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823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压板、位移传感器和弹性件,安装架包括彼此连接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的靠近第二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压板可活动地盖设于凹槽以与凹槽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弹性件设置在第二板和压板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电芯的膨胀作用下通过压板推动弹性件发生压缩变形,位移传感器设置为能够测量弹性件的压缩长度。所述测试装置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弹性件的压缩长度,根据弹性件的已知弹性系数和压缩长度计算电芯的膨胀力,模拟了实际中的模组外壳因电芯循环充放电受到的膨胀力以及相应的变形量,为电芯的封装结构提供了研究依据。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性能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重量轻、高储能量密度等优异性能,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我国指出将推动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的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使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方形、圆柱、软包。其中,方形和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主要采用的是铝合金、不锈钢等硬壳,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外壳则采用的是铝塑膜。但是,软包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整体胀缩现象,主要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均匀嵌入石墨层,导致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受到影响,降低了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软包锂离子电池采用铝塑膜作为外壳时由于石墨插入易引起外壳变形所造成的使用安全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压板、位移传感器和弹性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彼此连接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上靠近所述第二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压板可活动地盖设于所述凹槽以与所述凹槽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腔室,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和压板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电芯的膨胀作用下通过所述压板推动所述弹性件发生压缩变形,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长度。可选的,所述压板和第二板平行设置,所述弹性件的压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压板的板面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移动的位移以得到所述压缩长度。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压板的板面方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第二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弹性件包括沿所述弹性件的变形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垂直抵住所述压板,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和导向孔并且穿出所述第二板。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二板的板面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弹性件以及与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导向柱,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导向孔。可选的,多个所述弹性件分别排布在所述压板的多个周边位置处,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压板的中心位置处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移动的位移以得到所述压缩长度。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并且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第二板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柱和止挡件,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连接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板延伸,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调节孔并且与所述止挡件可活动地连接,以使得所述止挡件能够沿所述调节柱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调节柱的位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长度。可选的,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止挡件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螺接的螺母。可选的,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调节结构。可选的,所述压板的用于抵压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所述测试装置通过压板和第一板上的凹槽来共同设置容纳电芯的腔室,使得电芯能够在膨胀变形时通过压板推动弹性件发生压缩变形,而且弹性件的压缩长度能够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得到,可以根据弹性件的已知弹性系数和压缩长度来计算得到电芯的膨胀力,从而实现了对软包电芯的膨胀力进行精准测量以及对该膨胀力所产生的变形量进行精确测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拟了电芯在实际结构件进行封装中模组外壳因循环充放电发生膨胀而受到的应力大小以及相应的变形大小,有利于对电芯的膨胀现象提供精准可靠的研究依据,以使得电芯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设计出合理、安装的外壳来承受该测试装置所测得的电芯的膨胀力以及相应的变形量,从而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的左视图或者右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以电芯的充放电次数作为x轴(单位:次)-以电芯的厚度作为y轴(单位:mm)所得到的关系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以电芯的充放电次数作为x轴(单位:次)-以电芯的膨胀力F作为y轴(单位:N)所得到的关系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11、第一板;12、凹槽;13、第二板;2、压板;21、绝缘层;3、位移传感器;4、弹性件;5、导向柱;6、调节结构;61、调节柱;62、螺纹段;63、止挡件;64、螺母;7、电芯;8、极耳。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如图1-4所示,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1、压板2、位移传感器3和弹性件4,所述安装架1包括彼此连接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3,所述第一板11的靠近所述第二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所述压板2可活动地盖设于所述凹槽12以与所述凹槽12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芯7的腔室,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板13和压板2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电芯7的膨胀作用下通过所述压板2推动所述弹性件4发生压缩变形,所述位移传感器3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长度。使用时,先将电芯放置在第二板13的凹槽12中,然后盖上压板2,以容纳并抵压电芯,接着将弹性件4设在第二板13和压板2之间,以完成电芯的定位工作;之后,对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处理,随着电芯7不断充放电而发生膨胀,电芯7通过压板2带动弹性件4发生压缩变形,从而实现了通过测试装置来测量电芯的膨胀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芯的定位阶段(对电芯进行循环充放电之前),弹性件4可以为处于自然状态,两端分别抵住第二板和压板;优选地,弹性件4也可以为处于微压缩状态,以通过压板2抵压电芯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通过压板2和第一板11上的凹槽12来共同设置容纳电芯7的腔室,使得电芯7能够在膨胀变形时通过压板2推动弹性件4发生压缩变形,而且弹性件4的压缩长度能够通过位移传感器3测量得到,可以根据弹性件4的已知弹性系数和压缩长度来计算得到电芯的膨胀力,从而实现了对软包电芯的膨胀力进行精准测量以及对该膨胀力所产生的变形量进行精确测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模拟了电芯在实际结构件进行封装中模组外壳因循环充放电发生膨胀而受到的应力大小以及相应的变形大小,有利于对电芯的膨胀现象提供精准可靠的研究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1)、压板(2)、位移传感器(3)和弹性件(4),所述安装架(1)包括彼此连接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3),所述第一板(11)上靠近所述第二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所述压板(2)可活动地盖设于所述凹槽(12)以与所述凹槽(12)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芯(7)的腔室,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板(13)和压板(2)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电芯(7)的膨胀作用下通过所述压板(2)推动所述弹性件(4)发生压缩变形,所述位移传感器(3)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1)、压板(2)、位移传感器(3)和弹性件(4),所述安装架(1)包括彼此连接并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3),所述第一板(11)上靠近所述第二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所述压板(2)可活动地盖设于所述凹槽(12)以与所述凹槽(12)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芯(7)的腔室,所述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板(13)和压板(2)之间并且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电芯(7)的膨胀作用下通过所述压板(2)推动所述弹性件(4)发生压缩变形,所述位移传感器(3)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和第二板(13)平行设置,所述弹性件(4)的压缩方向垂直于所述压板(2)的板面方向,所述位移传感器(3)设置为能够测量所述压板(2)相对于所述第二板(13)移动的位移以得到所述压缩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压板(2)的板面方向延伸的导向柱(5),所述第二板(13)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弹性件(4)包括沿所述弹性件(4)的变形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导向柱(5)的一端垂直抵住所述压板(2),所述导向柱(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和导向孔并且穿出所述第二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二板(13)的板面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弹性件(4)以及与多个所述弹性件(4)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导向柱(5),所述第二板(13)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强李佳佳刘新胜史童男陈华贤李树人马小小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