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扫描标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80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维扫描标定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套筒,且套筒插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筒的外侧面开设有开口。通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配合,将第二板体插接到凹槽的内部,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拼接到一起进行使用,在空间有限时可单独使用第二板体,能够根据不同的空间切换标定板的大小,通过盲孔和弹簧的配合,通过外壳和吸盘的配合,能够将第一板体固定到光滑的墙壁上,免去额外固定的时间。

3D scanning calibr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扫描标定板
本技术涉及三维扫描标定板
,具体领域为三维扫描标定板。
技术介绍
在机器视觉、图像测量、摄影测量、三维重建等应用中,为校正镜头畸变,确定物理尺寸和像素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确定空间物体表面某点的三维几何位置与其在图像中对应点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建立相机成像的几何模型,在三维扫描使用的过程中现有的标定板无法改变大小,使用时固定还需要借助支架等工具,使用的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实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维扫描标定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维扫描标定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插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外壁与凹槽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套筒,且套筒插接于通孔内,所述套筒的外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通孔的内壁外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端固定装配有卡块,所述通孔的内壁内侧固定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维扫描标定板,包括第一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壁插接有第二板体(3),所述第二板体(3)的外壁与凹槽(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板体(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第二板体(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套筒(5),且套筒(5)插接于通孔(4)内,所述套筒(5)的外侧面开设有开口(6),所述通孔(4)的内壁外侧开设有盲孔(13),所述盲孔(1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内侧端固定装配有卡块(12),所述通孔(4)的内壁内侧固定装配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端固定装配有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维扫描标定板,包括第一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壁插接有第二板体(3),所述第二板体(3)的外壁与凹槽(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板体(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第二板体(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套筒(5),且套筒(5)插接于通孔(4)内,所述套筒(5)的外侧面开设有开口(6),所述通孔(4)的内壁外侧开设有盲孔(13),所述盲孔(1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内侧端固定装配有卡块(12),所述通孔(4)的内壁内侧固定装配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端固定装配有顶杆(8),所述顶杆(8)的底端固定装配有吸盘(9),所述顶杆(8)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上表面与套筒(5)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外壳(10)位于吸盘(9)的上方,所述套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臻许娅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