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096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涉及避雷针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包括3D轮廓扫描仪、PC显示终端、用于安装3D轮廓扫描仪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安装PC显示终端的安装机构,使用者可以通过背带将整个装置背在肩上移动,3D轮廓扫描仪扫描配电柜顶部并生成图像在PC显示终端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PC显示终端及时方便的查看配电柜顶部的情况,判断配电柜顶部是否安装避雷针,通过在固定筒的底部气缸,从而可以利用气缸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下调节位置,使得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3D轮廓扫描仪能够上下移动对不同高度的配电柜进行扫描,有效的提高了识别仪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Lightning rod recognition instrument based on imag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
本技术涉及避雷针检测应用
,尤其涉及到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
技术介绍
安装在室外的配电柜都配备有避雷针,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的电场放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下引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配电柜免受雷击。但是在配电柜生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配电柜顶部的避雷针漏装或安装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配电柜由于比较高大,离得太近不能发现配电柜顶部是否安装避雷针,离得太远,离得远的话,会由于距离较远看的不够清晰仔细,仅仅通过肉眼去判断配电柜顶部的避雷针是否安装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其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扫描配电柜的顶部,提高判断是否安装避雷针的效率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包括3D轮廓扫描仪、PC显示终端、用于安装3D轮廓扫描仪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安装PC显示终端的安装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栓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内部中空,第一支架的底部伸入到第二支架的内部,第一支架侧壁顶部平行设置两环形卡箍,卡箍的下方水平焊接呈矩形结构的固定板,且3D轮廓扫描仪的中部卡合在两个卡箍内,3D轮廓扫描仪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第二支架的下方设置固定筒,且第二支架的底部深入到固定筒的内部,固定筒的底部垂直固定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伸入到固定筒的内部,且伸缩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底部。安装机构包括收纳箱、连杆和安装板,收纳箱的内部开设矩形结构的卡槽,卡槽的内部卡合固定电池,收纳箱的左侧壁对称设置两条呈弧形结构的背带,收纳箱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铰接连杆,两个连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之间卡合固定呈“L”形结构的安装板,安装板呈倾斜设置,且安装板上固定PC显示终端。固定筒贴合在收纳箱的侧壁上,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为3D轮廓扫描仪和PC显示终端供电,且3D轮廓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PC显示终端。优选的,收纳箱的前后两侧壁均凸设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杆,连杆的侧壁上凹设呈圆弧形结构的凹槽,且限位杆卡合凹槽将连杆固定。优选的,收纳箱呈矩形结构,收纳箱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翻盖,翻盖的规格与收纳箱顶部开口的规格相适配。优选的,PC显示终端的侧边上卡合若干呈“L”形结构的卡扣,沿安装板宽度方向上垂直固定若干挡板,挡板的侧壁水平固定套筒,卡扣的侧壁水平固定推杆,套筒的内部设置弹簧支架,且弹簧支架一端连接套筒的内侧壁,弹簧支架另一端连接推杆。优选的,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成圆弧形结构的顶盖,且顶盖罩设在3D轮廓扫描仪的顶部。本技术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者可以通过背带将整个装置背在肩上移动,3D轮廓扫描仪扫描配电柜顶部并生成图像在PC显示终端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PC显示终端及时方便的查看配电柜顶部的情况,判断配电柜顶部是否安装避雷针。2.通过在固定筒的底部气缸,从而可以利用气缸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下调节位置,使得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3D轮廓扫描仪能够上下移动对不同高度的配电柜进行扫描,有效的提高了识别仪的灵活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避雷针识别仪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避雷针识别仪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PC显示终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3D轮廓扫描仪;2、PC显示终端;3、支撑机构;4、安装机构;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固定栓;34、顶盖;35、卡箍;36、固定板;37、固定筒;38、气缸;39、伸缩杆;41、收纳箱;42、连杆;43、安装板;44、翻盖;45、卡槽;46、电池;47、背带;48、限位杆;49、固定杆;410、卡扣;411、挡板;412、套筒;413、弹簧支架;414、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包括3D轮廓扫描仪1、PC显示终端2、用于安装3D轮廓扫描仪1的支撑机构3和用于安装PC显示终端2的安装机构4。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栓33连接的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内部中空,第一支架31的底部伸入到第二支架32的内部,第一支架31侧壁顶部平行设置两环形卡箍35,卡箍35的下方水平焊接呈矩形结构的固定板36,且3D轮廓扫描仪1的中部卡合在两个卡箍35内,3D轮廓扫描仪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36,第二支架32的下方设置固定筒37,且第二支架32的底部深入到固定筒37的内部,固定筒37的底部垂直固定气缸38,气缸38的伸缩杆39伸入到固定筒37的内部,且伸缩杆39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1的底部,并且第一支架31的能够在第二支架32内上下活动并可以通过固定栓33卡合固定,卡箍35将3D轮廓扫描仪1的中部卡合固定,固定板36通过螺栓将3D轮廓扫描仪1底部固定,使用者通过气缸38可以控制通过伸缩杆39与气缸38连接的第二支架32上下调节位置,与第二支架32连接的第一支架31会一同上下移动,实现了对安装在第一支架31上3D轮廓扫描仪1位置的调节。如图3所示,安装机构4包括收纳箱41、连杆42和安装板43,收纳箱41的内部开设矩形结构的卡槽45,卡槽45的内部卡合固定电池46,收纳箱41的左侧壁对称设置两条呈弧形结构的背带47,收纳箱41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铰接连杆42,两个连杆42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49,两个固定杆49之间卡合固定呈“L”形结构的安装板43,安装板43呈倾斜设置,且安装板43上固定PC显示终端2,使用者可以通过肩带将整个识别仪背在背上,安装板43相对于使用者腰前的位置将PC显示终端2固定,3D轮廓扫描仪1扫描生成图像并在PC显示终端2上显示,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通过PC显示终端2查看配电柜顶部避雷针安装的情况。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筒37贴合在收纳箱41的侧壁上,电池46通过导线分别为3D轮廓扫描仪1和PC显示终端2供电,且3D轮廓扫描仪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PC显示终端2,型号为3DSHandyCSN型号的3D轮廓扫描仪1对配电柜的顶部进行扫描,快速获取物体的3D信息,并生成三维模型在PC显示终端2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三维数据判断配电柜的顶部是否安装避雷针,并且可以判断避雷针安装是否规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收纳箱41的前后两侧壁均凸设呈圆柱体结构的限位杆48,连杆42的侧壁上凹设呈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3D轮廓扫描仪、PC显示终端、用于安装3D轮廓扫描仪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安装PC显示终端的安装机构;/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栓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伸入到第二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架侧壁顶部平行设置两环形卡箍,所述卡箍的下方水平焊接呈矩形结构的固定板,且所述3D轮廓扫描仪的中部卡合在两个卡箍内,所述3D轮廓扫描仪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设置固定筒,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深入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垂直固定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入到固定筒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底部;/n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收纳箱、连杆和安装板,所述收纳箱的内部开设矩形结构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合固定电池,所述收纳箱的左侧壁对称设置两条呈弧形结构的背带,所述收纳箱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铰接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卡合固定呈“L”形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安装板上固定PC显示终端;/n所述固定筒贴合在收纳箱的侧壁上,所述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为3D轮廓扫描仪和PC显示终端供电,且所述3D轮廓扫描仪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PC显示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避雷针识别仪,其特征在于:包括3D轮廓扫描仪、PC显示终端、用于安装3D轮廓扫描仪的支撑机构和用于安装PC显示终端的安装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栓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伸入到第二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架侧壁顶部平行设置两环形卡箍,所述卡箍的下方水平焊接呈矩形结构的固定板,且所述3D轮廓扫描仪的中部卡合在两个卡箍内,所述3D轮廓扫描仪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设置固定筒,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深入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垂直固定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伸入到固定筒的内部,且所述伸缩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底部;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收纳箱、连杆和安装板,所述收纳箱的内部开设矩形结构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合固定电池,所述收纳箱的左侧壁对称设置两条呈弧形结构的背带,所述收纳箱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铰接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卡合固定呈“L”形结构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安装板上固定PC显示终端;
所述固定筒贴合在收纳箱的侧壁上,所述电池通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