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1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

Reset component and ke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按键作为电子产品上常用的人机交互通道,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此类电子产品需要具备防尘防水等防护要求和高可靠性要求,如户外及野外作业携带的电子仪器、仪表等,该类设备的按键的防护性能与可靠性能尤为重要。传统的按键结构通常在电子元器件的开关上设置硅胶按键;再将外壳压合在硅胶按键的边缘,实现防尘防水要求。当压下按键帽触发功能后,利用硅胶按键斜壁变形恢复的回弹力再加上电子元器件的自我回弹力,实现按键回弹复位。然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硅胶很容易出现老化,导致硅胶斜壁的弹性衰减,造成硅胶按键不足以支持按键帽回弹而导致按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有效保证按键帽稳定回弹,提升按键的可靠性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位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孔;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装入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滑动件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滑动件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的开关;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将所述弹性按键复位。上述的复位组件,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并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会在导向孔内朝向电子元器件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将弹性按键顶回,并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本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抵触部用于靠近所述弹性按键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簧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背向所述第一抵触部的一侧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滑动件的周向设置,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弹性挡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承压板与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承压板上,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导向件上。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外壳、密封层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所述外壳用于将所述密封层压合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弹性按键,所述滑动件一端与所述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外壳上设有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用于按压所述弹性按键。上述的按键结构,采用以上的复位组件,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并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会在导向孔内朝向电子元器件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将弹性按键顶回,并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本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支撑围边,所述支撑围边沿着所述外壳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围边用于压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止边,所述止边沿着所述密封层的周向设置,所述止边套设在所述支撑围边的外部或者内部,且所述止边与所述支撑围边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键包括按键顶部与按键斜部,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按键顶部上,且所述按键斜部沿着所述按键顶部的周向设置,所述按键顶部通过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按键顶部与所述滑动件抵触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一视角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另一视角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一视角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另一视角图;图7为图6中按键结构沿着A-A方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弹性按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复位组件,110、支架,111、承压板,112、导向件,113、导向孔,114、第一安装孔,115、加强筋,116、第二抵触部,120、滑动件,121、第一抵触部,122、凹槽,130、弹性件,140、限位部,200、外壳,210、第三安装孔,220、支撑围边,300、密封层,310、弹性按键,311、按键顶部,312、按键斜部,320、止边,400、PCB,410、电子元器件,500、按键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孔;/n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装入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滑动件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滑动件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的开关;及/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将所述弹性按键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孔;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装入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滑动件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滑动件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的开关;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将所述弹性按键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抵触部用于靠近所述弹性按键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簧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背向所述第一抵触部的一侧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亮卢翔智谷海彤蔡妙妆陈恺妍李慧杜锦阳吴晓强崔卓陈少梁温鑫郑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