流、短路、电磁干扰、过温等情况下不受损坏;变压器隔离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包括: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电路当INPUT为高电平时,即node1为高电平,则node2为高电平,由于U1A的作用,node3为低电平,node4为低电平,由于同相器U2A的作用,node5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10导通,node6为低电平,电容C13放电,node7为高电平,node8也为高电平,由于U4A的反向作用,node9为低电平,由于U4B的反向作用,node10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5与二级管D16,node8与node10形成闭锁;由于反相驱动器U5A的作用,node11为低电平,则MOSFET管Q9开通,node12为高电平,node13也为高电平,OUTPUT的4端为高电平,驱动IGBT开通;/n由于U4F的反向作用,node14为低电平,node15上的电压也就是电容C10上的电压,通过电阻R23放电,node16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由于IGBT开通,node20上的电压逐渐降低,node19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node18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若node16上的电压大于node18上的电压,经过比较器U6A,node17为高电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包括: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电路当INPUT为高电平时,即node1为高电平,则node2为高电平,由于U1A的作用,node3为低电平,node4为低电平,由于同相器U2A的作用,node5也为低电平,三极管Q10导通,node6为低电平,电容C13放电,node7为高电平,node8也为高电平,由于U4A的反向作用,node9为低电平,由于U4B的反向作用,node10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5与二级管D16,node8与node10形成闭锁;由于反相驱动器U5A的作用,node11为低电平,则MOSFET管Q9开通,node12为高电平,node13也为高电平,OUTPUT的4端为高电平,驱动IGBT开通;
由于U4F的反向作用,node14为低电平,node15上的电压也就是电容C10上的电压,通过电阻R23放电,node16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由于IGBT开通,node20上的电压逐渐降低,node19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node18上的电压也逐渐降低,若node16上的电压大于node18上的电压,经过比较器U6A,node17为高电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若IGBT短路时,node20上的电压升高,node19的电压也升高,node18的电压也升高,若node18上的电压大于node16上的电压,经过比较器U6A,node17为低电平,node17为低电平后,node8为低电平,node9为高电平,node10为低电平,node11为高电平,MOSFET管Q9关断,同时MOSFET管Q11开通,node12和node13都为低电平,则IGBT关断,实现短路保护和故障封锁功能;
由于node17为低电平,node21为低电平,node7为高电平,node22为低电平,node23为低电平,node24为低电平,由于node25和node29为高电平,经过与非门U3C,导致node26为低电平,node27为高电平,node28也为高电平,则三极管Q3饱和开通,node30上的电压变低,使得node2上的电压为低,从而从源端封锁PWM脉冲,由于node30上的电压变低,三极管Q4关断,node31电压升高,报出故障,进行故障封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当INPUT为低电平时,node1为低电平,node2为低电平,通过U1A,node3为高电平,node4也为高电平,通过U2A,node5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10关断,三极管Q8开通,node6电压升高,向电容C13充电,node7电压变低,node8电压也变低,由于U4A的作用,node9电压变高,通过U4B的作用,node10电压变低,通过U5A的作用,node11电压变高,MOSFET管Q11开通,MOSFET管Q9关断,node13电压变低,则IGBT关断;
由于node10电压变低,以及U4F的作用,node14电压变高,node15电压通过二级管D15也变高为15V,node16电压也相应变为15V,由于IGBT关断,则node20相当于悬空,由于电阻R4和R7的作用,node18电压最高为10V,故U6A的2端,也就是node17电压为高电平,node21电压也为高电平,三极管Q7无法导通,因而在IGBT关断期间,电路不会报出故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的电路控制侧电压+15v,通过稳压管D7和电阻R13向电容C6充电,若+15v电压数值大于稳压管D7的反向击穿电压,+15v即通过R13向电容C6充电,node32电压上升,三极管Q5饱和导通,node33通过三极管Q5接地,三极管Q1无法导通,若+15v电压数值小于稳压管D7的反向击穿电压,则+15v无法通过R13向电容C6充电,node32电压逐渐降低,三极管Q5关断,+15v通过电阻R8使三极管Q1开通,node34电压通过三极管Q1接地,由于二级管D1的作用,node2电压也为低电平,无法施加IGBT开通信号,也就是PWM脉冲为高电平,从而实现欠压保护功能。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方法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包括:
保护电路,用于保护电子电路中的功率器件在受到过压、过流、短路、电磁干扰、过温等情况下不受损坏;
变压器隔离电路,用于把控制端低压电路与功率端高压电路隔离开来;
欠压保护检测电路,用于当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保护电路;
短路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负载端是否有短路,不同功率器件允许的短路时间略有不同,最大允许时间不超过10u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IGBT驱动电路的具体包括关系:
输入电路通过二极管D17串联电阻R12和电阻R3接到+15v;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华解伟高临旭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沧州佳木斯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