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713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26
一种可以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控制电路、驱动信号转换电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其中: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由两个并联的电平转换电路和两个三极管组成,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由两个并联的驱动输出电路组成,其中:控制电路与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相连,根据检测的扭矩信号、转速信号和接收到的整车控制器发送的主动放电信号输出开关信号和驱动信号至驱动信号转换电路,驱动信号转换电路中的两个并联的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经合并相加后分别作为IGBT驱动开关信号输出至驱动信号输出电路中的两个驱动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芯片给两个三极管输出高低电平,控制施密特触发器或电平转换芯片的工作,从而控制驱动电路互锁驱动信号和不互锁驱动信号的输出,达到控制驱动电路互锁和不互锁的效果。

The drive circuit of realizing drive signal interlock and non inter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IGBT驱动电路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中有一种放电方案是通过IGBT桥臂直通进行放电,这种方案在不使用外部放电电阻的情况下节约了结构空间,同时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放电电路有一种缺点就是需要进行桥臂直通放电的驱动电路无法进行互锁,导致正常运行的时候容易发生桥臂直通损坏控制器的状况,而且一旦放电电路损坏,主动放电功能无法实现。现有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案主要是驱动信号互锁方案和驱动信号不互锁两种方案,两种驱动方案无法在同一个驱动电路上实现切换互锁和不互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分别向启动/关闭第一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从而控制驱动电路互锁驱动信号和不互锁驱动信号的输出,达到控制驱动电路互锁和不互锁的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依次相连的控制电路、驱动信号转换电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其中: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控制电路、驱动信号转换电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其中: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由两个并联的电平转换电路和两个三极管组成,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由两个并联的驱动输出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与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相连,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相加后作为第一驱动输出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分别相加后作为第二驱动输出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控制电路、驱动信号转换电路以及驱动信号输出电路,其中: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由两个并联的电平转换电路和两个三极管组成,驱动信号输出电路由两个并联的驱动输出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与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相连,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相加后作为第一驱动输出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分别相加后作为第二驱动输出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采用施密特触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驱动信号互锁和不互锁的驱动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三极管中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口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器,第二电阻器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器,第一电容器另一端接地极;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口之间串联有第五电阻器,第五电阻器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并联有第四电容器,第四电容器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威禄丁祥根黄鹏辉李育姚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