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排水罐及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940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02
一种真空排水罐,其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入口,真空排水罐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真空吸气口,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有单向放水阀,入口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模具的成型腔连通;真空吸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一真空泵连接;真空排水罐的内部于中部设置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隔板将真空排水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如此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排水、工作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

Vacuum drain tank and annular ferrite for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排水罐及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磁产品
,特别是一种真空排水罐及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电磁炉等产品中具有一环形铁氧体,通过将铁、锰、锌等原料及水的混合浆料在一成型模具中成型,成型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个真空泵抽走成型模具中的空气及水,水及空气被转移至一真空罐中。真空罐具有排气孔及排水孔。当真空罐内的水过多或者满载时,真空罐将导致抽真空泵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停机进行排水,之后再重启,每次重启机器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如此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排水、工作效率高的真空排水罐及具有该真空排水罐的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真空排水罐,所述真空排水罐的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入口,真空排水罐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真空吸气口,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有单向放水阀,入口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模具的成型腔连通;真空吸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一真空泵连接;真空排水罐的内部于中部设置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隔板将真空排水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换气组件包括下部弧形管、上部弧形管、四通管件、活塞驱动器、活塞及套管;四通管件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下部弧形管及上部弧形管的底端均与第一开口连通;四通管件与第一开口相邻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与第一开口相邻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开口,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开口;下部弧形管的顶端与隔板连接,上部弧形管的顶端穿过隔板;四通管件的内部具有空腔,活塞滑动地位于空腔中,活塞通过一活塞杆与活塞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套管设置于活塞驱动器与四通管件之间,套管上开设有排水换气口。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厚度小于底部开口及顶部开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活塞驱动器及单向放水阀均与一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弧形管的顶端突出于隔板预定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驱动器位于真空排水罐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顶部延伸设置有延伸管,排水换气口开设于延伸管的顶部。一种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包括上模、位于上模下方的下模、位于上模下方上方且用于驱动上模靠近或远离下模移动的油压驱动装置、如上所述的真空排水罐,以及与真空排水罐连接的真空泵;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成型腔,真空排水罐与成型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设置于一上模座的底部,下模设置于一下模座上,油压驱动装置设置于一安装座上,安装座与下模座的边缘之间连接有若干导向柱,上模座的边缘开设有若干导向孔,导向柱穿过导向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真空排水罐的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入口,真空排水罐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真空吸气口,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有单向放水阀,入口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模具的成型腔连通;真空吸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一真空泵连接;真空排水罐的内部于中部设置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隔板将真空排水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如此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排水、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排水罐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部分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铁氧体成型设备包括上模10、位于上模10下方的下模20、位于上模10下方上方且用于驱动上模10靠近或远离下模20移动的油压驱动装置30、与上模10或下模20连接的真空排水罐40,以及与真空排水罐40连接的真空泵50。上模10设置于一上模座11的底部,下模20设置于一下模座21上,油压驱动装置30设置于一安装座31上,安装座31与下模座21的边缘之间连接有若干导向柱12,上模座11的边缘开设有若干导向孔,导向柱12穿过导向孔。上模10与下模20之间设置有成型腔,真空排水罐40通过第一导管与成型腔连通。请参考图2,真空排水罐40的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入口41,真空排水罐40的顶部开设有真空吸气口42,底部具有排水孔43。排水孔43连接有单向放水阀44。入口41与第一导管连通,真空吸气口42通过第二导管与真空泵50连接。真空排水罐40的内部于中部水平设置有一隔板45,隔板45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46。隔板45将真空排水罐40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请参考图3,排水换气组件46包括下部弧形管461、上部弧形管462、四通管件463、活塞驱动器464、活塞465及套管466。四通管件463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下部弧形管461及上部弧形管462的底端均与第一开口连通;四通管件463与第一开口相邻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4631,与第一开口相邻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开口4632,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开口4633。下部弧形管461的顶端与隔板45连接,上部弧形管462的顶端穿过隔板45且突出于隔板45一定的高度。四通管件463的内部具有空腔,活塞465滑动地位于空腔中,活塞465通过一活塞杆与活塞驱动器464的输出轴连接。活塞杆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4633的宽度。活塞驱动器464位于真空排水罐40的外部,套管466设置于活塞驱动器464与四通管件463之间,套管466的一侧,如顶部,延伸设置有延伸管,延伸管上开设有排水换气口。如图3所示,此时排水换气组件46处于打开状态,单向放水阀44关闭。活塞465处于四通管件463内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使得下部弧形管461、上部弧形管462、底部开口4631及顶部开口4632均连通。真空排水罐40的上部的水通过下部弧形管461及底部开口4631流入真空排水罐40的下部,如箭头a所示,真空排水罐40的下部进行存水;真空排水罐40的下部的空气通过顶部开口4632及上部弧形管462流入真空排水罐40的上部,如箭头b所示。请参考图4,此时排水换气组件46处于关闭状态,即活塞465处于四通管件463内朝向第一开口的一端,使得活塞465封闭第一开口,下部弧形管461及上部弧形管462的底部均封闭,真空排水罐40的上部的水暂时存放在隔板45上,且短时间不会没过上部弧形管462,如2-5分钟。活塞465的厚度小于底部开口4631及顶部开口4632的宽度。如此使得活塞465封闭第一开口时不会封闭底部开口4631及顶部开口4632。真空排水罐40的下部通过底部开口4631、顶部开口4632、第二开口4633、套管466及排水换气口与外部大气连通,外部空气能够进入到真空排水罐40的下部,如箭头c所示。同时,单向放水阀44打开进行放水,放水时间持续2-5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排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排水罐的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入口,真空排水罐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真空吸气口,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有单向放水阀,入口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模具的成型腔连通;真空吸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一真空泵连接;真空排水罐的内部于中部设置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隔板将真空排水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排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排水罐的周向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入口,真空排水罐的顶部开设有一个真空吸气口,底部具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有单向放水阀,入口通过第一导管与一模具的成型腔连通;真空吸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一真空泵连接;真空排水罐的内部于中部设置有一隔板,隔板上设置有排水换气组件,隔板将真空排水罐的内部分隔为上部及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排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换气组件包括下部弧形管、上部弧形管、四通管件、活塞驱动器、活塞及套管;四通管件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下部弧形管及上部弧形管的底端均与第一开口连通;四通管件与第一开口相邻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与第一开口相邻的顶部开设有顶部开口,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开口;下部弧形管的顶端与隔板连接,上部弧形管的顶端穿过隔板;四通管件的内部具有空腔,活塞滑动地位于空腔中,活塞通过一活塞杆与活塞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套管设置于活塞驱动器与四通管件之间,套管上开设有排水换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排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厚度小于底部开口及顶部开口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加勇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县天成强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