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太培专利>正文

高能新锅炉、过水热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278 阅读:8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源、采暖、炉灶类。家用常压热水自然循环锅炉没有温差就没有热循环。采用圆形炉灶,水腔限厚,增设热传递室、出烟口下设,迥水管后设、水腔水管竖立。高温处出热水,低温处出烟回冷水,烟气循环水一流顺,努力制造,扩大和保持锅炉前后上下温差,加速热循环,增加热传递,减少热排放,降低污染环境,提高热效率。过水热竖立焊在火道中使用转换器锦上添花。新一代高效节能增温降本环保完善新型锅炉,炊暖共用、燃煤专用、薪炭兼用、适合所有自己煮饭供暖人家使用。稍作改动放大后延长或再横向排列组合,作小中或中大型锅炉使用。过水热转换器,二水系六通管道十二孔,一钮定乾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源、采暖、炉灶类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锅炉、炉灶是方形的,就是把炉堂的周边和烟囱下部焊成夹层,在烟囱的夹层中焊几道夹层横隔板和水管与烟囱夹层内通形成锅炉水腔组成的。总长、高各一米左右,出水口在烟囱旁,迴水管接口在炉堂边,夹层太短太窄,烟气通过时间太短,热能根本来不及传递,就被排出烟囱。横板管和水管处于高温区,两端温度低,中间温度高,热水不能循环,成了盲管。锅炉整体保持高温状态,烟囱排烟温高,形成浪费、热效率低的现状。洗浴用热水设施过水热用十几二十米铜管盘在烟囱外的水腔中,耗铜多,成本高,效果不好。过水热转换器,就是两个三通阀组合到一起组成的六通阀。市面上未见。在能源渐紧的情况下,那些高耗低效的烟囱式锅炉必遭淘汰,高效节能新型锅炉亟待产生。家用常压锅炉的文字资料从没见过。
技术实现思路
高能新锅炉(高效节能新型锅炉的简称)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家用锅炉设计科学合理、制造简便价廉,使用高效节约,改变现有锅炉高耗低效的现状,实现高效节能增温降本环保完善的技术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理念是没有温差就没有热循环。因此,在锅炉设计中制造,扩大和保持锅炉前后上下的温差就成了高能新锅炉设计的首选方向。高能新锅炉实施这一理念,需采用如下独具的技术方案1、增设热传递室(可随需要加深加高),热传递室似两个尺寸不一样的长方形罩套在一起焊成的夹层罩,与炉灶的两侧分内外层整体或分别冲裁切割弯曲焊接而成锅炉,夹层内通形成锅炉整体水腔(内无任何阻隔)。热传递室的设置有了在火道中焊上升管和过水热水管的可能,增加了烟气与水腔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热传递。2、出烟口设在热传递室后端下边。延长烟气和水腔壁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进行热传递,经火道口进入热传递室的热气流自下而上再向下流动,微尘沉聚到火道口后的低气压区,改善了排烟质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下出烟口接很长的管道使余热继续在室内散发,最后排出室外的废气温度可控制到稍高于室温的程度。3、迴水管接口设在下出烟口附近,扩大锅炉水腔前后上下的温差,有利于自然热循环。迴水经热传递室下部升温后再进入炉灶水腔,相对在炉堂边迴水增高了炉温,有利燃烧。4、在热传递室内双列焊接上升管,与上下集箱内通,增加热传递。在热传递室内顶部和底边焊接过水热水管出热传递室外,彻底解决了过水热设置困难,需铜多、成本高、效果差、有损供暖等难题。5、在过水热系统中,使用过水热转换器,保证洗浴用热水的质量和过水热的安全,同时保证锅炉水系水量的稳定和锅炉热效率。没有过水热转换器在过水热中的安装使用,过水热焊接在热传递室(火道)中是不可能的。6、采用圆筒形炉灶及与热传递室内外分层整体连接内通,外围全水腔,炉排在中部。圆形无死角,水腔顺流一致,热循环通畅,烟气流动顺畅,无黑火部位。家庭供暖煮饭共用的锅炉,炉灶不能太大,否则加煤太多,燃烧过旺过速热传递不及,热效率降低造成浪费。为了满足不同需要炉排高低可调。7、控制锅炉水腔中空厚度能保证水道无迴流滞缓,循环通畅,升温迅速。8、把炉灶和热传递室下周边水腔加宽成“ ”形作下集箱,保证循环水充足通顺,便于焊接上升管和排污。9、专用燃煤锅炉不设炉门。简化制作工艺,有利于热水循环顺畅。10、部分产品在炉排下设鼓风机接口或用大炉门翻平兼作托薪板,解决农牧民薪炭兼用的需求。11、部分产品下出烟口后的第一节管道与热传递室为邻制成一体,整体感觉美观。12、高能新锅炉稍作改动放大后延长作小中型常压热水锅炉使用,具有高能新锅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3、高能新锅炉稍作改动放大后延长,横向排列组合,作中大型常压热水供暖锅炉使用。横向排列组合的是热传递室的内罩及其中的双列上升管和下集箱。高能新中大型锅炉具有高能新锅炉同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以上技术特征,是高能新锅炉独具的。它们相互关联,互为增益,共同作用,使高能新锅炉具有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高能新锅炉遵循自然和科学,新颖独特,一反传统习惯。传统锅炉首先是内部循环,自己达到高温,在高温处出水,高温处出烟,高温处供水(迴水),要求保持锅炉整体高温平衡。高能新锅炉自身内部不循环,只有热上升,它与采暖系统共同组成连通回路,锅炉水即供采暖系统水之和。水腔限厚就是要减少锅炉水腔储水储热,使整个回路水迅速升温迅速热循环,加快热传递,尽快温暖房间。其特点是设热传递室,水腔、水管全竖立,排烟口下设,迴水管后设,保持锅炉高温处始终高温,低温处始终低温的变化趋势,高温处出热水,低温处出烟迴冷水供采暖一整体,炉灶供热,循环开始,能保持锅炉前后上下温差的相对稳定变化,不至于突升猛降,自然循环一流顺。高能新锅炉炊暖共用,燃煤专用、薪炭兼用,适合所有自己煮饭供暖的家庭使用,使排出的废气温度控制到稍高于室温的程度,最大程度降低热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热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过水热的难题,切实实现了高效节能增温降本环保完善的技术要求,其有益效果是显著的。过水热转换器,要解决的问题是洗浴用热水设施“过水热”在火道中的独立正常运行安全。保证过水热系统开启用热水的同时跟锅炉循环水系统断离,关闭不用热水时过水热与锅炉循环水连通,并且保证在操作失当时同时产生保护反应,永保过水热的畅通。这种功能是通过过水热转换器阀芯上二平面六通管和阀体外周二平面六管道接口的方位合理对应配置来实现的。附图说明如图1、图2图1为主视图,图2为辅助主视图。为了便于产品装运,所有接口都采用沉入式内接或沉入式内螺纹连接。1、圆形炉灶;2、炉排;3、炉灶水腔;4、炉堂;5、炉圈;6、火道口;7、热传递室;8、热传递室水腔;9、出水管接口;10、过水热出水口;11、过水热水管;12、上升管;13、下出烟口;14、迴水管接口;15、出灰口;16、过水热进水口;17、排污阀接口;18、炉脚;19、进气门(出灰口);20、板管;21、管道;22、上出烟口;23、炉门兼作托薪板;24、鼓风机接口;25、下集箱;26、上集箱。揭开炉圈5生火煮饭,炉堂4内的热气经火道口6进入热传递室7上升至顶部一路传热向下至下出烟口13排出。炉灶水腔3内的水受热上升至热传递室顶部的上集箱26经出水口9进入采暖系统,传热降温后经迴水管接口14迴到热传递室下部的下集箱25,按需受热,升温循环。具体实施方案 高能新锅炉是用型钢板冲裁切割弯曲焊接而成的步骤是1、按照设计方案将炉灶1和热传递室7分内外层整体或分别冲裁切割,并冲切出各种接口和门洞。2、将炉灶和热传递室的内罩底边弯成“ ”形,跟外罩底边焊接作下集箱25,将炉灶和热传递室分内外层弯曲焊接成罩。3、在热传递室内罩内间距双列焊接上升管12与内罩外通,同时焊接部分水管出内外罩外通作过水热水管11,在热传递室内罩后方焊接下出烟口13。4、在热传递室顶部两边焊接出水管接口9,后方焊接迴水管接口14和下出烟口13,在炉灶水腔下部焊接排污阀接口17,为了装运方便,所有管接口采用沉入式对接或沉入式内螺纹连接。5、将炉灶和热传递室的整体内层和外层套在一起,将内外层的底边焊接在一起形成夹层罩,在炉灶的上口边焊接锅圈(炉面),将夹层封闭,设置炉排定位(双层)。6、在炉灶与热传递室的通道中,上部为火道口6,下部用板管作隔火墙,夹层与水腔上下内通。在隔火墙边加可控二次风管。7、部分产品安门兼作托薪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前序部分主题名称高能新锅炉,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家用锅炉都有的炉灶、炉门、炉排、炉面、炉圈、进气门、出灰口、烟囱、排污阀接口、进出水管接口、过水热夹层为水腔。(二)特征部分:高能新锅炉其特征是坚持家用常压 热水自然循环锅炉没有温差就没有热循环的理念;按照使水道、烟道无阻滞,一流顺,高温处出热水,低温处出烟迴冷水,制造、扩大和保持锅炉前后上下温差的相对稳定的技术方案设计,达到加速热循环,增加热传递,减少热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1)增设热传递室,似两个尺寸不一样的长方形罩套在一起的夹层罩(如图1-7),扩大烟气与水腔壁的接触面积,增加热传递,有了在热传递室(火道)中焊接上升管和过水热水管的可能。(2)出烟口下设在热传递室后部下边(如图1-13),延 长了烟气与水腔壁接触的时间,增加热传递,减少热排放。(3)迴水管接口设在下出烟口附近(如图1-14),有利于扩大温差,增加热传递,加快热循环,降低热排放。(4)双列上升管焊接在热传递室(火道)中与上下集箱内通(如图1-12) ,竖立管外少积尘,内少积垢,有利于热循环和热传递的持续、稳定,便于排污。(5)过水热系统安装转换器后过水热水管竖立焊接在热传递室(火道)中(如图1-11),解决过水热安置困难、成本高、效果差、有损供暖等难题,保证洗浴用热水的质量和过 水热的使用和安全。(6)圆形炉灶,外围全水腔。(7)水腔限厚,控制锅炉水腔中空分别为2cm(热传递室两边及后面水腔),3cm(炉灶中上部水腔),4cm(热传递室顶部和前部水腔,兼作上集箱〈如图1-26〉和上升管〈如图1-8〉 ),6cm(锅炉下周边水腔,兼作下集箱〈如图1-25〉)有利于快速升温,加大温差,加速循环。(8)将锅炉水腔下周边加宽成“*”形作下集箱(如图1-25)保证循环水充足通顺,焊接上升管,便于排污。(9)专用燃煤锅炉不设炉门,简 化制作工艺,有利于一流顺快循环。(10)部分锅炉用大炉门翻平兼作托薪板,解决农牧民薪炭兼用的需求。(11)部分锅炉下出烟口后的第一节管道(如图2-21)在热传递室(火道)后部加焊一板管(如图2-20)而成。(12)高 能新锅炉稍作改动放大后延长,作中小型常压热水锅炉使用。(13)高能新锅炉稍作改动放大后延长,横向排列组合,作中大型锅炉供热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太培
申请(专利权)人:何太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