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201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非开口区;多个开口区;以及间隔主柱及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区中配置多条狭缝,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主柱的开口区中以第一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辅柱的开口区以第二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善画质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的液晶显示器产品,特别是大尺寸产品,均为由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贴合而成,为保证面内盒厚的均一性,在两基板之间需制作制程垫隔物,目前主流设计为光学间隔件(photospacer,PS)。PS一般为双柱高设计,分主柱与辅柱。因面板制作过程中存在侧向应力,主柱与阵列基板直接接触,故当上下基板发生侧向位移时,PS主柱相对于下基板发生侧向滑动,容易划伤聚酰亚胺(polyimide,PI)配向膜,导致该区域漏光。故主柱位置的黑色矩阵(BM)须加宽,以防止因PS侧向滑动导致的漏光现象。但对于大尺寸面板而言,尺寸越大,侧向位移量就越大,因此BM遮盖的范围也需要越大。导致主柱区域与非主柱区域像素开口率差异较大,从而影响显示画质。为了解决传统因在间隔主柱处的黑色矩阵遮盖光线导致竖纹等画质的问题,亟需开发一种可改善画质的显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通过调节像素导电层中狭缝的间距,调节像素的透过率,使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单位面积透过率增大,而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单位面积透过率减小,如此一来,在开口率不同的情况下,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与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透过率保持一致,能够有效的减轻因主柱位置黑色矩阵的遮盖导致竖纹等画质问题,从而提升了显示均一性,改善了显示效果。据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非开口区;多个开口区,彼此之间由所述非开口区间隔开来;以及间隔主柱及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区中配置多条狭缝,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主柱的开口区中以第一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辅柱的开口区以第二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非开口区包括黑色矩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开口区的形状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矩形条形、弯折条形、以及其他几何条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多个间隔主柱及多个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间隔辅柱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狭缝的形状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线形、弯折线形、以及其他几何线形,且在所述多个开口区的长轴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与基板直接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开口区在邻近所述间隔主柱的部份具有截角边缘(truncatededge)。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及所述间隔辅柱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区中不同者的长轴端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周围的开口区小于所述间隔辅柱周围的开口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通过调节像素导电层中狭缝的间距,调节像素的透过率,使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单位面积透过率增大,而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单位面积透过率减小,如此一来,在开口率不同的情况下,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与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透过率保持一致,能够有效的减轻因主柱位置黑色矩阵的遮盖导致竖纹等画质问题,从而提升了显示均一性,改善了显示效果。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依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显示器100,包括:非开口区20;多个开口区30,彼此之间由所述非开口区20间隔开来;以及间隔主柱40及间隔辅柱50,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20,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区30中配置多条狭缝31,所述多条狭缝31在临近所述间隔主柱40的开口区30中以第一间隔距离D1彼此平行排列,所述多条狭缝31在临近所述间隔辅柱50的开口区30以第二间隔距离D2彼此平行排列,所述第一间隔距离D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D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非开口区20包括黑色矩阵(图未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开口区30的形状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矩形条形、弯折条形(如图1所示)、以及其他几何条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多个间隔主柱40及多个间隔辅柱50(图未示),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4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间隔辅柱50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狭缝31的形状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线形、弯折线形(如图1所示)、以及其他几何线形,且在所述多个开口区30的长轴方向延伸,如图1所示。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40与基板10直接接触。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开口区30在邻近所述间隔主柱40的部份具有截角边缘30a(truncatededge)。继续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40及所述间隔辅柱50分别邻近所述多个开口区30中不同者的长轴端部。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主柱40周围的开口区30小于所述间隔辅柱50周围的开口区30。据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通过调节像素导电层中狭缝的间距,调节像素的透过率,使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单位面积透过率增大,而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透过率减小,如此一来,在开口率不同的情况下,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与非间隔主柱区域的像素透过率保持一致,能够有效的减轻因主柱位置黑色矩阵的遮盖导致竖纹等画质问题,从而提升了显示均一性,改善了显示效果。综上所述,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n非开口区;/n多个开口区,彼此之间由所述非开口区间隔开来;以及/n间隔主柱及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n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区中配置多条狭缝,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主柱的开口区中以第一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辅柱的开口区以第二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
非开口区;
多个开口区,彼此之间由所述非开口区间隔开来;以及
间隔主柱及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
其中所述多个开口区中配置多条狭缝,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主柱的开口区中以第一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多条狭缝在临近所述间隔辅柱的开口区以第二间隔距离彼此平行排列,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开口区包括黑色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区的形状包括下列至少一者:矩形条形、弯折条形、以及其他几何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多个间隔主柱及多个间隔辅柱,配置于所述非开口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