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56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和安装在控制柜本体底部的万向轮,控制柜本体包括多个相间排列的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第一控制柜与第二控制柜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插槽,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通过连接装置首尾相接;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插接在插槽内的插板和与插板固定的连接板,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铰链销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控制柜上货和卸货的效率,且设置磁铁球与吸附罩,使两台控制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控制柜之间发生碰撞;连接装置为可拆卸结构,能够循环使用,实用性更强。

A combined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控制柜
本技术涉控制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控制柜。
技术介绍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无塔供水,消防深井泵恒压供水等根据实时用水工况需要闭环调节水泵转速的场合。由于控制柜体积重量都较大,在运输时一次性只能将一台控制柜移动到运输车内,需要工人往返多次才能将运输车装满;其次每台控制柜都需要与车厢之间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惯性导致控制柜晃动,从而造成碰撞。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控制柜在移动过程中效率过低,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2.每台控制柜与车厢之间均需要固定,在码货过程中容易出现忘记固定的情况;3.在卸货时,一次性只能卸下一台,增加卸货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控制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和安装在控制柜本体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控制柜本体包括多个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且第一控制柜与第二控制柜呈相间线性分布;所述第一控制柜与第二控制柜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板,且从俯视角度两个安装板呈对角线设置,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通过连接装置首尾相接;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插接在插槽内的插板和与插板固定的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铰链销铰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控制柜和第二控制柜铰接连接,组成组合式控制柜,便于一次性推动多台控制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柜上的安装板与第二控制柜上的安装板呈镜像设置,所述插槽和插板之间填充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插板从插槽中滑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柜的正面和第二控制柜的背面远离安装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吸附罩,且吸附罩为由铁制品制作的半球形罩;所述第一控制柜的背面和第二控制柜的正面远离安装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磁铁球,且磁铁球为由永磁体制作的球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控制柜翻转至第一控制柜正面时,磁铁球与吸附罩吸附固定,支架对两台控制柜起到分隔作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柜与第二控制柜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挂环,且相邻两个挂环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震动的拉簧,拉簧的两端挂在挂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可以缓冲控制柜在推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在将第二控制柜翻转至第一控制柜正面之前,需要将拉簧卸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和插板的横截面均呈T型,且插槽的正面呈开口状;连接板的横截面呈L型,且连接板的末端开设有便于铰链销通过的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插板和连接板整体从插槽的上端滑入,且插板和插槽设置成T型,避免插板从插槽正面脱离出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连接装置将控制柜首尾连接,多台控制柜可以一次性移动,提高工作效率,在卸货时,也可以一次性卸下多台控制柜,缩短卸货时间;2.通过设置磁铁球与吸附罩,使两台控制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控制柜之间发生碰撞,其次在运输过程中只需将首尾两台控制柜与车厢固定即可;3.连接装置为可拆卸结构,能够循环使用,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控制柜本体;101、第一控制柜;102、第二控制柜;2、万向轮;3、安装板;4、插槽;5、插板;6、防滑垫;7、连接板;8、铰链销;9、吸附罩;10、磁铁球;11、拉簧;12、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包括多个控制柜本体1和固定安装在控制柜本体1底部的万向轮2,控制柜本体1包括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且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呈相间线性分布;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从俯视角度两个安装板3呈对角线设置,其中第一控制,101上的安装板3与第二控制柜102上的安装板3呈镜像设置,安装板3的顶面开设有插槽4;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通过连接装置首尾相接。如图2-图4所示,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插接在插槽4内的插板5和与插板5固定的连接板7,相邻两个连接板7之间通过铰链销8铰接连接,第一控制柜101通过连接装置与第二控制柜102铰接,插槽4和插板5之间填充有防滑垫6,防滑垫6增加插槽4和插板5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控制柜101的正面和第二控制柜102的背面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吸附罩9,吸附罩9为由铁制品制作的半球形罩,第一控制柜101的背面和第二控制柜102的正面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磁铁球10,磁铁球10为由永磁体制作的球体,当第二控制柜102翻转至第一控制柜101的正面时,磁铁球10卡在吸附罩9内,且磁铁球10与吸附罩9吸附固定;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挂环12,且相邻两个挂环12之间设置有拉簧11,拉簧11的两端挂在挂环12内。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连接装置的两个插板5从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上的插槽4插入,防滑垫6增加插板5与插槽4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插板5从插槽4内滑移,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通过连接装置依次首尾铰接组成组合式控制柜;当需要推动控制柜本体1时,在相邻的两个控制柜侧壁上的挂环12挂上拉簧11,拉簧11既可以缓冲控制柜本体1移动时的震动,又可以避免多台控制柜在移动时方向发生偏移;当控制柜移动到运输车上时,取下拉簧11,在铰链销8的作用下将第二控制柜102翻转至第一控制柜101的正面,并将磁铁球10卡在吸附罩9内,支架使两台控制柜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和安装在控制柜本体(1)底部的万向轮(2);所述控制柜本体(1)包括多个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且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呈相间线性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从俯视角度两个安装板(3)呈对角线设置,所述安装板(3)的顶面开设有插槽(4);所述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通过连接装置首尾相接;/n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插接在插槽(4)内的插板(5)和与插板(5)固定的连接板(7),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7)之间通过铰链销(8)铰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和安装在控制柜本体(1)底部的万向轮(2);所述控制柜本体(1)包括多个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且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呈相间线性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柜(101)与第二控制柜(10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从俯视角度两个安装板(3)呈对角线设置,所述安装板(3)的顶面开设有插槽(4);所述第一控制柜(101)和第二控制柜(102)通过连接装置首尾相接;
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插接在插槽(4)内的插板(5)和与插板(5)固定的连接板(7),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7)之间通过铰链销(8)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柜(101)上的安装板(3)与第二控制柜(102)上的安装板(3)呈镜像设置,所述插槽(4)和插板(5)之间填充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防滑垫(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顺李伟于恒山李林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衡顺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