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调速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1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流调速开关,包括:按钮推杆组件,可沿直线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并排设置于壳体的动触架上,且分别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相对,第一动触头的宽度小于第二动触头的宽度,其中,按钮推杆组件先驱动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连通,再驱动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连通;第一磁铁,设置于壳体上,与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之间、第二动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在分闸时,第一磁铁能够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分闸时、第二动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分闸时产生的电弧磁吹熄弧,与现有技术相比,灭弧效果好,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A DC speed regulating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调速开关
本技术涉及调速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调速开关。
技术介绍
直流调速开关在手持式电动工具领域应用广泛,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等,直流调速开关主要包括触头机构、用于控制触头机构通断的按钮推杆机构和用于控制电动机换向的换向机构。现有的直流调速开关存在如下缺陷:1)触头机构在分闸时容易产生电弧,现有的结构灭弧效果不好;2)换向动触头与换向杆之间安装不牢固,容易松动,装配效率低;3)续流二极管一般是采用弹片安装的方式,也即续流二极管两侧通过弹片卡接,这样在使用时可能由于振动,会导致续流二极管与弹性之间接触不良,进而会烧掉MOS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直流调速开关灭弧效果不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灭弧效果好的直流调速开关。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调速开关,包括:按钮推杆组件,可沿直线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壳体上;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分别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相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的宽度,其中,所述按钮推杆组件先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接触连通,再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接触连通;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一静触头之间、所述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还包括刹车片、安装板、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第二磁铁,刹车片,通过弹性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按钮推杆组件的推杆上,所述刹车片具有U形主体部,以及成型于所述U形主体部两侧的侧板部,两个所述侧板部上分设有与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对设置的刹车动触头;两个安装板,分设于所述U形主体部的两侧;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设于所述刹车片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挡块设于所述U形主体部的U形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相抵,另一端与所述U形主体部的底部相抵,以向所述刹车片施加朝所述第一连接片或所述第二连接片方向移动的偏压力;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块的安装槽内,与所述刹车动触头和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所述刹车动触头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所述按钮推杆组件包括按钮和推杆,按钮;推杆,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推杆上设有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动作的两个驱动块。还包括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具有换向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换向杆上的换向动触头,所述换向动触头包括换向主体部,以及分设于所述换向主体部两侧、与所述换向主体部弯折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换向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换向杆钩挂连接的倒齿结构。还包括续流二极管,以及分设于所述续流二极管两侧的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所述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片和所述第四连接片配合阻挡的挡板,所述第三连接片和所述第四连接片均具有与所述续流二极管贴合抵接的连接主体部,以及与所述连接主体部弯折连接、沿所述续流二极管周向外壁间隔设置的限位部。所述第三连接片、所述续流二极管和所述第四连接片通过回流焊固定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直流调速开关,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并使其与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之间、第二动触头和第二静触头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这样在分闸时,第一磁铁能够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分闸时、第二动触头和第二静触头分闸时产生的电弧磁吹熄弧,灭弧效果好,另外,第一动触头的宽度小于第二动触头的宽度,按钮推杆组件先驱动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连通,再驱动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连通,这样在按钮推杆组件按下、驱动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连通后,由于电动机初始转速较慢,所需的电流也较小,因此匹配较小宽度尺寸的第一动触头即可,而随着按钮推杆组件继续按下、驱动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连通后,电动机转速较快,所需电流也较大,此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能够同时工作,承载大电流,这样设计更加合理。2.本技术提供的直流调速开关,通过在第一挡块的安装槽内设置第二磁铁,并使其与刹车动触头和第一连接片之间、刹车动触头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从而达到很好地磁吹灭弧效果,第二磁铁的安装位置设计合理。3.本技术提供的直流调速开关,换向机构具有换向杆,以及安装于换向杆上的换向动触头,换向动触头包括换向主体部,以及分设于换向主体部两侧、与换向主体部弯折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远离换向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可与换向杆钩挂连接的倒齿结构。由于换向动触头通过倒齿结构与换向杆钩挂连接,安装更加牢固,装配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技术提供的直流调速开关,还包括续流二极管,以及分设于续流二极管两侧的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壳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配合阻挡的挡板,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均具有与续流二极管贴合抵接的连接主体部,以及与连接主体部弯折连接、沿续流二极管周向外壁间隔设置的限位部。通过设置限位部,从而限定续流二极管的安装位置,另外,第三连接片、续流二极管和第四连接片通过回流焊固定连接,使得续流二极管安装更加牢固,从而不易烧掉MOS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直流调速开关去除盖板后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去除按钮推杆组件后的立体图;图3为推杆、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的安装位置关系图;图4为推杆、刹车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组合后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安装位置关系图;图6为推杆和刹车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换向杆和换向动触头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换向动触头的立体图;图10为第三连接片、续流二极管和第四连接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挡板;12、动触架;21、第一动触头;22、第二动触头;23、第一静触头;24、第二静触头;25、第一磁铁;3、刹车片;31、U形主体部;32、侧板部;33、刹车动触头;4、推杆;40、安装板;41、第一挡块;42、第二挡块;43、第二磁铁;44、按钮;45、驱动块;51、第一连接片;52、第二连接片;6、换向杆;7、换向动触头;71、换向主体部;72、安装部;73、倒齿结构;8、续流二极管;91、第三连接片;92、第四连接片;93、连接主体部;94、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按钮推杆组件,可沿直线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壳体(1)上;/n第一动触头(21)和第二动触头(22),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动触架(12)上,且分别与第一静触头(23)和第二静触头(24)相对,所述第一动触头(2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动触头(22)的宽度,其中,所述按钮推杆组件先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21)与所述第一静触头(23)接触连通,再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2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24)接触连通;/n第一磁铁(25),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1)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3)之间、所述第二动触头(22)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4)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钮推杆组件,可沿直线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壳体(1)上;
第一动触头(21)和第二动触头(22),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动触架(12)上,且分别与第一静触头(23)和第二静触头(24)相对,所述第一动触头(2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动触头(22)的宽度,其中,所述按钮推杆组件先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21)与所述第一静触头(23)接触连通,再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22)与所述第二静触头(24)接触连通;
第一磁铁(25),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第一动触头(21)和所述第一静触头(23)之间、所述第二动触头(22)和所述第二静触头(24)之间的间隙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调速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刹车片(3),通过弹性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按钮推杆组件的推杆(4)上,所述刹车片(3)具有U形主体部(31),以及成型于所述U形主体部(31)两侧的侧板部(32),两个所述侧板部(32)上分设有与第一连接片(51)和第二连接片(52)相对设置的刹车动触头(33);
两个安装板(40),分设于所述U形主体部(31)的两侧;
第一挡块(41)和第二挡块(42),分设于所述刹车片(3)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挡块(41)设于所述U形主体部(31)的U形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挡块(4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U形主体部(31)的底部相抵,以向所述刹车片(3)施加朝所述第一连接片(51)或所述第二连接片(52)方向移动的偏压力;
第二磁铁(43),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块(41)的安装槽内,与所述刹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仁龙倪宗球李尚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