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575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仓,且调节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调节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箱,且第二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安装热量调节控制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且主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管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管接口、第二管接口的接口作用,能够对窑炉内的余热便于进行回收利用处理操作,使得装置对窑炉余热的热量处理效率有效提升,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过滤层的螺纹连接作用,能够对过滤机构进行更换操作,提升装置内过滤机构的工作效率。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system of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窑炉余热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窑炉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和雕塑或是令珐琅熔合到金属器物表面的火炉,一般用砖和石头砌成,根据需要可以制成各种大小的规格,能采用可燃气体、油或电来运转,窑炉完成烧制工作后的余热温度较高,可有利进行回收运用功能。现有的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功能单一,导致窑炉中未吸收的余热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造成热量大量浪费,而且现有的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不具有过滤功能,使得窑炉余热中的污染气体排放至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仓,且调节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调节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箱,且第二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安装热量调节控制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且主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管接口,所述第一管接口的内部安装有阀门,且阀门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阀门的内部安装有电性感应条,所述主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管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过滤层,且过滤层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侧连接有棉布,且棉布的外侧安装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外侧设置有隔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降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降温仓,且降温仓的内部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输入端安装有收纳层,所述降温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箱,且第一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且第一水箱的输出端安装有通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层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管接口的截面面积,且过滤层与第一连接管之间为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收纳层与第一水箱的中轴线相对称,且收纳层的底部呈镂空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阀门与电性感应条之间为电性连接,且电性感应条与热量调节控制器之间为电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管接口、第二管接口的接口作用,能够对窑炉内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处理操作,使得装置对窑炉余热的热量处理效率有效提升,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过滤层的螺纹连接作用,能够对过滤机构进行更换操作,提升过滤机构的工作效率,当窑炉余热需要进行过滤操作以及调节操作时,通过热量调节控制器与阀门的电性连接作用,能够对窑炉余热中的热量进行控制吸取操作,使得装置对窑炉余热的热量具有调节吸取功能,当电性连接的阀门通过热量调节控制器进行开启时,通过第一风机的吸力作用,能够将窑炉余热中的热量通过过滤机构吸入调节仓内的第一连接管中进行传送操作,便于热量进行过滤处理操作。2、本技术中,当窑炉余热中热量需要进行降温处理操作时,可通过第二管接口的接口作用,能够使得装置与窑炉进行连接操作,便于装置对窑炉内的热量进行降温处理,通过第二风机的吸力作用,使得窑炉余热中热量进入降温仓内的收纳层中,通过收纳层的收纳作用,能够对窑炉余热中的热量进行存储操作,提升装置的功能效率,通过第二风机的吸力作用将收纳层中的热量通过第二连接管传送至换热器处,通过换热器的交换作用,使得热量通过第一水管的连接作用转换于第一水箱中进行降温操作,使得热量原本的温度降低,降温后的热量可通过通管的作用,能够对需求利用热量进行回收处理的物件进行利用工作,提升窑炉余热中热量的回收利用效率。3、本技术中,通过过滤机构的过滤作用,使得窑炉余热中热量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处理操作,使得装置对热量回收利用功能提升,防止窑炉中未吸收的余热排放于大气环境中,避免造成热量大量浪费,当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工作时,由于热量温度较高,避免过滤机构受到温度较高的影响产生事故现象,在进行过滤处理操作时,第二水箱内的水液通过第二水管传送过滤机构内,使得过滤机构内形成湿润状态,防止过滤机构受到高温引起的事故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阀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主体;2、调节仓;3、热量调节控制器;4、第一风机;5、第一连接管;6、过滤机构;601、过滤层;602、过滤网;603、棉布;604、活性炭;605、隔板;7、第一管接口;8、阀门;9、降温机构;901、降温仓;902、换热器;903、第二风机;904、第二连接管;905、收纳层;906、第一水管;907、第一水箱;908、水泵;909、通管;10、第二管接口;11、第二水管;12、第二水箱;13、转轴;14、电性感应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仓2,且调节仓2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6,调节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箱12,且第二水箱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1,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且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安装热量调节控制器3,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风机4,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9,且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管接口7,第一管接口7的内部安装有阀门8,且阀门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3,阀门8的内部安装有电性感应条14,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管接口10。进一步的,过滤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过滤层601,且过滤层60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02,过滤网602的外侧连接有棉布603,且棉布603的外侧安装有活性炭604,活性炭604的外侧设置有隔板605。进一步的,降温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降温仓901,且降温仓901的内部安装有换热器902,换热器902的外侧下方安装有第二风机903,且第二风机90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04,第二连接管904的输入端安装有收纳层905,降温仓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箱907,且第一水箱907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水管906,第一水箱90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908,且第一水箱907的输出端安装有通管909。进一步的,过滤层60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管接口7的截面面积,且过滤层601与第一连接管5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第一管接口7的接口作用,能够对窑炉内的余热便于进行回收利用处理操作,使得装置对窑炉余热的热量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仓(2),且调节仓(2)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6),所述调节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箱(12),且第二水箱(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且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安装热量调节控制器(3),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风机(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9),且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管接口(7),所述第一管接口(7)的内部安装有阀门(8),且阀门(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3),所述阀门(8)的内部安装有电性感应条(14),所述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管接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仓(2),且调节仓(2)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6),所述调节仓(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水箱(12),且第二水箱(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且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安装热量调节控制器(3),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风机(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9),且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管接口(7),所述第一管接口(7)的内部安装有阀门(8),且阀门(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3),所述阀门(8)的内部安装有电性感应条(14),所述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管接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过滤层(601),且过滤层(60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602),所述过滤网(602)的外侧连接有棉布(603),且棉布(603)的外侧安装有活性炭(604),所述活性炭(604)的外侧设置有隔板(6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想健陈宣尧陈家仪周海龙蔡多信洪敏吴谋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冠星陶瓷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